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由浙江傳媒學院和蘇州寒山美術館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項目”——《以土為源——當代視覺藝術生態作品展》在寒山美術館開幕。
人類的文明誕生自土地。在歷史長河中,土壤的自然環境與人類的社會生態一直處于共生平衡的關系。展覽旨在通過土壤材料、土地資源、生態維護、植物環境等視角導入“人類世”主題創作,探索土壤在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生態中的雙重角色,揭示人類文明依賴土地的意義。此次展覽匯集超過50位藝術家,120余件多元媒介的藝術實踐,發起一場人與自然之間的對話。
開幕現場
開幕式現場,本次項目負責人、浙江傳媒學院教師陳熹首先發言:“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以土為源——當代視覺藝術生態展’巡展項目籌備歷時數月,首站蘇州站,在浙江傳媒學院、寒山美術館及中國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蘇州高新文旅集團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落地。展覽通過展現多元維度視角觀察土壤,以土壤為素材進行創作,聚焦土地與自然生態環境、文化與人文的生態價值。發掘當代視覺藝術和生態話題的內在聯系,充分發揮藝術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并系統性地歸納整理其重要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以‘土壤’為母題,‘生態文明發展’和‘鄉土文化內涵’為抓手,促進土壤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鄉村的良性生態發展。作為‘一噸計劃’創始人,也把多年可持續的綠色理念融入展覽之中。
項目負責人 陳熹
人類文明從土壤中誕生,本項目秉持著將土壤藝術多元生態和民族國家的現代化發展使命相結合,努力促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p>
寒山美術館館長 布達
隨即,由聯合主辦方——寒山美術館館長及項目策展人之一的布達就其如何帶領館方團隊從內容策劃、技術執行和項目管理的工作角度進行分享。他表示:“寒山美術館一直努力給大家帶來一些比較跨學科、多元的展覽項目。這個項目和我們館的定位非常契合,從去年四月至今歷時數月終于呈現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在展覽中吸取藝術與科普的養份。”
藝術家 宋陳
藝術家宋陳作為藝術家代表呼吁更多人來關注土壤生態,共同擁抱和呵護大地:“萬物源于泥土,并最終將再次化為泥土,這喚醒了我對泥土的無限敬意。今天我們當代化的生活痕跡,正以驚人的速度重構著腳下這片土地; 我們所帶來的正面或是負面的能量,決定了土地的現狀以及土地將對待我們的方式;回溯歷史,我們古老農耕文明的祖先一直有對土地崇拜的深厚文化。但是如今濫用土壤的人類歷史,其命運又會是怎樣的,這是值得引發我們深思的;土地之上文明生滅交替著,相信今天我們對土地的崇敬之意對未來的后人會有更重要的意義?!?/p>
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后,館內組織了一場以“土壤生態學與藝術的融合:共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為主題的研討會。藝術家、土壤生態學家、環境科學家、教育工作者等來自不同行業的人群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藝術對傳播土壤科學知識和提升公眾土壤保護意識的獨特優勢,并就跨學科合作中科學家和藝術家面對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探索。在思維的碰撞中,觀眾們進一步領會土壤的不同性質為藝術本身帶來的靈感與生命,感受藝術對沉重的土壤資源利用與保護問題生動具體的轉化。
浙江傳媒學院設計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康修機
論壇上浙江傳媒學院設計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康修機院長談到:“我覺得此次展覽在普及科學的同時又普及了藝術。在看藝術作品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的科技在支撐它,整個展覽是以多維展示的方式展示,從傳統的繪畫到現代的一些交互,包括我們還看到了一些最新科技粒子系統的應用,這是一個多元的展覽,讓我們可以領悟到土壤藝術的博大精深?!?/p>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專家郭志英先生致辭
“中國土壤這些年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遇到了很多的問題,這不僅僅是農業部、科技部這些部委組織科研力量開發和研發一些新機制,更多的是需要公眾。我們做的努力就是下鄉科普,去講土壤要減肥,要休耕,要合理輪種這樣一些措施,這也只是發動了一小部分人。然而這次通過藝術的方式,很快地可以尋找到新的技術、理念的實施。并且直接能讓公眾理解,這是一個非??於疫€挺美的方式。”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專家郭志英先生對于此次展覽合作表示了驚喜。
展覽現場
展覽以生態藝術為切入點,從四個單元多角度探討土壤與生態、藝術與文化之深層關聯,通過繪畫、雕塑、裝置、數字影像等形式,呈現自然的生機與美感,表達對土地的敬意與對生態未來的思考。
在第一單元“土壤的頌歌——傳統與自然的對話”中,藝術家們運用傳統材料與技法,結合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創作出反映土壤與生態美學的作品。
藝術家陳小丹的作品《盛開2006 No.1》是從2004年開始草稿創作的,2006年完成了總體部分15000件左右,在歷年的展覽過程中不斷損毀,也不斷加入新的小件,在雙手一握之間,然后才交給火 。稱之為花,也不只是花,或許有更樸素和豐富的造型,必須是一個個的生命。每一次仿佛開始與結束的儀式,它存在于藝術家二十年來關于陶瓷的創作過程中。
藝術家劉建華的作品《沙》,在東方文化形態中,以物擬人的內心感受及狀態始終伴隨作品的精神核心,所有又與現實密不可分。這些用瓷制作的一堆堆沙的形,既虛幻又清晰,既遙遠又現實,給人一種揮之不去的視覺感受和現實思考。
藝術家戈子馀的作品《輪 回》,寄寓了他兒時與家人夏天夜晚常在院子里大樹下納涼,聽爸爸講過去的趣事,是對父親的追憶和童年的紀奠以及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的感恩。
第二單元“生態的織錦——當代藝術的多元探索”則展示了以土壤及其生態為靈感的當代藝術作品,藝術家們運用中藥材、木材、植物花葉等有機材料,結合非遺傳統與民間工藝,創作出多樣化的藝術作品。
藝術家劉真辰的“Panacea”系列作品以藥用植物和礦物為材料,通過正負形的轉換,探索潛意識與治愈的力量。運用植物的莖、葉、根、花等自然元素,留下它們的氣味和形態的印記 。創作過程與自然緊密相連 。這些作品具備跨學科與詩意的特質,兼具偶發與精確。
藝術家石玩玩的作品《寂靜的春天》在木質扁抽屜里的土壤上放置一個白熾燈泡(或者半掩埋),燈泡一直在閃爍,就像是孤單的喃喃自語。在閃爍的過程中,這塊土壤里的水分,會緩慢的在展廳里蒸發,水土在喃喃細語中慢慢分離。燈泡里閃爍的是摩斯電碼,來源于《寂靜的春天》里摘選的一句話:“當春天變得寂靜,我們才明白,那失去的不僅是鳥鳴和花香,更是我們內心的寧靜與和諧”。
藝術家JUJUWANG的作品《種地毯》,通過將傣紙編織成地毯并鋪設于花園之中,巧妙地搭建了自然與人類之間的橋梁。隨著時間的推移,紙地毯逐漸溶解于土地之中,這一過程仿佛是大自然對人類創造物的溫柔接納,展現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的偉大力量。紙地毯的溶解,象征著一切存在的短暫性和無常性。在這份短暫之中,也蘊含著生命永恒循環的真理。
第三單元“數字的田野——科技與生態的融合”探索數字媒體與信息科技在視覺藝術中的應用。藝術家們以土壤的多樣性為靈感,利用科技手段擴展藝術的表達邊界,傳遞環境主義和生態維護的現代議題。
藝術家胡為一的攝影作品拍攝于青海省察爾汗鹽湖,由于水分不斷蒸發,鹽湖上形成堅 硬的鹽蓋,潔白如雪,湖水也在鹽的作用下呈翡翠般碧綠,這是副令人沉醉的奇異景象 。藝術家通過人為的二次介入也完成了對圖像的二次提問,把追根溯源這一抹紅色的問題,引 申到面對遍布人工痕跡的世界,對于我們應該如何重新定義自然發問。
“共晶”本是來源于冶金工業里的專業詞匯,指各類物質在高溫下融合結晶的現象。藝術家潘子申的作品《共晶》借由這種“煉金術”式的神秘轉化,探討世界展開的無限可能?;?于“碳基——硅基”兩種文明之間二律悖反的科學猜想,以溯源式的類型學邏輯完成“新物種”的演化考古。
第四單元“土地的印記——社會現場與藝術的交織”則關注土地與人類社會的深層聯系,展示涵蓋人類世、土壤科學、鄉土建設等主題的研究型項目與藝術作品,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土壤健康,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構建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貢獻力量。
厲檳源的行為創作帶有西西弗斯般的悲劇精神,其持續、重復、接近極限的行動不僅關乎身體,更是對意志與韌性的磨礪。在《自由耕種》這部作品中,他回到湖南永州老家,跳入原屬父親、后由自己繼承的0.1畝責任田。置身其中,他用身體經驗勾勒自身的生活軌跡,也丈量著自己與世界的關系。
藝術家趙仁輝的作品《NEW FOREST(新森林)》是在2020年9月7日,新加坡一場風暴后,一棵合歡樹倒下了。動物學家研究所(ICZ)發起了一項監測倒下樹干的研究,旨在觀察它與周圍環境的持續相互作用,以及它在分解過程中對生態系統的貢獻。ICZ定期從樹的角度出版報紙,提供對景觀中安靜,持續變化的洞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與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在序廳設置了Soil Lab土壤實驗室,Soil Lab將土壤科學的魅力帶入公眾視野,成為科普部分的亮點。通過精心策劃的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身體驗土壤的奧秘。展區內,觀眾可以近距離觀察土壤樣本,通過顯微鏡探索土壤中的微觀世界,觀察那些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和有機顆粒。同時,還特別設計了土壤氣味聞取體驗,讓觀眾通過嗅覺感受土壤的生命力。這些設置增加了公眾對土壤科學的認識,也強調了土壤作為生命之源的重要性。科普展區的核心目標是致力于將科學知識轉化為直觀、互動的體驗,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土壤保護的參與者和倡導者。
《以土為源——當代視覺藝術生態作品展》不僅是一次科學、藝術與生態的對話,也是一次關于土地、生態與人類未來的反思。通過多元的藝術表達與互動體驗,讓藝術家、科學家和公眾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創新的方式提高公眾土壤生態意識,并推動土壤生態可持續發展保護實踐。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2月15日。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以土為源——當代視覺藝術生態作品展》
指導單位: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主辦單位:浙江傳媒學院、寒山美術館
支持單位:蘇州高新文旅集團、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可持續藝術合作伙伴:一噸計劃
特別鳴謝:崇土文化
項目負責人:陳熹
策展人:張婷、布達
參展藝術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巴農(瓦依那)、常藍、陳平、陳小丹、程新皓、戈子馀、谷梓陽、郭志英、Hotaru Visual Guerrilla(胡塔如視覺游擊)、胡為一、蔣聲、賈志超、康青、康文峰、劉建華、厲檳源、李牧、龍盼、李樹淡、劉真辰、李知彌、潘子申、任衛中、宋陳、沈瑞筠、石玩玩、沈也、孫月、唐浩多、王灬、Jujuwang、王雁玲、瓦伊納、武子楊/ Mark Ramos(馬克·拉莫斯)、葉帆、余君、應歆珣、姚雨何、楊一行、Robert ZHAO(趙仁輝)、張文心、資佰、周晨、朱芳瓊、諸葛瑞靜、張曉、趙玉、張釗瀛
展出時間:2024年10月26日-12月15日
展覽場地:蘇州寒山美術館序廳/1-2展廳
展覽地址: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太湖大道9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