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2021年5月15日,北京下起了小雨,空氣清朗濕潤起來。走進今日美術館3號館的展廳,幾株翠竹,與從空中傾瀉而下的水墨長卷相伴而生,令人感受到一種具有現代氣息的東方美學。藝術家楊沛霖的首個當代藝術作品展“無意呈現”在此開幕。展覽呈現了楊沛霖獨特的藝術觀念,46件以宣紙、水、墨為媒介的紙上與裝置作品,融入了他對當下藝術本質的思考。
展覽現場嘉賓合影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包括: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今日美術館學術副館長晏燕,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劉禮賓,北京畫院美術館策劃部主任王亞楠,本次展覽策展人許柏成,藝術家楊沛霖,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楊之歌,寧波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琛等。
展覽現場媒體導覽
形式:“無筆”之墨
與傳統的水墨畫不同,楊沛霖作畫不用毛筆,在墨色與紙張交融的過程里,自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將宣紙折疊捆扎,用水墨浸染,在戶外日曬,展開后形成千變萬化的自然痕跡;也用建筑材料滾壓、拓印,包括PVC水管、電線、繩子、不干膠、塑料薄膜等現成品,它們都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在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在藝術家看來,這些材料絲毫不因其普通尋常而影響觀念的表達。
楊沛霖《非表面201728》,墨、丙烯、宣紙,143cm×366cm,2017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表面201728》中,藝術家用到了一種泡沫包裝紙,這種紙有一定的厚度,用于保護建筑材料和家具。同樣是“紙”,現代的泡沫紙與古老的宣紙的相遇,展現出在楊沛霖的藝術中,材料并無局限。
展覽現場的影像記錄了楊沛霖的創作狀態
策展人許柏成認為,在視覺語言已極為豐富的今天,觀念是一名藝術家真正的自我創造,也是藝術最深層的意義。“楊沛霖就是這樣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創作所采取的方法并不重要,可以千變萬化;所采取的材料也并不重要,可以是任意之物,重要的是他的觀念——無中生意,意行于物,象合于心,這個方法他稱之為‘無意呈現’。”
觀念:“無意”之意
“筆”有很強的指向性,筆留下的痕跡往往意味著確定的符號,是人主觀意志的直接體現。楊沛霖作品中的折疊,浸染與拓印并不是為了獲取一個確定性的結果,相反,他把作品的面貌交給時間,交給自然里的陽光、重力、空氣濕度,它們與紙、墨進行著自由“溝通”。
裝置《廢作紙漿》,藝術家將2007年之前的水墨舊作搗成紙漿,告別自己的形式主義探索
實際上,楊沛霖具有扎實的書法功底,書法是他的日課。他的早期作品已經能將線條語言駕馭得十分純熟。他放棄用筆畫水墨,是對形式主義的超越,也是對傳統中國畫筆墨觀念的進一步突破。
裝置作品“淹墨”。2013年,藝術家練習書法的紙被臺風“菲特”引發的大水浸透,體現出自然和時間的介入
在他看來,“無意”的目的是為了尋找真相,還原事物的真實,但也“不丟棄表象”。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認為,楊沛霖的藝術不是“再現”,而是“呈現”(presentation),是事物的在場。 他說:“楊沛霖遵循的是道法自然。就像《莊子》中記載的‘梓慶削木為鐻’的故事所表明的那樣:梓慶之所以能夠做出‘驚猶鬼神’的鐻,原因在于他信奉‘以天合天’,不干預自然的造化。”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劉禮賓認為,楊沛霖的作品體現出藝術家主體的退讓,而非西方表現主義中自我意志的強烈介入,這種“自我退位”是東方哲學的重要特征之一。
楊沛霖《非對稱201801》,墨、丙烯、宣紙,143cm×366cm,2018
《非對稱201801》作品局部
浙江余姚是哲學家王陽明的故鄉,也是楊沛霖的家鄉。生活在此處,楊沛霖的創作也深受王陽明哲學的影響,展廳入口的翠竹呼應著王陽明“格竹”之典故。今日美術館學術副館長晏燕認為,楊沛霖從中國古人對于“無”“虛”“空”的理解中,反思繪畫中藝術家對于“意”的濫用,他主張“無意之意才是真意,無意之意才是美意,一旦刻意,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面”。
楊沛霖《非對稱202010》,墨、丙烯、宣紙,143cm×183cm,2020
從認識論上看,許柏成認為“在楊沛霖那里,藝術是先驗的,排除了先入為主的意念和經驗。在創作的過程中,“意”與“象”是同步發生的,“先意后象”或“先象后意”都并非理想之境。在整個過程之中,體驗是最重要的。正心誠意,才是真意。”
作品局部
宣紙、毛筆和水的質感極為柔軟、通透,這使得它們有著高度的敏感性,這種敏感性如同有生命一般,感受著天地人的變化。它們可以表現出薄霧般的朦朧,又可以展現鋼鐵般的堅硬質感,“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非對稱” “非重復” “非形象” “非表面”系列作品構成了本次展覽的主要單元。彭鋒認為,“藝術家“對于“非”的把玩,體現出了很高的哲學智慧。在馮友蘭那里稱之為形上學的“負的方法”。之所以要用“負的方法”講形上學,原因在于形上學的對象是不可言說的,只能說它不是什么,而不能說它是什么。通過說它不是什么,大致也能夠明白它是什么。”
楊沛霖《非形象201502》,墨、丙烯、宣紙,124cm×248cm,2015
方法:科學與實驗精神
楊沛霖認為,中國水墨藝術的前進,不但要在形式上做改變,還應該從中國文化傳統的層面重新思考藝術的本質、來源和功能。他認為應當注意唐代畫家張彥遠曾提出的藝術“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中的“測幽微”: “中國畫的改造,我認為正要帶上一種科學思維。如果說科學家是在揭示事物的真理,那么藝術家是在呈現事物的真相。藝術應該帶有科學性,去探究事物的本質。”
展覽現場
對于楊沛霖來說,科學的精神就體現在摒棄成見,以實驗的工作方法與作品“相遇”,其結果自然難以預料,就像制陶工人要面對窯變的驚艷與風險。彭鋒認為:“從創作方法上來講,這些作品可以歸入現成品藝術,因為它們與其說是藝術家創作的,不如說是藝術家發現的。”楊沛霖認為,用“無意”的方式把握世界,也源自于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
楊沛霖《非重復201703》,墨、丙烯、宣紙,143cm×366cm,2017
從內容上看,楊沛霖的作品在看似單調的重復之中,蘊含著豐富的變化。作品“非對稱”系列是由藝術家把一張完整的宣紙幾次對折后刷墨,晾干展開后形成大小相等的方形空間,數量上體現出2的N次方,與《周易》的卦象相合。它們看似對稱,由于宣紙的滲透特性,這些空間呈現的肌理和色彩都各不相同,甚至差異很大。之所以用“非”冠名,也是由于藝術家受到萊布尼茨“萬物莫不相異”的啟發。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同樣,在“非重復”系列作品中,水管和電線展現出連續的形態,卻體現出一種節奏感和數學性,就像巴赫的音樂,曠遠博大,與萬物的規律相通;又像基因的序列,人類共享同一種結構,彼此又獨一無二。作品以感性的方式,呈現出關于世界本質的模型。
展覽現場
科學促成了現代性的發生,但又使人的意志被無限放大,因此楊沛霖對科學技術一直保持警惕,他贊同阿多諾提出的“科學技術是人類跌入虛無主義的最大表征”。科學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體現的開放性,反而被人的“意”所遮蔽,楊沛霖在作品中展現了創作者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讓世界的真實狀態顯現,也體現了科學的使命。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狀態: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對談中,嘉賓們表示,作品的品質來源于藝術家的綜合修養與生活狀態。展覽學術主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認為,在人工智能的時代,藝術作品并非最重要的呈現,重要的是藝術家。今日美術館學術副館長晏燕說,楊沛霖的隱居和純粹十分難得,但他的作品像棱鏡一樣,也折射出對外部世界的理解。而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劉禮賓看來,如楊沛霖這樣隱居但又厚積薄發的藝術家,對于正在生成中的當代藝術史書寫是一個極有價值的案例。策展人許柏成總結道,楊沛霖的價值在于他超越形式直指觀念,并把中國哲學與當代藝術的形式結合,為當下的中國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
藝術家楊沛霖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
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劉禮賓
策展人許柏成
而對于楊沛霖來說,人生經歷使他頓悟“藝術和生活不能分開。我是聽從心靈的召喚,想過自由的生活,期間有一個叫“藝術”的東西相伴……我不自封為藝術家——是藝術為我而來,不是我為藝術而來。”
學術沙龍現場
2019年,他和女兒楊霽有一次關于藝術的長談,他提到了藝術的邊界問題:“如果一定要我談對藝術的理解,那么我覺得藝術早已從審美優先轉向視覺優先,從對藝術品的凝視轉向對藝術品的沉思,乃至藝術的沉浸與參與。這其實是藝術走下神壇、回歸生活的開始。生活在繼續,藝術就會發生,只看你如何捕捉。我認為,一個人有真正的自由的生活,自由地思考和感受,從而產生具有創新性的作品,這個過程,可以等同為藝術。”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或許,楊沛霖的自由與率真也是他藝術的動力:“除了體驗,一切皆為虛妄。我將嚴肅地游戲著,認真地快樂著,不為藝術而為人生,這樣,天地萬物豈非與我同一乎?”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30日。(文/鮑明源 部分圖片提供/今日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