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開幕式現場,北京畫院藝委會主任王明明致辭
現場訪談 李松:傳承經典,澤及后世
邵大箴:展覽不僅是對李松學術成果的贊揚,也是對當下教育的啟發
2018年5月9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主辦,北京畫院美術館承辦的“史海尋貝——美術史論家李松的治學與收藏”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是北京畫院首次為理論家辦一個綜合性的展覽。展覽分“問學之路”、“左圖右史”、“習書說篆”、“藏古論今”四個單元,匯聚李松先生從上個世紀40年代至今的學術著作、文章、書法、繪畫臨摹與創作、收藏以及手稿、手拓、通信等共100余件,其中李松先生的重要著作《中國青銅器藝術研究》《中國美術史》《徐悲鴻年譜》的完整手稿,以及與王朝聞、華君武、吳作人、賀友直等學者、藝術家的通信,還有舊藏的碑石原拓等均為首度亮相。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李松先生是中國建立美術史學科以來培養出來的第一代美術史論家,他主編與參與主編過《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華文明史》《世界美術全集》《中國美術史》等國內大部頭的美術史著作,是我國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之一。
美術史論家李松
李松先生的手抄的美術史教材和學習筆記
展覽開幕式現場,眾多李松先生的藝術界同輩老友和晚輩后學濟濟一堂。北京畫院藝委會主任王明明,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少軍,李松先生的老同事、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美術》雜志主編尚輝,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李軍,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與美術史論家李松本人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由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主持。
李松部分著作、文章
北京畫院藝委會主任王明明在開幕式現場的致辭中說:“這個展覽在籌備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思考,對于像李松先生這樣的著名學者,北京畫院能做些什么?我們如何能將老先生一輩子的研究成果和治學精神,他對每個課題的深入研究,以及他整體的藝術成就更好地研究和梳理出來,面向觀眾,同時搞好他的收藏,我覺得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對于北京畫院和其他相同性質的公共機構來說,我認為應該加強對美術史家、美術理論家、學者的重視,過去我們往往對這些學者和理論家、美術史家沒有足夠的重視,好像畫畫是主要的,藝術家是重要的,美術史家和美術理論家變成附屬。過去我們更多地重視實踐而沒有將理論研究提高到一定層面重視起來。我非常佩服李松先生的為人,一個藝術家尤其是畫家應該向李松先生學習,他的知識面、修養,他對社會的觀察和自己的判斷力,這些重要的品德都會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此次借李松先生的展覽,我希望呼吁每一個美術機構能夠腳踏實地把每一位美術大家、美術史家畢生的總結和經驗傳承下來,使我們的美術事業能夠更健康地發展。”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少軍致辭
李松先生的研究筆記
李松先生速寫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少軍在致辭中說道:“我是跟隨李松先生學習美術史的1978屆的學生,雖然當時我的專業是雕塑,但我對李松先生的印象特別深。站在展廳里,看到李松先生的一幅幅書法、田野調查的文本原作和拓片,我切實感受到李松先生的治學態度。尤其是一樓展廳,他的那幾幅速寫,寥寥幾筆,但是是那樣準確,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他收集和整理的專業史論資料和古代的文字書法,讓人感覺到先生那種厚重的治學精神。我覺得今天能把它們展示出來,真是一件大好事。”
李松先生的老同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致辭
李松先生的老同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先生在現場回憶了與李松先生早年共事的經歷,他說:“今天我非常高興參加我的校友、同事、學長李松學生的展覽。我與李松先生共事很多年,他對待工作和學習一直是勤學苦練,默默無聞地做很扎實的工作,他勤奮、誠懇、謙虛、好學,他是《美術》雜志的編輯中對來稿看的最認真,修改地最清晰的。我從他身上學到最大的一點是他的人品,待人誠懇、謙虛,永遠帶著善意。他在繪畫、書法、理論研究方面是真正的大家和教授。我覺得今天,在我們美術界和文化界,像李松先生這樣的教授,這樣的編輯,這樣的文人,有這樣水平的太少了。現在大家對文化的重視太欠缺,而李松對古代文化和文物一直都非常重視。今天,我們強調要復興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傳統,一定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李松先生的治學和研究精神。不管多大年齡,過去的名聲有多好,都要要虛心學習。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此次展覽,不僅是對李松先生一生的學術成果和研究成就的贊揚和弘揚,也是對當下教育的啟發。”
《美術》雜志主編尚輝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李軍致辭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致辭
展覽現場
《美術》雜志主編尚輝在現場說:“《美術》雜志是一份體量不大的刊物,但是由于它創辦的年代非常早,也因為有像邵大箴、李松先生這樣的主編,令這本刊物非常有光彩,見證了建國后中國美術的發展,由于他們嚴謹的治學精神,為我們晚生后輩如何書寫當代美術史做了很好的榜樣。看到此次展覽中李松先生的作品,我覺得李松先生思想敏捷但文風樸實,他的用詞非常洗練。我一直在揣摩李松先生的為人和他平時的狀態,這次展覽將兩者很好地呈現出來,將先生淵博的學識和扎實的理論研究聯系在一起。”
本次展覽分“問學之路”、“左圖右史”、“習書說篆”、“藏古論今”四個單元。
李松先生1989年在鎮江市博物館做調研
【問學之路】
李松原名李松濤,1932年1月生于天津楊柳青。17歲參加南下工作團,在廣東軍事院校從事文印、攝影、美術工作。25歲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在美術史系、中國畫系學習,畢業后留校任助教、系秘書、學報《美術研究》編輯。44歲調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任《美術》、《中國美術》兩刊物副主編、主編,美術雜志社社長。李松先生自言幾十年來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當編輯,二是教書。2008年,李松先生榮獲中國美協頒發的“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獎。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李松先生從小就喜歡接觸各種藝術形式,自稱是刻鋼板出身,其實他嘗試過國畫、油畫、漫畫、木刻、雕塑、書法、拓印、年畫、版畫、宣傳畫、設計、插圖,還特別喜讀文史,在詩刊上發表過詩文,對藝術和文學的癡迷,成為他一生事業的積淀。本次展覽在“問學之路”部分呈現了李松先生青年時期的藝術嘗試,以及他在求學、做助教和教師期間對美術史的刻苦鉆研。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左圖右史】
李松先生有大量著作問世,研究領域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夏商周美術,重點是青銅器藝術,衍生出他對金文篆書的研究和創作,二是中國雕塑史,三是中國畫研究。
他的美術史研究方法繼承了老一輩史學家注重文獻與實物對照的方法。尤其特別重視加強對圖像的記憶,他曾說,他的體會是“只有畫下來、記下來的東西才是自己的”。在對青銅器研究上,他直接師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的王遜先生,還將郭沫若先生的《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的銘文全部摹寫了下來,并記下郭沫若的考釋。故宮、國家博物館陳列的重要銅器和在外地博物院見到的青銅器,他都認真畫過寫生。對龍門、敦煌等石窟的重要建筑、佛像、壁畫都做過極為細致描摹。畫和記就是他的研究過程,展覽中能見到他的考察筆記上畫有漂亮而準確的圖像,圖旁再配以文字,直觀而翔實地記錄下了當時的體會和問題。
龍門石窟考察筆記
對于中國畫的學習和研究,李松先生更為專業,他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跟隨李可染、李苦禪、劉凌滄先生學習中國畫。本次展覽展出了李松先生的白描作品,這些作品既是他對中國畫研究的一部分,也是其藝術實踐的創作。
【習書說篆】
散盤銘文 李松45cm×34cm
李松先生的治學態度嚴謹求實,十分注重實踐的基礎與感受,他無論研究什么,都要先盡可能地去親身嘗試,他研究齊白石、李可染的書法,就會去先臨寫齊白石和李可染的書法,得到親身感受后,再寫文章評論。
為了研究青銅藝術,他一直習篆,臨摹過大量的金文、小篆。他自言在練字過程中,力求從中揣摩古人的構字、書字、鐫刻之時的心思所在, 力求保留下洋溢其中的蒼古氣息。所以李松先生常說“原創是古人”。 因此對本次展覽,他建議對書法的展示,不突出他的書法成就,而是用他的篆書串聯出古代篆書的脈絡,為觀者提供一些古文知識。
【藏古論今】
墻盤銘文 原拓 35cm×29cm 北京畫院藏 李松捐贈
李松先生在小學期間曾跟一位老人學習拓印,那時就手拓過家鄉的石碑,他對碑拓中蘊藏的歷史和書寫的藝術而著迷,后來收藏了大量的碑石原拓及磚瓦拓片。令人感動的是,為了這些收藏能夠更好地發揮學術價值,澤惠他人,他主動捐給北京畫院100余件。本次展覽的最后一部分展出了他的部分收藏和他與知名學者、藝術家的論藝通信,從中可以看到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及其作為一位學人的學術擔當。
通過以上四個單元板塊,展覽全方位展現了一位美術理論工作者的學術成就和人生狀態。期冀這個特別的展覽,能夠激勵更多新一代的美術理論學者在各自的問學之路上勤奮嚴謹、知行合一、砥礪前行。
【部分作品圖片】
?簋銘 原拓 31cm×28cm 北京畫院藏 李松捐贈
?簋銘 金文 李松
李松先生抄寫的《郭沫若西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約20余本)
河北石家莊昆盧寺壁畫武將 李松 白描 1959年 109cm×86cm
摹敦煌壁畫 李松 白描 57cm×60cm
展覽將持續到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