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清音會《浪淘沙》
那些“活著的”遺產
在這里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演”首場演出引來了人們的陣陣掌聲。最后一個節目是羌族多聲部民歌——《薩朗》。歡快的曲調、流暢的節奏調動起了全場觀眾的熱情,也把整臺演出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薩朗”,羌語意為“唱起來,搖起來”,為自娛性舞蹈。羌族人在跳“薩朗”時,手牽著手圍成圈,一人領跳一人收尾,便可舞蹈起來,時而輕快熱烈,時而舒緩如流水。羌族舞蹈最大的特點就是腳步的變換和扭腰的弧度。通過這種獨特的舞蹈語言,甚至可以推測:羌族舞蹈是由古羌人騎馬作戰時的動作演變過來的。
觀眾在陶醉于這精彩的歌舞的時候,可能并沒有意識到,在這原生態的唱腔背后,還有著更深的意蘊。無論是圍著火塘和場院跳起歡快的“薩朗”,或是古樸沉穩的“席步蹴”,羌族同胞豐富的精神世界即深刻地體現在他們的民族音樂舞蹈中,他們的多聲部民歌“尼沙”更是改寫了我國沒有多聲部、沒有和聲音樂和復調音樂的歷史。
薩朗、羌笛、刺繡,這些羌族文化的瑰寶深刻地揭示了羌人由來已久的認知天地的觀念、他們的精神傳統、他們的習俗與審美。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北川等羌族聚居區受到嚴重破壞。與此同時,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設施和有關資料也遭受嚴重損失,震后,國家迅速在該地區建立了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
馮驥才先生曾說過:我們要保護的是羌文化的原真性和整體性,它必須是一個有靈魂的、有精神的、有生命的文化,而不是一個文化軀殼。這條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而這個晚上,在這個多民族和諧多元、活力四射的舞臺上,我們看到了那活著的民族情感和演進中的精神歷史。
作為一種鮮活的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仍然散發著獨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傳承文化、推動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文化創新的基礎和源泉。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與責任。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56個民族同胞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中華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不但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生活經驗和審美趣味,而且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其中,具有鮮明的少數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體現著少數民族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像一道道燦爛的光芒,映射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
這場名為“多彩民族”的大型專場演出只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演”中的一場。調演活動匯聚了全國20個省(自治區、市),20余個少數民族,近20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近2000名少數民族同胞,向廣大民眾盡顯少數民族獨具韻味的“非遺”風情。
這一系列蘊含著各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不但反映了各少數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彰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凡魅力,而且為廣大民眾共享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提供一個鑒賞、交流、吸納的平臺。很多觀眾在觀看演出后,紛紛表示希望今后能夠經常看到這樣的高水平的演出,不僅陶冶了情操,豐富了文化知識,還深切地認識到各民族大團結的意義,今后一定要攜起手來共同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