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策展人,追本溯源,必會談到其英文詞curator源自博物館的研究員這一概念。但殊不知,無論是在西方還是中國,策展人身份的確立都是從民間,伴隨著市場發展和突破體制局限的需求而興起。
被稱為獨立策展人鼻祖的史澤曼正是1969年辭去了伯爾尼藝術館的館長職位,同年赴紐約策劃出了在策展史上標桿性的展覽“當態度變成形式”,從而掀起了西方的博物館革命,策展人被引進體制,激活了僵化的以館藏為主的博物館變知識生產的空間。
在第八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策展人”獎項初評評選會上,年度藝術策展人評委回憶并梳理了中國策展人的成長之路,一致認同中國當下正經歷著策展人由“江湖”波及“廟堂”的變化。策展人的這股反作用力正在積極影響著中國博物館與美術館的策展現狀。
回憶起最初接觸到策展人這個概念,幾位均有豐富策展經歷的評委至今都歷歷在目。
年度藝術策展人評委組組長賈方舟認為,在中國出現策展身份和形象的可以最早推到由高名潞、栗憲庭等策劃的“89現代藝術大展”。那時展覽海報上根本沒有想到要署名策展人這等“高大上”的名詞,大家不過是由批評家組織起來的籌備班子。
“中國策展人的基因來自批評家。八十年代批評話語是借助刊物呈現出來的,89后,很多擔任主編、編輯的都撤下來了,批評家的話語權沒有了。批評家還要盡他的歷史責任,所以滋生了展覽策劃這個項目,發表刊物可能第一時間被砍掉,但是展覽策劃不會審批。”
賈方舟還記得,舉辦了三天的“當代藝術文獻資料展”,是1991年的時候批評家王林去了十來個城市的藝術家工作室,拍攝了藝術家的作品圖片,搜集到北京,在中國畫研究院做了展,“其實這個展覽就是一本沒有刊號、不需要審查的大刊物”。盡管展覽在今天看來視覺性簡陋,但是仍然有20多位像高居翰、范迪安、王璜生、巫鴻等學者專家參與了研討會,深入探討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與現狀。
年度藝術策展人評委之一、中國美術館策劃研究部主任張晴談到自己也是由批評家被逼成了“策展人”。回憶策劃2000年上海雙年展的經歷,張晴說,“那會兒我們聯系了國外藝術家,對方說把作品運輸過來,我們以為運輸就是藝術家的事了,但他們認為是館方的事情。我和李向陽(上海美術館前執行館長)專門打長途電話,找誰運輸都不知道。等于說從零開始,把你逼到墻角,我們這支隊伍是被工作逼成了一個‘策展人’,逼著你找錢、找運輸,是這樣鍛煉出來的。”
“策展人確實是從民間夾縫里蹦出來的一個詞。”年度藝術策展人評委之一、策展人楊衛認為策展人的出現是時代使然,在座的評委幾乎都經歷了從批評家轉型至策展人身份的過程。
文\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