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 我們搞音樂》劇照
5月初,當內地音樂廠牌“十三月”的老總盧中強把“告別音樂圈”的發布會現場布置成靈堂,宣告投身話劇界之時,便注定了作為試驗品的搖滾話劇《那一夜我們搞音樂》的受關注程度。這是一場舞臺演出,不過更多人尤其是音樂圈里的人,更愿意將其稱作“文化事件”,不僅因為它生得悲壯,更因為它昭示著一個行業的惶恐與無奈。
荒誕、搞笑、充滿反諷,中國首部搖滾話劇《那一夜我們搞音樂》昨晚在解放軍歌劇院首演。用一位觀眾的話說:“音樂圈那點兒事,全被抖摟出來了!”
該劇模擬的是一次音樂頒獎禮的彩排現場,本來計劃周密的頒獎禮被各種意外事件攪亂,比如明星耍大牌缺席,經紀公司要求預先確保獲獎,著名歌手現場假唱,設備出現故障……此外,口水歌大行其道,選秀大肆泛濫,有才華的音樂人得不到認可等種種行業怪現狀也被戲謔著展現出來,讓人忍俊不禁,卻又隱隱感到一絲悲涼。
正如出品方事先所言:如有雷同絕非巧合,敬請對號入座。
演員中除了9位專業舞臺劇演員外,其余均為“十三月”旗下歌手及樂隊——秋野、萬曉利、謝天笑、蘇陽、川子、馬條、山人樂隊等。這些歌手和樂手幾乎沒有接觸過話劇,但他們的表演充滿張力,散發出獨特的氣質。之前參加排練的搖滾歌手張楚本來要在劇中客串飾演一位主辦方以為不會來領獎的獲獎歌手,不過昨晚他并未亮相,據了解他將參加6月19日晚的演出。
客觀講,整場演出在舞臺調度、節奏掌控、非職業演員的表演上還存在一些不足,使得某些段落看起來比較業余。不過觀眾們對演出和演員表現出了很大熱情,尤其是當秋野、萬曉利、謝天笑、蘇陽等人在舞臺一角唱起各自的代表作時,臺下觀眾更是情緒高漲,有的還在跟唱。
各色人等魚龍混雜,使得整場演出猶如一場“鬧劇”。不過,撕開光怪陸離的外衣,內里的軀體卻彰顯著一種凝重——一群尚有激情的音樂人發自內心的對音樂的熱愛與尊重,同時也是對一個被暮氣籠罩的行業的鞭撻與自省。
演出結尾意味深長:川子席地而坐,彈著吉他吟唱《無所謂》,而他身旁的一只狗也伴著主人發出“歌唱”之聲。川子一遍遍唱著“無所謂”,但其實他內心更愿意發出另一種聲音,正如大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快來拯救中國流行音樂!RJ197
盧中強
換個方式討飯吃
“我們最初的動機很簡單,也很樸素,公司、歌手、樂隊還有我,都要生存。我們其實就是想換個方式討飯吃。”盧中強說。成立于2006年的“十三月”唱片公司曾經推出過很多獨立音樂人,3年間共簽下萬曉利、謝天笑、蘇陽、山人、子曰、馬條等7支樂隊,發行7張專輯,為內地原創音樂留下重要一筆。不過,理想的光輝似乎并不能延長苦苦的支撐,隨著內地流行音樂環境日益惡化,“十三月”最終難以維繼。
就在兩個月前,“十三月”旗下歌手馬條和樂隊帶著剛剛發行的新專輯《馬條》去各地巡演,入不敷出,最終打電話向公司支了一點錢用作返京路費。而事實上,這張由老狼、龍隆操刀的專輯,是“十三月”所有唱片中口碑最好的,也最受業界認可和好評。
此事加劇了盧中強對流行音樂產業的絕望。這個行業還存在嗎?他時常發出這樣的疑問。“隨著唱片環境的變化,彩鈴、MP3下載等數字音樂成為主要贏利點,與音樂無關的新的渠道公司介入。他們對音樂制作的精良與否、唱得好壞都不看重,看重的是如何最快、最大限度地賺到錢。對內地流行、民謠、搖滾等原創音樂的扶植不在他們的計劃中。不是我們不做音樂,也不是沒有做出來好音樂,而是因為渠道的開關被別人關閉了。”
《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么糟》是萬曉利一首歌的名字,盧中強將其改為“這一切比想象的還要糟”來形容眼前困境。
去年11月,盧中強等人開始另謀出路。《那一夜我們搞音樂》導演邵澤輝說,他們最初的設想是希望通過一條劇情線索,把“十三月”旗下樂隊的作品串聯起來、展示出來,其實質還是更接近于一場演唱會。后來,他們發現這條線索本身更有意思,于是開始豐富它,同時加重戲劇表演的分量。如今最終的呈現,是戲劇和音樂并重。
排練開始于今年5月8日,排練場地就是“十三月”公司里的一間空房。所有演員都是以百分百熱情投入其中,一邊修改、完善劇本,一邊進行排練。用邵澤輝的話說,整個過程就像玩似的,輕松、愉快而充實。演員中,子曰樂隊主唱秋野是大家的榜樣,導演給他的評價是“已夠得上中級專業演員水平”。秋野本人更是自得其樂,每天都會端杯茶準時出現在排練現場。
除專業演員以及戲份較重的秋野之外,公司付給其余歌手和樂隊成員的演出報酬是每場300元,張楚則是零報酬友情客串。“別小看這300元,對他們中很多人來說其實挺重要的。”盧中強說。他知道,大家并非沖著這300元而來,不過他還是希望盡力使大家“有點收入”,這也是他做《那一夜我們搞音樂》的初衷。“下月我們還要去青島演出,今后繼續巡演下去。我跟他們說,別再接酒吧演出之類的活兒了,整天苦哈哈的;跟著這出話劇去巡演,好吃好喝,還能坐飛機,住三星級賓館……”
《那一夜我們搞音樂》票房還算理想——北京首輪4場演出平均預售票房已過六成。此外,解放軍歌劇院主動提出的票房分成合作模式,也使該劇在票房方面壓力不太大。盧中強只是寄希望于口碑傳播能使接下來的3場演出票房再往上拔一拔。
接下來,“十三月”還有3部話劇要做。“如果有一天我們通過話劇賺大錢了,還是會貼到音樂上來,這也算是曲線救國吧!”4歲開始學音樂的盧中強,內心最難以割舍的還是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