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
《芙蓉錦雞圖》是宋徽宗趙佶所畫,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我國經典傳世名畫之一。此畫作曾是宋以后歷代皇帝珍愛的藏品,畫上的收藏印有“萬歷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顯示該畫的巨大價值。這幅畫,通過剎那間的動態,把花、鳥、蝶三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富有生活情趣的意境。設色富麗而典雅,整個畫面,充滿了秋色中一派盎然的生機。在這幅畫的右上方,宋徽宗趙佶以瘦金體題“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鹥”,右下書款“宣和殿御制并書”,并書草押書“天下一人”。宋徽宗的書法筆畫細瘦而遒勁,被特稱為“瘦金書”,他的花鳥畫技法,稱為“工筆院體畫”,他的詩、書、畫,在一張作品中顯得非常和諧,獨具風格。
宋人畫群魚戲藻圖(故宮博物館藏)
《莊子·秋水篇》中有“濠梁觀魚”的著名典故,故“魚樂圖”成為中國繪畫的傳統題材。“魚”又諧“余”之音,有祝頌豐穰之吉祥寓意。圖中繪小魚5尾,歡快地游戲于荇藻之間。魚身用沒骨法墨染而成,其光滑、細膩而富于彈性的質感表現得非常充分,線條圓渾流暢;黑脊與白肚之間過渡自然;口、眼、鰭、尾之刻畫逼真而具立體感。魚的游向各異,遠近分明,荇藻輕靈而富于動感,構圖生動活潑,是宋人畫魚的名作。
中國畫中的吉祥諧喻
追求智慧與美好,渴望平安和壽康,可以說是中國人千古流傳的盼望,這種精神,是古老的農業社會發展中長期形成的品格,尤其在藝術表達中,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繪畫就有了許多吉祥的比喻。從今天流傳下來的宋代古畫中,我們已經能看出,那時的人們已經開始用果品來祝頌“三多”(華祝三多:多壽、多福、多男子,相傳是堯巡察,華地人對他的祝愿),畫的是橘子、石榴和桂圓。還有畫牡丹、大桃和臘梅的。到了元、明、清時代,人們開始用更多的方式表現“喜慶吉祥”
丁羲元在《藝術風水》中,詳細描述了中國畫中的吉祥比喻。
一一路榮華(畫一株蘆花、或白鷺,芙蓉花);一帆風順(畫水上一只帆船,順水而下);一路平安(蘆花,鵪鶉);一團和氣(畫仙佛合聚團團圍住)。
二和合二仙(二仙笑口,一持荷花,一持寶盒);雙清(梅花、竹)。
三三友(松、竹、梅,或梅、竹、石),又稱”歲寒三友”;
四四君子(梅蘭竹菊);四時山水(春夏秋冬);四季平安(月季花、鵪鶉、稷即小米之類)。
五五福臨門(蝙蝠五只)或畫鐘馗接福(蝙蝠之類);五倫圖(源出于《詩經》,畫鳳凰、仙鶴、鴛鴦、鹡鸰、黃鸝五種禽鳥,分別表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倫理關系)。也有用花卉來表現的。
六六合同春(畫六只百合、梅花等)。
七七夕乞巧(畫牛郎織女、天孫織錦等神話人物,或畫乞巧圖。)
八八仙過海(畫八仙,各顯神通,過海,延醫消災)。
九思(畫九只鷺鷥,喻有智慧,久思)。
九如(畫九只魚,生機勃發,永久如意。)
這些帶著吉祥祝愿的隱喻在中國畫中隨處可見,幾乎遍及花卉、禽鳥等多個題材,如玉蘭牡丹有著玉堂富貴的寓意,橘子荔枝意味著“大吉大利”,柳枝白馬指的是“春風得意”,水仙竹石表示“群仙祝壽”,畫鷹畫熊的意思是“英雄獨立”,等等,數不勝數。丁羲元還指出,祈求平安、恭喜發財、婚嫁喜慶、四季平安等期盼喜慶的愿望,甚至化入了中國人的一年四季,四季有吉日,月月都有不同的主題。因此,中國畫幾乎帶有多種功能,與俗世的普通中國人生活緊密相連,如丁羲元所說:“中國繪畫,不僅是藝術本身,更在于其中畫道,深刻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是人生哲學和藝術的妙然契合。既熱鬧,又深刻;既高雅,又平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