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就是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圖/本刊記者姜曉明
迷笛音樂節承載著更多的是年輕人的躁動 圖/本刊記者姜曉明
搖滾是“身體的”,與搖滾樂最初的靈魂——節奏布魯斯重視即興、現場、自由、抒發個人悲苦的特性一致。對聽眾而言,重要的不是傾聽,而是觀看:樂手的服飾、演唱、演奏風格、動作、表情、爆發程度等。在暴烈的噪音轟炸中,人們跳、尖叫、揮舞雙手,無比激動、狂喜。這些互動的動作無疑是有巨大感染力的
本刊記者 吳虹飛 實習記者張瑩瑩
1971年,中國搖滾圈年齡最大的“老哥”王昕波開始從磚頭錄音機里聽Beatles。1980年,老哥與萬星、李世超、馬曉藝一起,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組成“萬里馬王”樂隊,開國內樂隊先河。
上世紀80年代,不止一個年輕人聽到了這種令人興奮的音樂。一名精神護理專業的年輕人也聽到了“威猛”的歌,他 “光剩下激動了”。后來,他開始了唱歌兼跳霹靂舞的“走穴”生涯。這個人叫竇唯。
后來,老哥租下北展劇場的場地,就眼看著20多歲的崔健、張楚、丁武等人在場子里晃悠。作為無線電的發燒友和錄音師,他錄制了唐朝、黑豹、崔健的第一張專輯。因為在圈子里年齡最大,他被尊稱為“老哥”。
早期的中國樂隊基本上都從copy而來,而且往往是流行的路子。比如包括崔健、劉元等人在內的“七合板”樂隊,在專輯封面上,7個穿白襯衫系黑領結套黑西裝的年輕人露出了宛如Beatles般紳士的微笑。
這是1984年,幾乎同時成立的還有“不倒翁”樂隊。成員有臧天朔、丁武、王迪、王勇、孫國慶、秦齊、李季、嚴鋼、李力。主要唱日本歌。1987年,“黑豹”樂隊成立。
1986年5月9日,北京工人體育館,“世界和平年”首屆百名歌星演唱會。崔健挽著一高一低的褲腳上臺,開唱《一無所有》。這首歌唱完,臺下的領導已經溜走了大半。東方歌舞團團長王昆后來在一次采訪里說,當時這些領導,都很害怕擔責任,所以都走了。
這被視為中國搖滾第一次公開露面,崔健也在此后被定義為“中國搖滾教父”。許多年后回憶起這一切,他覺得不足以承擔“歷史的里程碑”,認為自己不過是唱了一首“主流的情歌”,一首類似于“讓世界充滿愛”的不折不扣的流行歌。
“后來我還說呢,這小子行。”老哥說。那時節,崔健還在做Copy,翻唱美國民謠,對什么是搖滾完全懵懂。“那時候都不行,都太差,當時就他有自己的東西。”
令人追憶的90年代
1990年,臺灣滾石旗下魔巖唱片進駐內地,恭逢盛世,先后簽下唐朝、張楚、竇唯,何勇則“拿著兩把斧頭”去找已經簽約的大地唱片老板劉卓輝,轉而投奔魔巖。
張培仁帶來了臺灣流行音樂較為完整的包裝及推廣體系,他策劃的唐朝第一張專輯《夢回唐朝》首發10萬,其文案簡練有力,蠱動人心。
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1993年,迷笛音樂設備公司投資創辦迷笛學校,沒有受到任何阻力。1994年,首都經貿大學年輕的畢業生張帆開始擔任迷笛學校校長。當時的迷笛只是一個音樂器材公司的附屬,辦的是3個月的短期班,學生100來人。在他的經營下,迷笛學校雖然數次搬遷,甚至遠到了香山郊外,卻為外地進京的搖滾青年們提供了暫時的落腳點。不少地下樂隊的樂手,如舌頭的吉他手朱小龍,幸福大街的鼓手田坤,木馬的主唱謝強,以及搖滾歌手謝天笑,在1994-1997年都有一段迷笛“求學”的經歷。
有了充裕的資金,相對完善的商業機制,以及激情澎湃的后備力量,魔巖的鼎盛制造了中國搖滾樂的鼎盛。1994年12月17日。“魔巖三杰”竇唯、張楚、何勇以及作為嘉賓的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演唱會。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和近萬名觀眾,甚至保安,都陷入了不可思議的狂熱狀態,他們不敢相信,大陸也有著如此時髦和前衛的搖滾樂。
張培仁說,“我在北京做搖滾樂的時候是我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間,這些快樂別人是不能想象的,而那時是我這輩子掙錢最少的時候。90年代是我們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理想主義的10年,太有機會先創造文藝復興了。”
文藝并沒有復興,張培仁很快退出了國內市場。而許多年后,他給已經患了精神分裂癥的何勇寫了一封信,描述他所從事的事業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竇唯認為,“所謂‘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張培仁他們煽動中國搖滾是有他商業的考慮,賺錢,回去做他們自己。”性格頗為自閉的竇唯厭惡搖滾的煽動性,和激進的崔健相反,他身體力行地進入了更為自我的音樂世界,不肯開口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