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本土化,最近幾年開始用得有些熱了。最近有人干脆提出“中國當代藝術本土化”的概念,大家也很以為然,甚至還會認為比照搬有進步。“中國當代藝術本土化”,意思即是把西方的“當代藝術”拿來中國化。
亦即把西方的波普藝術、觀念藝術、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如此等等一些“當代藝術”拿來,填進一些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國政治符號諸如毛澤東、天安門、中山裝,或者文化符號如漢字,如“四大發明”,如中醫中藥等等,則“中國當代藝術”就順利成功,就“本土化”了。所以,“中國當代藝術本土化”從字面上看不費解,從操作上看,也不困難:樣式是西方現成的,內容也是中國現成的,組裝組裝就行了,再回過頭賣給愿出大價錢的西方的“尤倫斯”們,這種方式極像外來零件中國組裝再外銷出口。
“中國當代藝術本土化”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把“當代藝術”當成西方的專用名詞。當代藝術,一如古典藝術、現代藝術一樣,本是一個表明藝術時間段的概念。現在把這個藝術史上繞不過的一個時間段專利化后,對今天的藝術就沒法指稱了。王國維說過,一代有一代的藝術。亦即每一代都有它所在的那個時代的藝術,有它那個時代的當代藝術。現在把“當代藝術”專利特指之后,我們沒法從總體上指稱我們今天這個時段的藝術。這顯然要引起現當代美術史研究上的麻煩。當然,西方“當代藝術”的確有其特指,如果我們一定要在西方特指意義上使用,也不妨以引號加以限定,使之不致搞亂中國當代藝術的格局。但“當代藝術”的使用上,一個社會進化論的背景使其運用更加復雜。
由于我們還在相信社會進化論這種國際史學界早已批判的錯誤理論,按照這種理論,進化序列上靠前的階段總比后面的階段先進,因此我們總據此認為“當代藝術”是一種普世的先進的藝術。中國“當代藝術”家不怕去模仿“拿來”西方之“當代藝術”而無絲毫臉紅,反有一種自己得道真理在握的正義感,就因為有這種錯誤理論撐腰。在這種理論的支撐下,“當代藝術”在中國大行其道,官方也認可,大家也無太多異義,皆因進化論流行。當“當代藝術”徹底壟斷了“當代”,其他藝術就全都成了非 “當代”的“傳統”藝術。而傳統藝術在進化論中早已宿命地是落后藝術的代名詞。這就不僅使用混亂,還有種姓歧視的成分了。
再說“本土化”。即使要把“當代藝術”作中國式轉化,過去一般也不說“本土化”,而說“中國化”或“民族化”。亦如佛教藝術中國化,油畫藝術民族化一樣。但近些年,我們的國際化勢頭太旺,樓盤都取西方名字,弄得樓盤集中區域像個聯合國。而在中國學術界,大家也慎用“中國”,至于“民族”,更是忌諱。——總之,大家既不愿用“中國”,又不敢用“民族”,但意思又得表達,于是“本土”應運而生。但 “本土”太不準確。是一鄉一縣一市一省之本土,還是中國一國之本土,既然有了“中國”,又何必用“本土”!而“民族”,本來更本質。猶太民族連“本土”帶國家全都沒了,但作為文化意義(不是人種意義)的民族散布全世界兩千余年,居然形散而神不散,現在又再復了國。東西德分成兩個本土,卻因民族而再合二為一。皆因民族文化的凝聚力。那么,為什么不直接就用“民族化”呢?不敢!因為我們崇拜“國際”崇拜得太久。一用“民族”,就非“狹隘”不可!
當然,這個命題所以錯誤,根本在于我們不能把自己民族當代藝術的基礎建立在對其他民族藝術的模仿或者轉化上。民族的當代藝術只能以自己的傳統作基礎,立足于民族當代生活的自主創造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