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與無、大與小、繁與簡、深與淺、色與空、內與外、凸與凹、硬與軟、細與糙、疾與緩、存與缺、吐與納、清與濁、靜與動、真與幻、立與破——安尼詩?卡普爾(Anish Kapoor),這位無法“一言以蔽之”的當代雕塑大師,此刻正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盡興書寫著雕塑的種種可能。
卡普爾1954年生于印度孟買,70年代初移居倫敦,先后就讀于弘賽藝術學院(Hornsey College of Art)和著名的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Chelsea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1990年曾代表英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并獲得Premio Duemila獎,次年榮膺特納獎(Turner Prize),2003年被授予大英帝國勛爵位勛章(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破例提供全部展廳,這是在世藝術家首度享此殊榮。然而對偏好“巨制”的卡普爾來說,半生創作即使陳列于此也略顯局促。其中的《自生》(Svayambh)猶如一輛血色列車,所承載的恢宏之勢令伯靈頓館(Burlington House)的所有展廳為其“開路”。
《自生》(Svayambh)
這件全場最受矚目的作品,是由重達40噸的蠟、顏料和凡士林混合而成的高三米、寬兩米半的紅色矩狀物,它狀似車廂,勉強地穿過拱門,在五個展廳之間的移動軌道上,以難以察覺的速度緩慢滑行,留下一路泥濘和噴濺的痕跡。
血流漂杵的法國大革命?開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火車?“輝煌”的英國殖民統治時代?在南特、慕尼黑和現今的倫敦,不同的展點以它各自的時空賦予了《自生》(Svayambh)不同的詮釋,移步換形,姿態各異,這或許正是卡普爾抽象語言的力量。
《向隅而擊》(Shooting-into-the-Corner)
《向隅而擊》(Shooting into the Corner)似與《自生》(Svayambh)有同工之妙,均以紅蠟為材并注重心理層面的探討,較之后者的“社會”主題,前者更側重于“性別”且“聲”勢更壯。展廳仿佛陣地,“大炮”矗立中央,兩側紅蠟柱制成的“彈藥”林立。每隔20分鐘,一副機械師模樣的工作人員過來“裝彈啟動發射”,“轟隆”巨響后,對面的白墻便又多了血色殘骸,據說展覽結束后,“骸重”將增至30噸。
《大樹與眼》(Tall Tree and the Eye)
此次展覽中,首次亮相的作品約有50件,被置于安南伯格庭院(Annenberg Courtyard)的《大樹與眼》(Tall Tree and the Eye)堪稱翹楚。這件由76個拋光鋼制球體疊成的裝置作品,靈感來自里爾克的《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Sonnets to Orpheus),它秉承了卡普爾一貫的創作風格,造型簡潔卻難以言盡,近在咫尺又“生活在別處”,正如詩中所言,“就像時間的間隙,布滿純粹的篩眼……在變化與運行之上,更寬廣更放任”。
“更寬廣更放任”的空間等待著安尼詩?卡普爾(Anish Kapoor),回顧在繼續,展望也已開始,他目前致力于的《提茲谷巨人》(Tees Valley Giants)系列中的Temenos,將很快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公眾雕塑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