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朱:我們最早應該是在2001年的《青春殘酷》展覽里相識的吧,我記得你當時參展的作品是《失樂園》《青春遠去》,此外還有一件作品,畫的是一個小女孩,那幅畫后來好像換了一個空調? 尹朝陽:嘿嘿,那是一個特別完整的故事,是,就換了個空調,相當于1500塊錢。那次展覽完了就回了北京,住在村兒里。 朱 朱:《青春殘酷》展覽的前后,你大概是個什么狀態? 尹朝陽:那是2001年,剛剛做完第一個個展。展覽計劃了兩年,頭一年的春天就開始計劃,后來伍勁終于找到一筆錢,在北京萬圣寺,就是北京藝術博物院,在它的大殿做了這個個展。然后就參加了朱其做的《青春殘酷》聯展,作品是在第二個工作室畫的。一開始的工作室是在一個農民的小院里,也是在北皋,在那個院里住了四五年,后來才換了稍微大一點的工作室。 朱 朱:你美院畢業以后就住到北皋了? 尹朝陽:是。 朱 朱:也就是說,你的工作室雖然一直在變大,但始終在北皋? 尹朝陽:對,都在那一帶。中間離開過一段時間,在索家村呆了一個月,后來索家村拆了,又回到北皋。 朱 朱:北皋,有北京郊外的那種感覺——我以前一直也不喜歡北京,但這幾年去多了,有時突然會被打動,因為北方冬天的那種光線,在這種光線下北京真有一種大氣、蒼茫的感覺。 尹朝陽:是。我就像我一直不喜歡上海,但去多了之后,總能從里面發現一些東西。北京也是,我已經在這兒呆了快20年,你會發現很多東西,有時冬天在工作室,看著那些光禿禿的樹,感覺很特別。 朱 朱:《青春殘酷》之前,你和那些參展的藝術家有交往嗎? 尹朝陽:沒有,就是這個展覽之后才認識他們的。我不是那種能扎到一個圈子里的人。 朱 朱:那個展覽之后,有沒有帶來一些變化? 尹朝陽:最主要的變化是從個展開始的,它有點像舞臺,讓你開始進入藝術圈了,然后你按照它的規律來了,不斷的畫出新的東西,不斷的發表,其實發表的過程就是做展覽。記得2002年我第一次到南京來,從你們家離開的時候你送我,我跟你描述過一張畫,就是和老毛坐在一起的那張,你說這構想特好,回去后不就畫出來了嗎,這畫現在在希克那兒。這之后又畫了兩年,做了《烏托邦》的個展。那以后又參加了顧振清做的“成都雙年展”,后來又是朱其的《青春殘酷》,再后來又開始打“70后”這張牌了,“70后”的藝術家那時剛剛30歲左右。那個時候,我覺得是開始了。 朱 朱:當時你給人的印象,是充滿了斗爭精神。 尹朝陽:現在也充滿了斗爭精神,跟自己斗呢。 朱 朱:在你自我確立的那個階段,對前面的藝術家比如方力均、劉小東等等,是怎么看待的? 尹朝陽:我記得非常清楚,就是我第一次來南京,咱們從上海乘大巴來南京的路上聊了很多,那個時候你還沒有做策展人,對藝術我覺得你只是一種興趣,你幾乎把每一個人都問到了。咱們中間似乎還在常州停了一下,那天晚上,你給了我你的一本詩集《枯草上的鹽》,那一路我印象非常深。當時我們也就這個話題聊了聊,現在幾乎十年過去了,我想我的看法沒有太多的變化。對我來說,當時他們已經很出色了,各方面都發展得不錯。但作為一個比他們晚一些的同行,你總覺得做事必須要有自己的角度和出發點,所以,可能會刻意的保持某種距離,刻意的要有一種逆反心理。現在回過頭來看,在這個事情的認識上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會覺得你本身和別人就是不一樣的,應該越自然越好,沒必要刻意的去強調什么,那樣有時反而會“過”,要說對比當時,如今在看法上有什么不同的話,我想這可能是唯一的不同。但當時的那種情緒,現在反過來看,我覺得可以原諒,或者說可以理解,因為沒那么嚴重,因為畢竟你只是想做自己,放到那個語境里其實我唯一需要反動的,就是圖式化。那個時候幾乎是圖式化一統天下,也正好是我們大學畢業之后的兩三年,開始做事情的時候,當時我對這種東西的逆反心理是最大的。可是,你自己要怎么做?要從自身的、內心的感受來開始,不太容易。 朱 朱:當時你的《失樂園》、《青春遠去》、《神話》三個系列是在并行的? 尹朝陽:對,當時已經開始有點市場了。其實我覺得如果當時把其中任何一個主題給單獨拿出來,都可以。這有點像什么呢?就像第一個展覽仿佛是一個提綱,后面的——我特別怕說出這種話來——就跟宿命一樣,你一輩子可能就是在為這個提綱做詮釋,事實上,我也確確實實在后面的幾年,沿著那根線又工作了很長時間。當時這些線索出來以后,到第一個展覽做完,就停了。2002—2003年開始畫“毛”和“天安門”,給人的感覺是:你怎么突然畫這個?其實在第一個展覽里面已經有這個線索,已經出現一些風景,雪地,紅旗,然后就順理成章地畫了這個所謂的革命題材——跟過去的革命的遺跡有關。當時的這種轉換,是稍微有一點讓別人看著突兀、生硬,但是對我來說,我確實已經走到那兒了。這個一做就是兩年,從2002到20003年,2004年秋天在中央美院做了“烏托邦”這個展覽。 朱 朱:針對你畫“毛”和“天安門”,當時的意見可能會集中在:這個題材是前面那一代藝術家一直在做的、并且是不斷被圖式化的一個東西,你為什么要做?另一個看法可能認為你是在考慮市場的因素,認為你做這個只不過是因為好賣而已。 尹朝陽:那個時候藝術市場還沒有真起來,真正起來應該是從2006年開始,可以說我是完整地見證了這個過程。2004年我做了“烏托邦”之后又跟冷凝合作,做了“公共空間”展覽,2005年在今日美術館做了“神話”展覽,把整個“神話”系列了結之后,又回過頭來做別的,那個線索就是這樣。此后就是藝術市場完全開始爆發。 朱 朱:這個爆發的過程,到去年下半年為止,就像一個旋轉舞臺,特別熱鬧的氛圍,突然一轉,轉到一個很冷清的場景。這個時候回過頭來想一想,或者評價一下,藝術市場的爆發過程對你有怎樣的影響? 尹朝陽:我覺得挺好的,這個“挺好”不是作為一個既得利益者的評價,它有點像什么,像燦爛的禮花,“嘭”的炸出去,它肯定提前要做很多準備,然后才能在一剎那釋放出去,那種感覺是你必須親身經歷才會有的。而且那個時候也年輕,有體力,但是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想我也沒有復制自己。此外,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們跟上一代人的理解不一樣,就所謂的商業化而言,中國的市場是在一個逐步建立、完善的過程中,肯定要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出現,而這些東西的出現,已經不是我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玩的概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國外的資本,投機的資本,都來了,這個時候你怎么辦?那真是泥沙俱下,五毒俱全,英雄豪杰和阿貓阿狗在一個戰壕里擠成一團。但即便這樣,我的評價還是這樣:我覺得很好。我都不說這是一個國際化的游戲,它太像中國了。在這幾年的過程當中,前所未有的出現了那么多的藝術機構。我們且不說當代藝術,就是藝術這個東西,頭一次吸引了那么多人的眼球,這個節目對很多人來說,也頭一次是一個可以參與的事。那么對藝術家來說,你可能會獲得分錢的機會。經過這些以后,我覺得我們成熟了,至少變得比過去成熟了,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能夠更多的獲得自信和機會,這個我覺得是勿庸置疑的,即使是最嚴厲批評這個事情的人,他也要承認這樣的一個事實。眾多的投機分子參與進來,對他們,我覺得是要表示一下感謝。 朱 朱:據說你是在《HI藝術》還是在什么地方說過,自己是中國最牛逼的鄉鎮企業家?此外還有一句傷害了不少人的話也在流傳,就是你說自己“已經在終點了”。有這個事嗎? 尹朝陽:“鄉鎮企業家”好像是在什么媒體上出現的,我應該是說過,那個應該是指2002或2003年之后,那個時候慢慢感覺要進入到一個藝術商品化的階段——其實這個說法本身也是有點自嘲和調侃,因為我們本身就住在村里,好多年以來一直在村里,中國的那些天王啊,腕兒啊,大部分都是在村兒里工作,感覺幾乎就跟個鄉鎮企業家似的。第二個說法是基于當時要打“70后”這個概念,“70后”,怎么說呢,就是說你一定要按照年代來斷的話,那我碰巧生在1970年,你說怎么辦?我要生在69年也就算了,你總不能說“70后”的概念是從75年算起吧?那這樣我肯定是“70后”的爺爺了。所以很多人這個時候特郁悶,你說他是60年代的吧,但他離這個“70后”更近。我這句話當時也就開一玩笑。這種一刀切的劃分方式確實特別武斷,整個把一撥人隔在這個選擇之外了。但是我現在覺得無所謂了,因為歷史永遠是用這種武斷的方式來塑造的。在這個塑造的過程中,如果很不幸你正好被這一刀切中,那也沒辦法。 朱 朱:前幾年,市場最瘋狂的時候你就在說,“最后會有人被淹死的”。當時大家都在往里面跳,確實是很瘋狂,每天都會有錢不停地砸向你。這個時候,我想你肯定有一個內心的保護機制,這個機制一方面是體現在創作上,你可能會想你怎么能夠盡可能不做妥協,或者不僅不妥協,還要往前走。另一方面,我想知道,在那種近乎失控的資本涌過來的時候,你怎么能夠在一個系列或者一個作品中維持住平衡,就是說既不過于復制,同時也要在這樣的機會里盡可能的去獲得更多的利益? 尹朝陽:我幾乎是完整地見證了自己的一張畫從幾百塊錢賣到幾百萬這樣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見識了這個圈子里的,一方面是人的脆弱,另一方面是中國這樣的一個人情社會,當人為了某種利益的時候,可以出現的種種的無論是對自己的拋棄,還是對規則的拋棄。人性的卑微,或人性的卑鄙,我可以說是都見識了。我當時唯一能堅持的——其實去年張曉剛也說過類似的話,“我一直知道好的藝術的標準是什么”,我想我也知道。所以即便是在那樣的一個情況下,我覺得我依然拒絕了很多所謂的機會,從沒有喪失過自己的職業道德和做人的原則。你只能盡可能的把事情做到你理想當中的程度。然而在那樣的情況下,我覺得有點像什么,就像我們駕駛一輛車,當你上了這輛車,坐到駕駛倉里,啟動,我常說的一句話是,“老子剛掛上擋,你已經看不見了”。當然這個話里有很狂妄的成分,但是我確實看到了眾多的不適合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混進來了。那個時候,我覺得我還是非常理想主義的,對記憶的尊敬,對智慧的崇拜,對你所熱愛的標準的維護,其實一直都在心里。但是碰巧遭遇了一個大浪,這個大浪來的時候,你怎么辦?你是跟它玉石俱焚?還是隨著它起來,然后用你自己的控制力,找到一種平衡的、降落的一種方式?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覺得它需要一個人有完整的素質。我們其實已經看到,有些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折了,你只能說這是一種正常的結果,所以今天回頭去看,過去幾年有點像什么,有點像狂飆,這個游戲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不玩兒都不行,因為你在一個高速運行的列車上,你也只能等它或是油耗盡,或是有人踩剎車,或使撞到一個什么東西上去,停下來,這時有些人被甩出去,有些人下車,只能這樣。 朱 朱:回到你的創作上來,你的幾個系列基本上可以說是你在你青春期就已經確定的東西,就好像它是一張草圖,勾出了幾個線索,然后你一直在這幾個線索不停的交叉中,把這個草圖變成一個真正的事實,形成一個大的、相對完整的景觀。我記得你當時在今日美術館做十年回顧展的時候說過,在這之前你心里還是有點犯嘀咕,覺得是不是線頭太多?或者因為這種變化可能顯得有點凌亂,不會形成一個真正的自我形象。但是,當這個展覽真正放在那的時候,你覺得它還是有一個線索,有一個整體的東西。這個,我覺得還是可以看成你忠實于自我內心的一個結果。當你忠實于自我的時候,盡管你覺得自己處在黑暗里,處在某種情緒當中,但是當你回過頭來看它的時候,你發現它就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尹朝陽:現在回過頭去看過去那兩年,別人會覺得你做了太多的東西。我自己不這么看,當時的那個過程有點像什么,就像是你把油門踩到底,你要看這車到底能跑多遠,是很可怕,但很刺激,手心出汗,那種感覺,因為你不知道會飛向何方。我覺得我對得起這個階段,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沒有復制自己,只是說,我終于有一個機會把我心里想的那些東西表達出來。當時還是想去實驗一些新的東西,盡管這種實驗不會很長,但它會在某一個段落里呈現出它的意義。中國的藝術發展到這個時候,有太多具體的、細節的工作需要完善。如果今天我們再去翻看八十年代活躍的那些人,認認真真看他們當時的那些東西,說心里話,拋開當時的重要性,它已經是一個文獻、標本,就它真正的水平而言,其實根本沒什么,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也沒有多少的高度,為什么現在我能這么說?因為評價標準不一樣了。就像過去結婚,家里要有幾條“腿兒”,要有幾只“機”,是這個標準,可現在有這些算個屁啊。現在的標準更復雜,可以參照的系統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些了,以前弄個手表,弄個冰箱就很牛,現在這都不是個事兒,現在的要求是整得你死去活來,這就是我們面對的標準,這個標準已經畫了一個特別實在的杠桿在那兒,必須翻過去,翻不過去你丫就失敗了。對于這一點,要有一個特別清醒的認識,這種清醒的認識我覺得才是我們工作的動力,事實上過去的幾年里,這方面的思考我從來沒有停止過。此外,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這個經驗也會在今后的很多年里顯示出它的意義——就是一個人,一個藝術家,比如說張曉剛,我相信張曉剛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畫能買到這么貴,所以,他所經歷的那個價值評判,那個經驗,是別人不能想象的,我覺得就這一點對張曉剛來說,就足夠了。中國的當代藝術發展到這個階段,不管能否跟它實際的價值匹配,它的地位已然在那兒了。這個事情出現了,怎么辦?出現了就一定要面對它,這個意識我覺得一定要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覺得應該兩方面看問題,不能走極端,不能全然的否定當年做的努力,那個時候他們絕對是有價值的。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我覺得情況會比當時更復雜,因為開放了,因為信息不再是一個秘密了。怎么辦?原來是有一個特別明確的對手在那兒,你去干掉它。現在是什么?現在是八面四顧皆茫然,對手在哪兒啊?那哥們兒沒了! 朱 朱:你說的這個“對手”是指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 尹朝陽:不,還不僅僅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就像剛才說到的商業化,面對這個東西很多人痛心疾首,因為這玩意兒把你毀了。但有時候你得這么想,假如沒有這個“商業化”也就沒有后來的達明?赫斯特以及杰夫?昆斯。當然,他們這樣的藝術,我覺得也是一種流行藝術。 朱 朱:我說的意識形態,是指上一代藝術家基本上是針對意識形態來做的。而你說的“八面四顧皆茫然”是這個年代的一個狀態。 尹朝陽:其實,當我進入到藝術圈子的時候,我已經覺得沒有這種挑戰體制的敵對的意識了,為什么?因為這個體制對你的限制越來越隱秘了,你打上去總是覺得軟綿綿的,必須把表面的那層東西剝開才會發現:這兒還有一層鋼板呢!可是它其實一直就在那兒。也正因為這樣,這種東西更有意思了。當時我關于“毛”的那些作品,只是形象跟所謂意識形態粘了點兒邊,此外根本沒有跟政治掛鉤的地方,因為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沒那么明確的感受。但是我需要把這種模糊的東西給表達出來:它不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非黑即白的東西,它是一個曖昧的東西。事實上,這么多年過去了,我越來越感覺到人生的這種曖昧——它幾乎成為一個態度了,這種東西我覺得才是我們現在要真正深入的去挖掘的。這個挖掘的價值,會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另外,當時我做“毛”系列的時候,為什么好多人勸我放棄?因為確實有另外一些特別惡心的東西在那兒跟你相提并論。怎么辦?你做不做?這個我覺得沒有辦法,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的個性。做,以后再說。我心里堅信它的價值。 朱 朱:個人英雄主義、理想主義的東西,確實是我們童年或少年的經驗,我們是從那過來的,但是后來很多人在心理上經歷了一個誤區,就是把英雄主義或理想主義的東西和整個毛時代對應起來,從而產生了一種排斥。你在新世紀的開頭,重新把這個東西給煥發出來了,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擊中要害的一個舉動,因為其實他們心里也有同樣的欲望,只是受到另一種意識形態的驅使,把這個東西給放棄了。另一個方面,從繪畫本身來說,你的語言能力也很強。基于這兩點,我想即使你的個性比較張揚,在這兩方面外界沒有更多可詬病的。現在看來,外界對你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兩點,一個是覺得你商業化,走的是一條商業路線,第二點,具體的落實到繪畫上,是認為你受到了李希特的過分影響。關于這些,你怎么看? 尹朝陽:有的時候我會覺得很孤獨,為什么?因為這個圈子里有一種現象,就是你必須要依附于某一個山頭,或者是得跟著某個老大。遺憾的是我天生的就沒有依附的習慣。在我的經驗里,藝術就是一個和自己較勁的職業,這個職業在這個時代越來越顯得彌足珍貴。對這個東西我想好了,就會全身心的、奮不顧身地沖上去,所以在這個事上,我對我堅信的價值觀是不遺余力的,包括對技巧的磨練。所以即使是有些人,對后來的“旋轉”系列有這樣那樣的說法——我們可以在畫面里解剖,看看它的那種繪畫感,包括它體現出來的“形”,我曾經非常認真的跟一些朋友聊過:我覺得我對得起自己的這個練習,因為我不是在那兒瞎練的。第二點,關于李希特,我覺得李希特已經幾乎是一個——我想只有在這個年代,或者說前兩年的中國,才會成為一個現象,就是有那么多人模仿和學習它。那我也沒有必要去繞彎路,2004年我出第二本畫冊時就已經說了:向李希特學習。可是真正的把問題還原到專業上,學什么?我覺得很多人對他的學習,完全是一種畫面效果的模仿,李希特真正的東西,包括他對自己要求的那種嚴謹,很多人實際上并沒有意識到。盡管直到去年,李希特還在中國做了一個個展,但他最精彩的作品,并沒有到中國來,也就是說,他的很多原作,大多數人并沒有看到。去年《南方周末》做了一個采訪,就是關于李希特的,采訪了5個人,張曉剛,周鐵海,謝南星,張健,還有我。周鐵海是拒絕采訪,張曉剛是不談,我反正是說了,我覺得這沒什么可以回避的,你受了人家的影響,就是受了人家的影響。我現在從來不回避兩個人對我的影響:培根和李希特。我覺得在我學習的階段,至少李希特讓我看到了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有點像什么呢,就是當你面對一個東西,它可能會變得圖式化的時候,你怎么辦?李希特讓你知道它是在具象和抽象之間,它實際上沒有你想象得那么變化多端。他其實還是真的在德國的系統里。但是在當時,他給我提供了一種技巧,繪畫進行到那個階段的一種當代的技巧。現在看,主要是一種氣質,這種氣質決定了他去畫照片。我看過他很多作品,60年代他開始畫照片的時候,技術其實是很生澀的,完全沒有他后來的那種干凈利索。其實每個藝術家在他起步的階段,都要找到一個——就像我剛開始畫了《神話》《失樂園》,我想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在西方的藝術界獲得那么高的地位。所以,我覺得當時在我就是一種學習,這種學習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他僅僅給你提供了一個“虛”的表面。你很多東西都是從他那兒來的,你不能回避。但是我覺得這個“虛”不應該是一個追求的目標,對我來說,它就是提供了在當時看來很有時代氣質的一個技術。當你蹣跚學步的時候,你需要一根拐棍,不小心,我有兩根拐棍:一個是他,一個是培根。這兩個拐棍現在我已經扔了,這一兩年我已經用我的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它不是我的終點。我想我的過程帶有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征,就是中國的當代藝術在一點一點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還是不斷地向人家在學習,但是這個學習已經和90年代弗羅伊德進入中國的時候不一樣了,弗羅伊德進入中國的時候就跟緊箍咒一樣,要把人套一輩子,但是十年過去之后,至少到我們這一代之后,不再是這樣了。所以這個東西,我覺得談論它沒什么難為情的。 朱 朱:對待西方的態度,以及對待西方古典繪畫的態度,正如你對待培根和李希特的態度一樣,我想都應該是能夠學習到什么,就去學習什么。但是另一方面,這個學習它又必須經過一個轉化,用來表達當代的、個人的經驗,那么這里面就產生另一個問題,就是從我們的角度,怎樣才能做到一方面不拒絕西方,另一方面又能從我們自身的傳統里——盡管這個傳統在我們身上經歷過一次斷裂——重新獲得一種記憶? 尹朝陽:每一個年代的人思考這個問題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從求學階段開始,所接受到的教育是油畫民族化,可現在的油畫還要民族化嗎?其實稍稍有一點思考能力之后,我們就知道,當你需要民族化的時候,就說明你已經迷失了。這就像什么,就像教師的地位低,所以要給他們去弄一個教師節,可是怎么沒有省長節、市長節、縣長節?這是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但事實就是這樣的。民族化的提法在當時來說,可能是基于我們要跟西方有一種對話,所以要整一個民族的概念,這個東西尤其是在六、七十歲的老先生的油畫上,有很明顯的烙印,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現在的經驗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現在你要還承認藝術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甚至是來源于某一個概念,你只要還承認它有這種來源的時候——現在的來源太多了,你每天看到的、接受到的信息,甚至你去看“大都會”這樣的一個博物館,這邊可能有一張委拉斯凱茲,這邊可能就放了一張倪瓚,這種經驗帶給你的感受,有時很難用語言描述。但是回到我們自身的傳統里,現在已經21世紀了,你再看上個世紀后幾十年的東西,它還是有非常明顯的烙印,一看就是中國人干的,然而在我看來,不是說我們戴了一帽子,穿了一身唐裝就是中國,不是這樣,對我來說,我現在從事的這個工作唯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揭示現在,就是我此時此刻在這兒的這種感受,這種感受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這就是我現在做事情的一個點,這個點讓我覺得做起事來比以前更有信心了。 朱 朱: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你現在的心性比以前有所轉變,以前是一味的往前沖,現在允許自己可以下馬,小坐一會兒。 尹朝陽:對于前兩年的狀況,我一直有一個說法,就是,像跑馬圈地一樣,你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奔跑,最后就會發射出去,會瘋狂的。我覺得合適的方法是,你既要能夠在一個平坦之地高速行駛,遭遇山路的時候也要能放慢車速,甚至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走。此外,這兩年年齡帶來的改變也非常大。比如昨天,昨天的經歷我覺得是一個特別好的注腳,昨天我上午10點半就到機場了,但是要到下午5點半飛機才起飛,將近7、8個小時的時間就在那等著,中間我有過一點點的猶豫:要不要走?但是后來我還是坐在那兒了,看完了兩本雜志。如果是以前,我真的很難做到,我肯定扭頭就走了,哪怕回頭再重新買票。我昨天可能就是有意識的要測試一下,到底會怎么樣?結果我發現人的彈性是可以被展開的,就是這樣,我呆住了。坐在飛機上我就在想這種變化,這種變化其實就是內心的變化,我相信它一定會在作品上有直接的反應。過去幾十年,練習技術——技術這玩意,真的,你不用客氣,你只有練幾十年才能做到,“啪啪啪”看上去就七八下,但在它內部,它的形,它的顏色,包括它的方向,已經可以傳遞出非常多的個人信息。對這個東西的理解,就是變化,我覺得這個變化有點意思了。另外,有很多時候做著做著,你發現找不到現成的經驗來運用了,這個時候就會去看周圍的人——我大部分的情況下是這樣——去看書,看看別的人在這個情況下怎么辦,結果發現大家都是一個樣,心里都沒底。這也有可能是什么?就是你已經到了一個以前沒有到過的地方,當你走一條不熟悉的路的時候,是會有恐懼的,不像你每天回家,那兒有個坑你都知道,“啪”你就繞過去了。可走一條不熟的路的時候,你勢必是小心的、生澀的,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畢竟你走到這個年齡段了,我想在這個段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感同身受的東西,通過某種方式特別直接的傳遞出來。因為年齡到了這兒,理解到了這兒。我做事情特別不喜歡拖泥帶水,因為生命太有限。這個階段,我感覺開始有很多人在朝著自己的那個方向深入的挖掘,這是一個好的情況,只有這樣才會提供一個熬制的、特別濃縮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