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English version, please click here
【蘇繡流芳】
姑蘇城里,有小橋流水,有亭臺樓閣,有竹影搖曳,有粉墻黛瓦,更有名滿天下的“蘇繡”。李白曾有詩云:“翡翠黃金縷,繡成歌舞衣。若無云間月,誰可比光輝。”
蘇繡,簡單來說就是蘇州地區(qū)的刺繡,它最初起源于蘇州吳縣一帶,如今已遍及到整個太湖流域。它與湘繡、粵繡、蜀繡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繡”。
蘇繡與江南,是柔美溫婉的相互見證。最早的蘇繡只是女紅,待嫁閨中的少女,足不出繡閣一步。母傳女,嫂教姑,代代傳承。每逢談婚論嫁。婆家就從繡品來判斷姑娘是否靈巧和賢淑。直至明代,蘇繡才走出深閨,而蘇州也成為“江南繡市”。
明代文學家王敖總結(jié)蘇繡的特點為“精、細、雅、潔”。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十三回記載,有姑蘇女子,以繡仿唐、宋、元、明的折枝花卉,并以黑絨繡詠花之句,其字跡與書法無異。由此可見,早在明清時期,蘇繡就以其表現(xiàn)力冠絕天下。
歷史上吳門畫派的畫家們,推動了蘇繡從民間藝術(shù)登入大雅之堂,近代國門打開之后,蘇繡隨時代創(chuàng)新著自己的針法,不僅能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水墨韻味,還能把油畫、乃至素描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扮演了自己獨特的角色。
今天的蘇繡,不僅在原有技法的基礎(chǔ)上推陳出新,還登上了當代藝術(shù)的國際舞臺。2017年,蘇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姚惠芬作為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參展藝術(shù)家,讓古老技藝煥發(fā)出當代光彩,續(xù)寫著蘇繡與時代同行的精神與傳奇。
【何以中國】
在21世紀全球化潮流之中,什么才是中國?
哪些是我們幾乎遺忘的民族記憶?
哪些是在世界文化潮流中,當代中國的精神特質(zhì)?
我們將基于什么來創(chuàng)造中華文明在世界中的當代貢獻?
“何以中國”系列短視頻節(jié)目立足中國歷史,尋找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當下的復興,探尋通往中國文化深層精神內(nèi)核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