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給國際化的上海帶來了更多的活力,4月29日至5月23日在上海荷蘭文化中心舉辦的“雙倍無限”系列藝術活動即是為配合世博會同期舉辦,5月15至16號舉辦的《雙倍無限:過去二十年回顧》研討會為其中的一部分。此次會議由埃因霍溫范納貝(Van Abbe)博物館、Arthub亞洲主辦,由查爾斯?埃什(Charles Esche)、德芙內?阿亞斯(Defne Ayas)、樂大豆(Davide Quadrio)、Remco de Blaaij共同策劃。這個研討會也是此次眾多議題之一“全球化/本土化”的充分體現,它是一個完全由國外策展人來組織,并且討論的都是與中國當代藝術有關的議題。 荷蘭埃因霍溫范納貝博物館館長兼策展人查爾斯做了研討會總的發言,他陳述了自己的藝術史觀,并提出了一些具體問題:藝術史應該如何書寫;如何理解世界上不同歷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個人歷史;歷史是不穩定的,因為包含了其它不同的與邊緣化的歷史,或由于意識形態與政治社會原因而被遮蔽的歷史,歷史需要重寫或者再次分析之后才能放眼未來;1989年西歐發生的事件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中國的文化歷史等問題。在會議安排上,策展人將第一天的研討會集中于中國文化歷史不同年表的劃分基礎上的藝術事件,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被定為1979年開始,但這個時間是可商榷的;會議第二天內容為將在不同的文化的年表劃分上建立一種相互的關聯,比如韓國、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西歐和荷蘭這些國家,會議還將討論的個人與全球化的問題。查爾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使用創新與批評話語的對話方式,將此處世界與彼處世界建立一種聯系。 隨后策展人德芙內也作了簡短發言,她將一份從1852年到現在的中國文化藝術史年表發放給每位觀眾,涉及事件從俄國未來主義在中國的出現、安迪?沃霍爾的影響、大量國外歷史學家來到早期中國一直延伸到現在,德芙內希望在座的觀眾能對這份年表有所建議,或指出哪些地方是錯誤的,因為這是一個開放代碼的藝術史,策展人希望看到一份有著多樣性與差異性的中國藝術史年表。 再次叩開大門:與世界相關的中國藝術史大事年表(1979-1995) 此節會議由盧迎華主持,她認為今天的討論顯得尤為重要而及時,原因是最近頻繁出現了很多藝術史的書寫和策展方面的實踐。 第一位發言的是宋海東,他是八十年代上海現代藝術運動的親歷者,他的敘述將大家帶到了躁動的80年代思想解放期間的上海場景中,宋海東談了他策劃的三個展覽:與楊暉共同策劃的“M觀念藝術表演展”(1986)、“最后的晚餐 — 第二屆凹凸展”(1989)、車庫藝術展(1991),并且描述了幾個具體藝術家的作品和展覽現場,作品以行為藝術為主。自1994年以后,由于各種原因宋海東漸漸淡出了藝術界,開始轉向佛教。 第二位發言的是陳侗,他既是一位長期堅持寫作的藝術家,也是著名的出版人和獨立空間經營者,由他策劃的《實驗藝術叢書》和《午夜文叢》對中國的知識界影響深遠。陳侗首先談到93年幫呂澎向宋海東索要資料而被拒絕的一段往事,并且陳侗自己對呂澎也提出過懷疑,因為在呂澎的藝術史中忽略了他的出版系統和對中國藝術影響很大的連環畫。隨后陳侗放了一些幻燈片,內容涉及出版、博爾赫斯書店、書店機構、展覽、法國新小說、文章、作品等。陳侗認為自己的機構是當代藝術形態的空缺部分,因為維持空間的資金是來源于他自己每個月賺的錢。陳侗還著重敘述了他與讓???菲利普?圖森(Toussaint, Jean-Philippe)的交往,在對于西方的認識上,陳侗坦承是從自己一個獨特的線索里開始的,而不是通過考察與經濟擴張,雖然不是最成功但是獨一無二的。 接下來發言的是諾丁漢大學批評理論和視覺文化領域的副教授保爾?格萊斯頓(Paul Gladston),他近期的出版包括《中國和其它地區》、《解構主義后的藝術史》、《開放與中國藝術家的系列對話》等。保爾在發言中探討了過去與現在、西方與中國、殖民和后殖民等問題,他強調對于藝術史的書寫需要持有一種批評態度。 上午最后放映了亞洲藝術文獻庫(AAA)的紀錄片《從讓?保羅?薩特到鄧麗君:20世紀80年代的當代廣東藝術》,影片主要采訪了14位南方重要藝術家和批評家在80年代的閱讀狀況,涉及的人物有陳侗、侯翰如、林一林、楊詰蒼、王璜生、陳劭雄、楊小彥、徐坦等人。
? 交匯點:國外對中國藝術受容的塑造 — 觀念和異化(1995-2010) 此節會議由樂大豆主持,會議規則是設定一些中英文的關鍵詞,然后由他與邱志杰、胡介鳴、李振華三個人做相關的討論。 實際上被討論得最多的關鍵詞有:西方、中國、非西方、歐洲、美國、亞洲、地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國際、邊界、語境、概念化、中國當代藝術、當代中國藝術、標準版本、共產國際、體系、翻譯、誤讀、價值、批判、體制、模式、政策、官方、地下、地上、主流、邊緣、商業、資本主義、創意產業、身份、藝術家、策展人、教師、策略、實踐、傳播、空間、畫廊、教授、機構、管理、資源、學院、公共空間、美術館、基金會、運作等。 以上關鍵詞引申出討論問題涉及:抽象的“西方”概念到底如何理解和使用、應當使用“中國當代藝術”還是“當代中國藝術”名詞、中國當代藝術的從與官方對立的“地下”狀態到由商業導致的“邊緣化”狀態的變化、關于個人“身份”的意義與轉化、關于藝術機構“身份”的界定與對它的改造、邱志杰與高士明即將以學院名義在上海舉辦的新藝術空間計劃等。 下午最后的節目是Julika Rudelius的現場表演《成人禮》,作品表達了由于翻譯造成的系列誤讀,表演內容是將一句話通過四個人從英語翻譯成漢語,再翻譯成荷蘭語,最后再被重新翻譯成英語,此時,最終呈現的意思與翻譯前的意思已經差之千里。 全球化 / 國際化 / 本土化 此節會議主要為演講部分,首先是城市設計師及埃因霍溫科技大學建筑設計與城市文化系教授Pieter van Wesemael關于世博會的主題演講,他試圖將上海世博會放在歷史語境中進行考察,對世博會自誕生之日起是如何反映國際和全球政治局面的這一議題進行了探究。Pieter van Wesemael的演講基礎來自于他寫的一本書《Architecture of Instruction and Delight》,他希望在概念的定義與歷史的發展上建立對世博會另類的解讀,演講集中于三個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世博會的內容,其次是世博會意識形態的傳播,第三是詳述這個意識形態是如何反映在世博會的建筑、城市規劃、道路和展品上設計。演講結束后,觀眾就2010年上海世博會與Pieter van Wesemael討論了關于中國城市化進程和世博園區設計等問題。 下面的幾位演講者分別為來自韓國的策展人金炫進(Kim Hyun Jin),她的演講內容是為2008年光州雙年展而寫的策展文章,并且加入了一些說明性的文字;來自奧地利的策展人、作家和編輯格奧爾格?修哈莫(Georg Sch?llhammer),由他創始與主編的雜志有《Springerin》、《文獻展12》,他的演講內容為蘇聯解體后亞美尼亞和哈薩克斯坦的藝術狀況;最后的一位演講者為來自土耳其的新媒體和表演領域策展人和教育家德芙內?阿亞斯(Defne Ayas),她的演講呈現了土耳其與中國在藝術史上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城市本土化和社會參與 此節會議由德芙內主持,第一位演講的是常駐北京的意大利策展人和藝術寫作者畢月(Beatrice Leanza),她的演講內容為通過北京、廣州的一些藝術活動與社會參與,來談特定場域即藝術空間的問題;接下來的演講者是飛蘋果(Alexander Brandt),他談了上海近十年當代藝術的發展史。隨后是關于藝術團體的討論,靳山介紹了的“舒服”小組(高銘研、靳山、李牧、Maya Kramer等)在立陶宛三年展做的一個項目;日本藝術家小澤剛(Ozawa Tsuyoshi)介紹了來自中日韓的“西京人”組合(陳劭雄、小澤剛、金泓錫(Jim Hongsok)),他用投影方式演示了“西京人”做的四件作品,但小澤剛說再做一件作品這個小組將被解散。 發言人高士明總結了此節會議的二條線索:第一條是關于藝術家的群體性的實踐,在他看來,八十年代的集體性在個體藝術家的隱喻當中,九十年代的集體性是為了反對個人的趣味和美學,他認為徐震的沒頂公司(MadeIn)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放棄一個個體主義的神話;第二條是關于當代藝術的社會參與,高士明分析了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藝術家們如何用一種圈子文化來對抗政治宣傳,用替代空間去對抗體制空間,但是這容易把中國當代藝術尋求合法化的過程等同于了一場社會參與的運動,因為今天的當代藝術不僅合法化了,而且時尚化、市場化、標準化了,所以今天藝術家應該批判的是被福柯稱為“裝置”的社會體制,它跟整個資本全球的運作,連帶著符號和意識形態的運作結合在了一起。他希望藝術家從對以往的民族國家意識形態的批判、從日常生活的批判中脫離出來,進入到對全球景觀國家“裝置”的一種抵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