因為認識了很多藝術家朋友,我常常在想,對藝術家而言,藝術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讓他們選擇待在工作室,面對孤獨,只為了要創作出自己相信的作品。 很多藝術家都跟我說,藝術創作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種身體的本能和需要,他們必須要創作才能滿足內在的需求,否則,就像是饑餓會讓人血糖降低一樣,身體將會陷入憂郁。 的確,才氣是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后天的學習和培養就像是雕琢和打磨的過程,把美玉從石頭里挖掘出來,但深藏在石頭里的美玉,卻不是光靠雕琢打磨就能產生的。 在今天的教育體制現實之下,藝術教育只著重雕琢和打磨的過程,卻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那個步驟:檢查石頭里有沒有美玉。許多孩子在懵懂的青春期,并不清楚自己將來要做什么,只是因為文化課的分數不夠上普通大學,在參加了考前班之后,就莫名其妙地進入了藝術院校,四年下來,就這么被雕琢打磨,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適不適合當玉,許多原本天生應該要成為銅或是木的孩子,就這么走上了不歸路。 藝術創作,是文化生產范疇中很重要的一個區塊,藝術家就像是一面鏡子,反射出自己身處的世界、社會、在心理和生理運行時的現狀,再加上每個民族文化特有的美學傳統和審美,做為一個文化生產者,藝術家應該是非常有文化底蘊的個體,他們清楚世界、社會的現狀,明白自身的位置,了解美學的脈略,在前人創作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創作,對文化做出藝術性的貢獻。 而文化底蘊,是需要時間累積的。在歐洲,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常常都有一兩張祖父輩因為興趣而收藏的小畫,他們會跟你說當年爺爺買這張畫的來龍去脈,還有這張畫是如何跟著他們家輾轉遷徙,卻因為對爺爺的懷念和尊敬一直被妥善保存著。文化的傳承,來自于對過去歷史的理解和尊重,這也是為什么一幢有幾百年歷史的老宅院,會比任何一棟嶄新的摩天大樓都彌足珍貴,那幢老宅院,在歲月更迭下,歷盡艱難地被保存了下來,它不只看盡了人世間的繁華變幻,還承載了數百年的家族記憶,更別說老宅院本身的建筑形制所代表的美學傳統了。這些無形的文化,都是極其珍貴需要被保存的資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指定“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恰恰是因為某些遺址的珍貴價值,已經超越了單個國家的資產范疇,達到了全人類的高度,代表著人類智慧和創造力曾經在歷史上達到的精采,因此需要通過國際性的組織來進行保存。 如果我們跳脫現行教育體制對于個體年齡的規劃,藝術教育的開端,可以是一個孩子第一次從爸爸手上接過一塊玉佩把玩,可以是第一次和媽媽去美術館看當代藝術展覽,可以是第一次聽奶奶說家族過去的故事,可以是第一次看爺爺寫書法,可以是第一次在幼兒園里用蠟筆隨意涂鴉──這些點點滴滴的累積和影響,都是文化課,文化課不應該只是在學校才能學到的知識,文化是生活。
那么讓我們來設想一個理想的情況:教育體制是幫助孩子適才適所的,每個孩子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都會有很多次的機會,不斷檢視自己將來應該長成什么,然后往那個方向發展。職業應該不分貴賤,因為貧富差距不大。社會會尊重有文化的人,所以即使孩子從事文藝相關行業,父母也不用擔心,社會上有需求也有市場來吸納這部份的人力和創意。孩子們會有機會認識到祖父輩的經歷,看到爺爺奶奶住過的老房子,知道自己的家族從何而來,除夕夜吃團圓飯的時候,老人家有故事可以說,孩子們也會想聽。每代人之間的代溝不致于斷裂巨大,年輕一代的人知道上一代經歷過的事,老一代的人看得到年輕一代的希望。 每個孩子都可以因為天賦而選擇專業,并且因此覺得自己特別。如果選擇當藝術家,在進入藝術院校后的第一堂課,應該是堂倫理課,老師們在開始雕琢打磨美玉之前,會先跟學生把話說清楚:藝術創作是你與生俱來的能力,所以你對這個天賦的態度首先要正確,因為藝術將是伴隨你一生的志趣,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能不能靠藝術成名賺大錢,藝術都將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認清了這點之后,這條路才能走得無怨無悔,因為無論成功與否,這個天賦都將為你的生活帶來色彩,是一種面對世界的態度,實踐的過程比結果來得更重要。創造力,不光只是在畫布之上,而是對生活中每個細節的表現和掌握。 即使烏托邦不存在,但我們仍可以想望,至少在面對不完美的現實時,心理知道其實這一切都還可以更好,這樣才不會失去了參照點,把自己也變得和現實一樣。 究竟“藝術”是什么?是下一次要送拍賣翻好幾倍本的投資,還是在畫廊一見鐘情,買回家掛在床頭的一幅畫?是為它咬牙堅忍生活挑戰的志業,還是每天交際流連的職業?是一套從舊貨市場淘回來的老碗碟,還是七九八藝術商店里的設計師花瓶?是美院考前班每日的訓練,還是放手讓孩子在貼滿白紙的墻上涂鴉? 也許藝術都不是上面說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好好想想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答案。 即使體制不可能馬上被改變,即使現實殘酷,至少,我們可以回歸生活,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從現在開始,從下一代開始,過上有文化的藝術生活,在小石頭們的身體里,種下美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