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有理想有激情的年輕畫家,他們渴望自己的作品不隨波逐流、不被市場束縛,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個真正平等和自由的創作群落,可是他們經常囊中羞澀,經常為考慮到底是租4元/平方米還是15元/平方米的畫室而頭疼……記者昨日獲悉,一個民間發起的組建 “成都80后畫家村”的計劃從去年籌備至今,由于面臨場地難尋和資金困難等問題,不得不暫時擱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種“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注定失敗。
現狀
“畫家村”影子都沒有
去年春天,川師大美術學院版畫系大四學生祝二威和成都獨立畫家湯宇致力于組建西部地區第一個“80后畫家村”。祝二威出生于1984年,湯宇是1982年生人,一直以來,他們致力尋找一批和自己同齡的年輕畫家,大家住在一個地方交流和創作。在招募啟事中,他們雄心勃勃地將“80后畫家村”和北京宋莊、重慶501等藝術中心相提并論,為了招兵買馬,祝二威還赴重慶招募,此事去年在本土美術圈曾一度頗受關注。
時過一年,這個規劃中的草根藝術群落究竟怎么樣了?昨日,記者聯系到畫家湯宇,他嘆了口氣說:“哎,別提了,這事基本上算暫時停了下來,因為我們面臨的困難太多了。”隨后,祝二威也向記者透露,“畫家村”雖然已經招到了20多個畫家,但這些“村民”基本上還是處于散兵游勇狀態,現在并沒有一個“村”能安頓這幫滿腹激情的理想主義者。
困局
20個“村民”無家可歸
祝二威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最大的困難有三個:一是組織太松散。我們都很喜歡自由,整個村沒有規章和制度,雖然經常在酒吧和工作室開會討論畫家村今后的路該怎么走,但大家意見有時很難統一;第二,場地不合適。其實我們要求很簡單,就在成都市郊找一片地方,能租給我們每個畫家人均100平方米的畫室就行了,可是好的地方租金往往太貴(15元/平方米),便宜的(4元/平方米)又太差,我也考察過很多廢棄廠房,但那里往往不安全,而且采光差;第三,資金窘迫。加入的畫家往往剛畢業或仍在讀書,每個月只有千元左右的生活費,而且很少人能賣出自己的畫。”
理想
和前輩們“劃清界限”
作為藝術重鎮的成都目前有藍頂、北村等有名的藝術家群落,可祝二威他們并不想在那里去尋找自己的理想。他說:“藍頂的畫室雖然很便宜,但那里成名畫家太多;北村租金太貴,而且要受川音美院管轄,不自由,我們不喜歡寄人籬下的感覺。”他說:“我們80后的畫家和前輩都不一樣,60后和70后的畫家作品大多反映社會,而我們的作品往往表達獨立的個體,因為我們受網絡時代的影響太大。”他還表示,“80后畫家村”就是要和北京798這樣的模式化藝術群落有根本區別,“那個地方其實是藝術工廠,那里畫廊和畫商很多,畫家在那扎堆只是為了迎合市場,而我們建村就是要獨立,尋找精神上的滿足,大家一起創造不隨波逐流的繪畫氛圍。”祝二威甚至引用了成都著名油畫家周春芽說過的一句話:“群體策略對社會有很大影響。”
業內聲音
陳默:他們應該拋棄幻想
祝二威表示,老師們都對他們的想法大力支持,甚至也有商家曾表示要贊助他們,可“80后畫家村”的計劃為何只原地踏步呢?成都美術評論家陳默認為,這批80后畫家雖然理想遠大,但落在實處并沒有吃苦精神,團隊協作力也不強,他們自認為年輕就是本錢。“他們應該拋棄幻想,變得務實,多學習前輩畫家的經驗,同輩之間的交流只是引起弱勢共振,并不能真正強大。他們還應該多隱忍,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謂的‘獨立’,‘獨’的沒有根據,‘立’也自然沒了可能。”陳默對這些“80后畫家”提出了自己的忠告。
周春芽:很想會會這幫年輕人
2003年前后,周春芽等人在成都簇橋租下一片廠房作為畫室,由于廠房屋頂是藍色,之后這個名為藍頂的藝術家聚集地成了成都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標志。昨日,周春芽在聽說了祝二威等人“80后畫家村”舉步維艱的事情后非常感慨,他說:“他們騎著破自行車四處找廢棄廠房的情形讓我想起當年我開著破車找到藍頂的那段時光,我們當時可能更困難,要做成這個事情肯定要付出很大努力,這說明他們做得還不夠。”他表示,藝術家聚在一起交流是好事,“我很想在有空的時候會會這幫年輕人,跟他們講講我在這方面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