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歌劇院院長烏韋-埃里克-勞芬伯格為上海觀眾解密“指環”
作曲家瓦格納
整部作品長達16個小時,需要分四天演出,需專門為其度身定制一個劇院……音樂史上,這部作品堪稱奇跡,瓦格納和他花費26年創作的這部《尼伯龍根的指環》(下稱《指環》)成為19世紀德國歌劇史上的巔峰之作。“如果你未曾在拜羅伊特(劇院)聽過瓦格納的音樂,那么你就算什么都沒聽過。”加布里埃爾·福雷曾這樣評論。事實上,瓦格納是個難以判定的人物,比如他的一些強烈的反猶觀點——有人甚至認為《指環》帶有種族優勢論的色彩,但同時瓦格納又倡導世界人人平等。無論如何矛盾,瓦格納對音樂的貢獻不可磨滅。
9月16日至25日,德國科隆歌劇院版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將在上海大劇院上演兩場。近日,該版導演、科隆歌劇院院長兼藝術總監烏韋·埃里克·勞芬伯格(Uwe Eric Laufenberg)來到上海,以當家人身份舉辦了一次解密《指環》的講座,并接受早報記者采訪,介紹此次現代版《指環》的臺前幕后。
一個極端完美主義者
“瓦格納當年寫這部歌劇可謂嘔心瀝血,對每一段音樂、每一個角色、每一幕場景都苛求完美。除卻音樂不談,單是在劇中設置的場景已經超越了當時劇院硬件設備的技術極限。” 勞芬伯格談及瓦格納,在語氣中透露出對這位19世紀德國音樂巨子的崇敬之情。
瓦格納1813年出生于德國萊比錫,年輕時喜歡讀“青年德意志派”小說,并通讀了費爾巴哈哲學和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著作,對于哲學的思辨能力使他對社會現實更為敏感。但這個有著堅毅下巴的敏感音樂家,對于創作有著一種青春期的浪漫與堅持。
德國的《尼伯龍根詩歌》取材中世紀,講述齊格弗里德家庭的故事,為了利益而互相抗爭把人類推向了毫無希望的境地。“但對瓦格納來說這個主題已經不新鮮了,他想做的是創作一部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的作品。” 勞芬伯格介紹。實際上,這部作品開創了很多新模式,瓦格納在事業起步階段就提出“綜合藝術”,要將文學、音樂、繪畫、戲劇以同等地位融為一體,還希望把自然、超自然以及人類世界融為一體,可謂雄心勃勃。特別是在他的巔峰作品《指環》中,大膽地取消傳統歌劇的“分曲結構”,避免明確的段落終止,將歌者的聲部融合在管弦樂的織體之中,甚至用200多個主導動機將劇種諸多人物、自然景觀、情緒心理等揭示、暗示、預示出來。其復雜程度令人難以想象。
瓦格納是個不折不扣的、極端的完美主義者。“瓦格納對演員要求非常特別,要有一雙‘好腳好鞋’,因為必須在舞臺上站很久很久。而且,在他看來,沒有一個劇院能容納得下《指環》樂隊,總是存在著觀眾視線、聲場效果等方面的缺陷。” 勞芬伯格說,除了籌措資金,瓦格納親自監督設計建造了拜羅伊特劇院,為了使歌者的歌聲不被淹沒在宏大的交響樂中,設計了下沉式的樂池。而他之所以挑選了拜羅伊特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僅僅是為了“讓觀眾在此遠離世俗,盡情投入歌劇世界之中”。
1876年8月13日-17日,《指環》在拜羅伊特劇院連演三輪,轟動歐洲。直到今天,拜羅伊特節慶劇院和每年盛夏在此舉行的拜羅伊特音樂節仍然由瓦格納家族后裔參與管理,這個地方也成為全世界樂迷心中向往的圣地。而那個下沉式的樂池也奠定了后來20世紀劇場的基本風格。
“瓦格納的遺產成為眾人瓜分的目標”
有人認為,在西方社會,很難清楚地向人表示“我很喜歡瓦格納”,希特勒曾喜歡瓦格納的作品,歌劇《Rienzi》的序曲曾為納粹開黨代會時候必放的音樂,瓦格納的作品也因此一直備受爭議。
在勞芬伯格看來,瓦格納的作品存在人生常常觸及敏感的政治因素,而他的家族本身的歷史和《指環》中講的故事一樣曲折。
瓦格納死后,他所有的遺產由兒子齊格弗里德繼承掌管,但一直有一個謠言稱齊格弗里德是一個同性戀,科西瑪(瓦格納的遺孀)覺得謠言太厲害了,必須讓兒子結婚生子,就給齊格弗里德介紹了一個16歲的姑娘,與之結婚,在四年內生了4個孩子,之后齊格弗里德想干嗎就干嗎去了。當時,希特勒年年都來拜羅伊特看演出,希特勒來拜羅伊特就住在瓦格納家里,孩子們管希特勒叫“狼叔叔”,兩個孩子沃夫岡和維尼都因此沒有服兵役。希特勒50歲生日時,維尼送了他一部瓦格納原稿,之后在二戰中流失了,再也沒有找到。因為,維尼和希特勒走得很近,瓦格納在二戰的時候被蒙上了陰影,被人誤解利用。而被希特勒籠罩上了陰影之后,人文思想的作品自然不能上演,《指環》這部戲也從來沒有在二戰期間的德國上演。二戰結束后,維尼自然被剝奪了管理拜羅伊特的權力,而再演的《指環》中,其中關于戰爭、德國的種種都被去掉了。
對拜羅伊特的領導權也成為權力紛爭的焦點。“之后,沃夫岡和維尼掌控了拜羅伊特。在維尼執導的瓦格納歌劇中把所有與年代有關的背景全部去掉了,非常抽象,觀眾很不滿意,噓聲不斷。” 勞芬伯格補充說道,“但維尼特別有決心,把這些作品演了好幾年,全世界都被影響了,接受了這個版本,在維尼這個時期所有的作品都是很抽象古典派的風格。”瓦格納一定不會想到,他的遺產會成為眾人瓜分和搶奪的目標,就像他作品中所要揭露的人性中的那些可鄙的欲望,而關于權力、奴役和自由的那些寓意被現實再次演繹了。
現在,沃夫岡老了,他的妻子掌握拜羅伊特的大權。“沃夫岡還要提防著不能夠讓維尼的孩子繼承基金會,他們還在尋找拜羅伊特的導演,亂著呢。在他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之前,我們可以趁機做得更好,把拜羅伊特的觀眾拉到科隆去。” 勞芬伯格談笑說。
看來,瓦格納作品中的那些哲學意義至今仍不斷地在現實生活中重復上演。
對話:“神話也反映現在”
早報:在科隆劇院版的《指環》中有近400名演員,道具也用了30個集裝箱,這么龐大的演出,對于主要演員的選擇有何標準?
勞芬伯格:在德國,有音樂學校會專門培養“瓦格納歌手”,因為演繹瓦格納的歌劇需要聲音洪亮且氣息夠長才行。另外,“會表演”也很重要,瓦格納的作品不僅僅是亮亮嗓子的歌劇,而是一門“綜合藝術”。此次的演員中有專門的“瓦格納歌手”,也有第一次參與瓦格納作品的新人。
早報:這部四聯歌劇需要花四天的時間來演出,如何保證觀眾的熱情?
勞芬伯格:那個年代(19世紀)沒有電影,但瓦格納異想天開,他要將人們帶到另一個世界里——一個歌劇的世界。作品《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里德》和《眾神的黃昏》四幕,有點像現在的“連續劇”。第一幕大概2個小時,它只是帶領觀眾進入它的世界。瓦格納曾期望作品包含當代政治、社會以及哲學的思考,賦予它有關金錢、權力、自由等意味深長的寓意。
早報:《指環》原本取材于史前時代的神話故事,但科隆版的這部《指環》中,演員的服裝現代,甚至還有戰車、火焰等道具和舞臺背景,有很多的改編。
勞芬伯格:瓦格納的《指環》自1876年在拜羅伊特劇院首演之后,僅有幾家劇院能重演這部作品,直到今天,很多“再演”幾乎都對原作進行了改編。這次的科隆版將背景放在了20世紀的工業社會,第一幕里甚至能看到手提公文包的銀行職員形象。不必擔心它如何與現代結合,瓦格納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神話可以反映19世紀的現實,當然也可以反映現在這個年代。另外,所有的音樂和唱詞絲毫未動。
早報:很多人喜歡將瓦格納的作品放在哲學層面進行闡釋,瓦格納本人在1850年代中期接觸到叔本華的哲學,并且影響到了他此后的歌劇創作。《指環》這部作品和哲學有多大的關系?
勞芬伯格:它講述了故事,又不僅僅是故事,如同莎士比亞的那些古典故事一樣,它們背后必然有所預示。《指環》既有人類命運這樣的大命題——因為人類貪圖金錢、權力而走向毀滅,同時也貼近生活——樸素的愛情。蕭伯納曾經將《指環》與《資本論》放在一起品讀,它的確蘊含著一些永恒的主題值得細細品味。
早報:您第一次看《指環》是在什么時候?對哪個版本印象最深?
勞芬伯格:15歲那年,我在廣播里聽到了它,我當時就想,也許某一天我能導演這樣一部作品,并自己找總譜來看。長大一些后,在科隆看過瓦格納的孫子導演的一個版本,那個舞臺很抽象,只有簡單的燈光,戲劇感被抽離之后,音樂呈現得很完美。印象最深的是法國導演帕特里斯謝侯導演的《指環》,那是在《指環》首演一百年之后,他將故事放在了瓦格納的那個年代,是一種“重現”,并發現原來作品如此貼近生活,打動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