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色彩及其表達轉換——談李洋繪畫的理性意識
孫金韜/文
李洋的繪畫用線流暢而有變化,人物造型非常生動,他的作品源于生活,不拘于生活,畫面色彩鮮明,極富想象力,正如他的性格,開朗,智慧而充滿靈氣。一直以來,李洋的創作似乎都在理性地審視的,其學術關注點在我們看來直指中國傳統繪畫中帶有本質意味的矛盾性,無論是其作品中的大片色彩還是蒙龍中若隱若現的線,以及經常與作品相伴的自然物象,應該說都昭示著李洋作為一名高點審視者。一名學院出身,立身的畫家追求的衡定性和理性,也昭示出畫家在心定氣閑的沉著中遠思的深刻。
李洋的作品極富個性和精神性的色彩構成,其作品看似隨意實則著力的色彩無疑是李洋特有的視覺語言,其中潛藏著作者很高的繪畫智慧。在這種智慧的趨動下,作者的創造性得到了極大的釋放,而在創造的心態下完成的創作無疑最符合藝術的本質規律。
眾所周知,藝術的本質決定著藝術是要傳達出創作者的情緒思想的.如果沒任何表達的欲望,作為藝術將走向衰亡。作為藝術家將走向枯萎,強調繪畫的主體性是每個畫家所共同面臨的責任。創作的重心必然由表達什么轉到了怎么表達上。
我們高興地看到李洋的作品成功的完成了繪畫語言本身的內容物質化轉換的目標,他的色彩抽象性就是他的哲思,人文關懷等內容的實現,
我們有理由說:李洋的藝術就是他的思想,他的語言就是他的內心,這里無論哪種因素都是有機的,整體的,統一的。我們有理由對李洋的作品的學術價值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對他寄予更高的期望。
特別聲明:本稿件未經藝術中國網站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