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當代藝術進入到以后現代主義和消費主義為主要特征的時期。新生代,就是在那個轉折時刻出現的重要藝術概念。由新生代引領的當代藝術潮流主導了至今20多年的藝術方向,而今,多年穩定的格局隱隱生變,新的藝術代際——后生代正在崛起。
作為一個藝術批評概念,“新生代”形成于上世紀90年代初那個突然寂寞下來的真空中,用來評述當時一批生于60年代而在1990年前后的繪畫創作中嶄露頭角的學院青年藝術家,后來被人們更廣泛地用在音樂及其他類似的新文化現象的評述。新生代與出生于四五十年代的“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 “中生代”不同,他們不安于“大集體”的偽公共生活現狀,而是在個體的認同中享受后工業文明的快餐,汲取后現代文化元素。他們創作的繪畫形象遠離宏大敘事的偉岸形象,以無聊、頹廢的表情和行為自得其樂。那種良好的個人感覺極大地弱化了80年代的理想主義,迎合了這個實用主義的消費時代。從新生代藝術建構起的當代藝術方向,在市場的推動下漸漸成熟,代表了藝術獨立追求的某種高度,但是這也意味著越來越程式化的當代藝術需要新的轉向。
后生代藝術家在新的藝術認知中逐漸崛起,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特別的態勢。
后生代藝術家大多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對于先他們出道的新生代藝術家來說,是一代“后生”新人。他們成長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幾乎沒有新生代所經歷的動蕩和艱辛,直接而完整地受到良好的系統學院藝術教育。他們的童年中幾乎已無“衣食之憂”,他們成長在一個理想主義的年代。在思想相對自由的社會環境中,后生代更樂于構筑“自我”的新天地。他們駕駛“網絡”快車奔馳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當今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新世紀之初,他們已經站在了社會的主體位置,現代化最新成果的最先享用者自然又是他們。他們不僅在現代物質生活上敢于超前消費,營造充滿色彩和活力的生活,而且在精神指向上遠離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后生代沒有太多歷史的負累,但并不是沒有思想的一代。他們既沒有前人生活甘苦的切膚之感,也沒有像后來的更年輕藝術家那樣過早把自己的藝術觀拋入市場。他們喜歡真實而透明地生活,自由自在地讀書、繪畫,平心靜氣地思考、創作,從多元的當代文化語境中尋找適合個人的表現方式。在新時期寬泛的文化視野、豐富的藝術形態里,他們追求的目標更具體、更真實。他們的真誠,不僅是作畫,更是做人。就如他們特別討厭“假唱”,哪怕嗓音沙啞、電聲刺耳,但只要是自然自在,自我原創,就是他們最喜歡、最稱道的。因為他們是后生代——非虛偽的一代。
因此在藝術觀念上,后生代既不同于先前新生代的玩世、調侃,也不同于后來“卡通一代”的另類、玩酷。后生代藝術家更看重自然的生活狀態,追求純粹的藝術。他們在生活和藝術中,尋找純粹,感受快樂,還原現實生活的本真。他們描繪生活中的細節觸動,在喧囂和繁華中尋找靜謐的世界。
新生代創造的藝術光環正在褪去,玩世的態度已經不再適于這個需要質疑的時代。新的創造精神呼喚后來者的主動實踐,理想和自信需要重新回到藝術的本體邏輯中。
后生代藝術家適時而生,順應了時代的需求,正在創造由他們的藝術觀主宰的新經典藝術。正是如此的藝術理念召喚后生代新寫實領軍畫家集結為新方陣。這一以70后青年藝術家為主體的新寫實藝術家群體也有少量60年代末“老將”和個別80后佼佼者。后生代新寫實藝術家群體的崛起,昭示著中國后寫實畫派日趨成為當代中國新的藝術風景線。“后生代寫實畫派”的藝術家正是在承襲和突破新生代寫實畫派成功經驗之后,融匯和張揚觀念寫實和再現寫實的創作理念步入后現代寫實藝術語境。“后生代寫實畫派”的藝術家多是70后;他們的創作理念是“將具象寫實與當代觀念有機融合,致力于重構傳統寫實繪畫的語言方式與圖像屬性”。在他們作品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不僅傳承了靳尚誼、楊飛云等新中國第一代、第二代寫實畫派領軍人物的“新古典繪畫”傳統精髓,而且還分別吸取著劉小東為代表的“新生代藝術”以及石沖為代表的新表現寫實藝術創新理念。
后寫實畫派在建構新的寫實藝術經典之時,張揚著古典精神,同時觀照正在發生的現實,表述著新的藝術人文語言。他們不僅注重個體存在,更關注理想的實踐,從容、自信、穩健而成熟。他們希圖在個體生存的經驗和希望中實踐價值重建的終極關懷。他們遠離了精神的漂泊無根,在積極拓展藝術視野中展示新的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