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下午,偏鋒新藝術空間推出藝術家陳坤同名個展,這是陳坤在偏鋒的首次個展。展覽集中展出陳坤的近作30幅布面油彩及紙本作品,是藝術家近二十年抽象藝術探索實踐的首次完整呈現。
展覽現場 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陳坤,1961年生于四川雅安,早年從事過動漫繪畫、平面設計印刷與廣告企業策劃等工作。陳坤早期的繪畫以自己為原型,表達生命內在的困惑和焦慮。進入2000年后,他的藝術探索出現了深刻的變化,畫面中的具體形象日漸弱化,越來越專注于心,癡迷于線條本身,這使他沉浸于精神的內化之中,一道一道線條一遍一遍地疊加,積微成量,使其更加整體、博大。雖然表面很“抽象”,但精神體悟跟中國文化的源泉是一脈通流。他發現在這個廣大悠遠的文化語境里,能夠和自己建立更為深層、更為平靜的對話。
展覽現場 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展覽現場
在偏鋒新藝術空間潔白的展墻上掛滿了陳坤的作品。觀眾觀看他的作品初看似一個平面,平靜淡然,但細看又像一個疏松多孔的網絡,又似一個有光的塵埃團,有遠近、疏密的變化,有微色融滲,既有理性的縝密,又充溢著水氣的潤澤。
陳坤為媒體記者講解作品
Chen-Kun-陳坤_Paradise-天堂_2013_Colour-pencil-and-oil-on-canvas-布面彩鉛-油彩_200-×-148-cm 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陳坤一襲黑衣,留著光頭,樣子很酷。個性卻如作品一樣謙虛內斂,不事張揚。他雖旅居京城多年,依然一口濃重的川音。采訪中,陳坤表示,在他的早期系列中,他以自己身體為原型表達對生命和世界的體悟,他畫過人體飄忽不定的經絡和神經系統、冬天蘊藏著生命潛質的干枯樹枝、有宗教懺悔意義的十字架。他坦言,這系列的作品風格與他出過車禍有關,在康復期間,他體悟到空氣、神經系統和血液都與自己的身體相互關聯與滲透。由此他對繪畫變得更為敏感細膩,由心生發。他感覺線條更適合表達網絡世界、經絡世界、人與物質的關系,以此支撐他構建的時空概念。
展覽現場 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以石頭為主題的作品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陳坤早期繪畫的風格與質感與近日的抽象繪畫一脈相承,早期繪畫雖有形象,如人體和植物,但形象似有似無,朦朧虛幻,早期繪畫中人體血脈的淺藍與淡紅也會挪移到某張抽象畫,成為空間懸浮的質素。展覽中有幾張以石頭為主題的繪畫,這是陳坤少有的形象具體的作品。他認為石頭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位置,千百年來的文人都喜歡收藏石頭,石頭蘊藏著永恒的時間感,人在若干年后也會變為頑石。畫石讓他對傳統文化與生命有了更深的體悟。
展覽 現場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陳坤作品局部
陳坤對于西方和中國繪畫都有深入研究,他的作品含蓄而溫潤,既有修拉點彩般的理性與秩序,又似浸染了王蒙、倪瓚山水的靜雅與虛空。他對于繪畫形式和工具的選擇是豐富和多樣的。早期繪畫使用了堅硬的彩鉛,筆道細若游絲。近期則以毛筆蘸稀松的油畫色,在亞麻布上舒緩地拖出筆觸。毛筆柔軟而富于彈性,油畫色在畫布上更為吃油,保留更多痕跡變化。毛筆與亞麻布的融合,形成了豐富而敏感的視覺信息。在微觀與宏觀的平衡中,恍然可見的是雄壯的山水氣象和淡然的文人情懷。
Chen-Kun-陳坤_201801_2018_Oil-on-canvas-布面油畫_200-×-300-cm 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陳坤的繪畫不僅與他的觀念有關,更與他身體感覺緊密相關。繪畫時,他會身體放松,剔除掉所有意念,體驗筆觸在畫面中拖曳的軌跡。他不預設色彩和基調,繪畫的走向只與當時的心念有關,在繪畫中不斷調節。一個不經意的觸碰點可能漸漸彌散擴張,形成一個畫面結構。由此又推導出下一個變化,局部之間又保持著平衡與起伏。正是這些微妙之處留給觀者更多回味想象的余地。
Chen-Kun-陳坤_201601_2016_Oil-on-canvas-布面油畫_115-×-150-cm 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作品局部
陳坤的作品打動觀眾的地方不僅在于畫面表現力,更在于他的平淡和堅持。陳坤畫畫非常緩慢,一幅大型作品往往要畫一個月左右,他要會先畫完一層,再畫一層,至少要覆蓋疊壓五六層。先繪曲線,再畫水平和垂直線,過程中完全手繪,不借助任何工具。他每天枯坐在畫室里像一個禪修者那樣通過專注的動作,將內心的堅持一層一層析出結晶。他讓觀眾看到的不僅是描繪的結果,更是描繪的過程。
Chen-Kun-陳坤_201703_2017-2018_Oil-on-canvas-布面油畫_110-×-140-cm 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Chen-Kun-陳坤_201801_2018_Oil-on-canvas-布面油畫_200-×-300-cm 圖片:偏鋒新藝術空間
陳坤的記錄片為他的藝術提供了更為形象的注解。在一片靜默中,陳坤背對觀眾行走于一條山路上,鏡頭逐漸拉遠抬高,大地逐漸擴展為一幅抽象風景畫,人逾來逾小,凝聚為一個點,最終消失于畫中。
陳坤個展將展出至2019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