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于2024年11月16日至12月7日推出中國攝影師尹超的攝影藝術對話展——“游目”。展覽主題“游目”既指視線的游移和探索,又與中文“游牧”諧音,象征著藝術在時間與空間中的自由游走和文化間的對話。這場展覽通過影像、雕塑、非遺體驗等多元形式,帶領觀眾穿越不同文化時空,探討中法兩國藝術家對“流動性”與“空間”的獨特理解。
“游目”的概念源于中國古典文人畫中的“臥游”,即精神上的游歷。南朝文人曾炳在“臥游”中提到,“神之所暢,孰有先焉。”意指觀畫之時,精神已游歷到山川理想之地,超越了現實的方向和距離。法國哲學家德勒茲也提出了“游牧”式哲學,強調藝術和哲學應擺脫固有規則,處于一種“平滑空間”中,以實現無邊無界的流動和創新。展覽的兩位藝術家正是以此為出發點,在各自的創作中探索“游牧”的精神內核,構筑出一個跨越文化邊界的自由空間。
作為中國時尚攝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尹超在時尚文化與傳統文化相互交織的場景中,以敏銳的視角觀察、記錄與思考著文化間的碰撞與融合。他將鏡頭對準了不同地域和代際間的面孔。在這些面孔中,將即將消逝的信仰、傳統、習慣等元素一并保留。尹超用影像塑造了一個“游目”的空間,不僅僅依賴特定的地理與傳統因素來將影像歸檔,更通過捕捉瞬間情緒和即時狀態,來傳遞散落在這片大地各個角落的現代中國人的生活脈絡。尹超表示:“我的攝影不僅是記錄,還希望在這些轉瞬即逝的瞬間中,留住不斷變化的中國。”尹超的作品展示了當代的文化交織與延續,將觀者帶入一個不斷浮現與更新的中國人形象,使攝影具有了跨越時間、空間的厚度與永恒感。
相較之下,法國藝術家尼科·德拉法耶(Niko De La Faye)則采用“探險”式視角,去探索并呈現他在中國生活中發現的文化獨特性。此次展覽展示了他創作的系列作品《一塊石頭》(A Stone),該系列靈感源自云南旅行中的一次偶然發現——一塊天然奇石。德拉法耶將這塊石頭的影像以3D打印和雕塑技術再現,讓石頭超越原有地理空間,在觀眾面前再度生成。這一創作不僅是人類科技對自然的重構,更象征了中法文化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深層探索。除了攝影與雕塑作品外,展覽還特別展示了一系列中國非遺作品。這些物件模糊了時間和功能的界限,反映了歷史傳承與當下生活的交融,成為中國人最真實的文化記憶縮影,向觀眾呈現出一種超越時間的文明力量。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雙人展“游目”不僅展示了中法兩國藝術家的創作成果,更是通過兩國藝術家對中國文化的不同解讀,大膽突破靜態敘事的傳統框架,進行的一次跨文化的深度對話。旨在帶領觀眾通過不斷流轉的時間與空間線索,探訪充滿活力的中國傳統文化景象,觸及精神層面的共鳴與多元文化的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