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克揚
2010威尼斯建筑雙年展改變了我在2010年上半年的生活,很多工作的安排不得不圍繞這件事展開。但是我的專業訓練并不是藝術策展,只是碰巧具備了外展策展人所需要的一般知識結構(專業視野,實踐能力和國際經驗)而已。自從威尼斯雙年展后,我的身份一度變成XX策展人,也常有稿約和設計邀請,但是我最終感到自己并不是十分擅長在“圈內”扮演的“領銜”和“組織”角色。
我的工作簡而言之是從個體出發,以建筑訓練為方法論,以藝術家的感性面對“具體”的問題,以學者的思考深度為工作的目標。雖然不拘泥專業邊界(我的工作室做過各種各樣的設計,包括室內、展覽設計、景觀、甚至書裝),但是最終的目的并不在于宏大現實中的“完成”,對我而言,“藝術”或“建筑”都是大文化情境下的個人追求,后者不能脫離前者而存在,但把兩者完全等同也是非常使人困擾的。
為什么曾經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的很多藝術家現在成了時下最紅的藝術家,例如:張曉剛、方力鈞、蔡國強等等,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很簡單,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嘗鮮時會帶來轟動效應。但是時間長了人們對它的感受會逐漸遲鈍,這并不是展事本身的質量問題,而是當代藝術“唯一”“求變”,“先鋒”“前沿”的神話不可能日久彌新,藝術家畢竟都是人,觀眾也都是人。
威尼斯其實是個非常秀氣局促的小城,只是環繞它的大海改變了它的格局和氣象,風濤變幻之中,我們這來自大陸的子民難免會感到不適應不習慣,但這差異性帶來的震撼最終也許是件好事,走出國門最主要的不是表達我們是什么想要什么,而是理解世界如何看待我們。
曾經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作品的市場價格一路飆升,之后參加的藝術家仍應當以平常心來看待這個光環,因為其一,對于那些“身臨其境”的參觀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主要是歐洲人)而言,雙年展首先是個具有旅游價值的嘉年華會,是當地政府振興城市面貌的舉措之一(和當今中國的藝術展熱潮類似),是城市和藝術的“現場”構成了消費的前提──如果帶著這樣的平常心去理解藝術展的商業面貌倒也無可厚非;其二,威尼斯雙年展似乎并不當然是國家主導的藝術展事,個人的和商業機構的參與本來也很重要,但商業活動在近年的雙年展中逐漸占據著越來越大的份額,以至于全球藝術經營的影響無處不在,我以為這樣的變化利弊參半,畢竟商業對于藝術而言是第二位的。(作者系2010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策展人,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