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日,在關山月美術館報告廳中,《美術》雜志主編尚輝博士在第二十九期四方沙龍給大家有趣地講解《當代藝術品的鑒賞和投資》。
在當今社會,藝術生產者與藝術消費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日常生活中數碼相機、DV和拍照手機就可以讓普通人完成一個畫家的宿愿、一個導演的夢想、一個藝術家的名利。從而可見當代藝術已疏離了人文塑造的技藝,而把具象、實物和現場作為圖像的人文觀念?!叭巳硕际撬囆g家”,是當代藝術對藝術家作為社會文化貴族身份的消解。人們同藝術品的關系變得如此密切,藝術品也越來越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不過,當代藝術品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并不一致,藝術品市場運作還不健康。過去藝術品的社會價值通常不是通過市場而是通過展覽及學術期刊等途徑實現的。但近幾年來,藝術品市場空前繁榮,藝術品的經濟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以2003年至2004年為例,中國較大城市的10個拍賣公司把中國藝術品都拍得所剩無幾,這在歐美發達國家也是不可能出現的狀況。在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價現象中,出現了一些讓人費解的狀況:個別當代畫家的作品價格超過了古代畫家作品的價格,活著的畫家作品價格超過已逝畫家的。在拍賣場中有些“假拍”——買家實際上就是賣家,這種市場表現并不正常。這是藝術品市場的鏈環出了問題。
?
藝術經濟價值實現的鏈環
藝術經紀人——畫廊——拍賣——收藏顧客(藝術品投資商)
藝術品的初次投資
藝術品社會價值的實現和推廣
藝評家、鑒定家、策展人、美術館、公共媒體,通過藝術經濟人,將藝術品位經濟價值的實現:
收藏客戶————畫廊銷售————拍賣銷售
藝術投資商————收藏客戶————收藏客戶
策展人:以學術性為主
經濟人:市場與學術連接
社會效應——經濟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