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
美術館不應淪為展覽館
中國的美術館需要什么呢?除了建筑之外,最重要的是藏品,沒有藏品的美術館只能稱之為展覽館,而有藏品積累、能陳列藏品的博物館才叫藝術博物館。雖然300萬的收藏經費對有些城市來說很高,但沒有硬杠桿就永遠沒有藏品的積累。
現在藝術市場很活躍,民間和海外的收藏力量都來打撈中國藝術品,如果所有的中國藝術品都流入民間和海外,公立美術館囊中羞澀、庫中無物,這就不能真正體現美術館的性質。美術館要有自己的策劃和展覽,不能守株待兔。很長時間以來,美術館最大的問題是基本上淪落為展覽館,照單全收,誰有錢誰就是主人,沒有美術館真正的形象,這是我們需要痛改的問題。
公立館計劃性強,做事情要古板一些,但是通過這幾年的運轉,公立美術館依靠政府支持,獲得了較好的條件,做事大大方方。它要謀求最大量的公眾,而不是特定的公眾。
經過近5年的努力,中國的美術館在專業素質上有了飛躍性的提高。2007年,我們和古根海姆合作舉辦《美國藝術三百年》,我們搞了個“十萬大學生走進中國美術館”項目,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能把10萬大學生請進來,這也是他們非常欽佩的。我們在展覽實施、公共教育和新聞宣傳方面不比他們差,甚至還體現了我們的強項。
但是差距在哪呢?一是硬件的差距。首先是員工數量太少,2008年,中國美術館迎來了106萬名觀眾,這種規模的館在任何一個國家里至少有200個員工,可我們才130個。奧賽館400多個員工,蓬皮杜600多個員工,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1000個員工。我們的編制還是10年前的編制,但是工作量至少翻了5到8翻。二是中國沒有很好的藝術博物館學專業教育。我們的油畫壞了沒人修,不敢修,只能請國外的專家來修。三是我們缺乏展覽策劃人才,藏品經常沉睡在庫房里,拿出來展覽的時候只做一個簡單的題目,缺乏經過文化研究、把藏品點化成有意思的題目。
更重要的不是美術館自身的不夠,而是社會對美術館認識的不夠。我們曾做過大學生群體的調查,問他們到過美術館沒有,他們說去過了,言下之意是把美術館當成景點,到此一游,以后就不用再去了。
兩周前去巴黎,我注意到一個新的動向,法國的博物館現在都掛起了一個牌子“17—26”,什么意思,一打聽,原來法國博物館的最新規定,免費開放到了這個年齡段。這是法國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和試行最后提出來的,法國政府注意到要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水平,向他們開放藝術類的博物館。不要以為西方博物館已經很完備了,他們也在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中國美術館過去只是為畫家服務,沒有為公眾著想。所以畫展開幕之日,也就是畫展結束之時。不做宣傳,也不搞公共服務,公眾不知道我們做了什么。現在,我們從以服務藝術家為中心逐漸轉為以服務公眾為中心,在公共教育花費上,我們從來不含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