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貿促會和世界奢侈品協會聯合宣布,正式成立中國奢侈品貿易委員會。該委員會將挖掘中國本土奢侈品元素,諸如茶葉、玉器等,推廣本土奢侈品企業國際化。
世界奢侈品協會2011最新報告稱中國內地去年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已達107億美元。預計中國將在2012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
令人沮喪的是,當國外的奢侈品(甚至不少是在中國代工產品)鋪天蓋地涌向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本土企業對奢侈品卻諱莫如深,偌大中國找不出幾個像模像樣的奢侈品牌。
貴州茅臺酒可以稱得上是最具奢侈品基因的本土品牌,然而茅臺集團董事長季克良卻堅稱,“同國外的洋酒相比,絕對不是奢侈品,茅臺要進入尋常百姓家。”我想,迫于當下的社會輿論環境,即使明明是奢侈品,卻還是遮遮掩掩不敢“正名”。
羞羞答答地發展中國本土奢侈品牌,已經使我們失去太多,最典型的有兩個方面:
一是使中國長期處在全球價值鏈低端。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數據,中國目前奢侈品銷售價格構成中,原材料和加工成本只占11%,而品牌附加值達到55%。產業附加值低又使企業利潤微薄、工人工資低,影響經濟轉型,被迫長期陷于外向型經濟依賴陷阱。
二是使大量財富外流并且導致國內流動性泛濫,真正的財富外流而非簡單的貨幣外流。此外,沒有足夠的本土奢侈品承擔財富積累和傳承的“資金蓄水池”,大量流動性左沖右突泛濫成災。(作者:童大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