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指導,浙江省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靜岡福井事務局與靜岡縣日中友好協議會主辦,靜岡縣政府、靜岡縣書道聯盟、日本浙江總商會、靜岡縣會展藝術中心協辦,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媒體支持的“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中日藝術家作品靜岡特展”在日本靜岡啟幕。
日本靜岡縣副知事增井浩二、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陸偉利、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陳諍、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專職副館長姜玉峰、東京藝術大學教授保科豐巳、浙江省靜岡福井縣經濟交流促進機構浙江省委員會事務局局長金國慶、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校長橫山俊夫、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管懷賓、靜岡縣會展藝術中心專務理事落合徹出席開幕式并共同為展覽開幕剪彩。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專職副館長姜玉峰主持開幕儀式。
浙江省政府副省長盧山視頻致辭
盧山在視頻致辭中向出席開幕式的各位嘉賓和藝術家代表致以熱烈歡迎,并向此次為特展工作付出辛勞的朋友表示由衷感謝。展覽通過對經典詩句優美韻律、悠遠意境和深刻哲理的詮釋,必將引發中日人民的情感共鳴,為發展中日友好事業、深化浙靜交流合作注入豐沛、持久的正能量。他期待中日藝術家轉化好、運用好此次特展成果,進一步加強交流交往、互學互鑒,創作出更多謳歌友誼、傳播友情的精品力作。
增井浩二表示,在中日兩國間地方交流中,浙江省與靜岡縣始終走在前列,圍繞多個領域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持續不斷探索和構建交流新模式、新途徑。本次特展在“青山行不盡3:唐詩之路中日藝術家作品特展”基礎上,以日本人熟悉的唐詩為主題,推出一系列注入新氣息的藝術作品,得到中日兩國人民的充分肯定,也將為中日文化交流,以及浙靜文化交流開啟新的篇章。
陸偉利指出,本次靜岡特展既是2022年“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中日藝術家特展”的延續,更是對文明交流互鑒的呼應。展覽以唐詩和藝術融合的形式,以筆墨丹青解讀詩性文化,講述中日友好交流交往的故事,此次展覽辦出了特色和亮點,也為唐詩之路系列展帶來了新意。希望通過續寫中日兩國間千年不盡的“唐詩之路”,進一步推進中日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
陳諍表示,自1982年浙靜締結友好省縣關系以來,靜岡縣長期堅持友華傳統,同浙江省廣泛開展各領域交流合作,關系不斷深化。當前中日兩國各個領域的對話和交流不斷加深,希望靜岡縣各界繼續堅定友華信念,加強對華合作,助力中日民間友好和地方交流,為兩國關系改善發展增添正能量。
管懷賓表示,展覽以中日兩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為底蘊,邀請兩國藝術家從多重的藝術視角體驗“唐詩之路”,共溯歷史文脈,以新的表現方式詮釋東方山水的詩性美學與文化內涵,凸顯詩路文化的世界性精神和文化創新的意義。展覽既反映著當代社會現實與文化語境在藝術創作層面的不同視角與媒介轉呈,同時也顯現出東方詩性表現所特有的時代精神,他們共同續寫著中日兩國間千年不盡的“唐詩之路”。
日本藝術家代表牛大悟認為靜岡特展是歷史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是傳統與現代藝術交融的一個特殊機會,是一個理解中日兩國文化背景、思想和價值觀的場所。希望能夠通過此類展覽,探尋當代文化藝術交流更多新路徑。
特展開幕式后舉辦了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設置了“山水異域、風月同天”“從風雅之勁到風雅之寂”兩個主題,中日兩國藝術家就唐詩與日本文藝中的山水和自然觀、中日藝術創作的方法與路徑異同展開了交流討論。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歷史人文淵源深厚。浙江省、靜岡縣1982年結為友好省縣,攜手開啟了相互交流合作的新篇章。40多年來,兩地始終保持緊密的合作聯系,共同書寫著友好合作的佳話。如今,浙江與靜岡已然成為中日交流的前沿窗口。今年是浙靜結好42周年,舉辦“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中日藝術家作品靜岡特展”,旨在進一步助力中日文化交流互鑒、推動浙靜友城傳統友誼,講好中日友好交流交往的故事,講好浙江與靜岡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故事,展示中日地方“友誼之窗”。該展覽是繼2022年“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中日藝術家作品展”后,浙靜兩地藝術家們文化交流互動的又一場重要活動,列入2024年浙靜工作要點。
“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中日藝術家作品靜岡特展”延續了往屆唐詩之路藝術展的敘事模式,將“文史”與“藝術”相融合,依托“唐詩之路”這一精神載體,以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的視角,持續探尋浙江詩路文化走向國際的“詩路之鏈”。展覽同時設置了“浙江歷史經典產業”空間,挖掘浙江詩路文化與浙江歷史經典產業文化的共通共融元素予以展呈。展覽共展出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和日本靜岡、東京藝術大學等80多位中日藝術家創作的100余件藝術作品,圍繞“渡”“鑒”“融”三個核心,以國畫、油畫、書法、版畫、青瓷、雕塑、影像等傳統與現代藝術表現手法結合運用,并創作展出傳統與當代相呼應的“新唐詩”,不斷拓展東方文化內涵外延。展館打造出了“春”“江”“花”“月”“夜”五個角度展呈空間,通過多重藝術視角來追溯中日兩國歷史文脈,詮釋“美美與共”的東方山水詩性美學,展開對東方文明源流的回溯與交融。
“渡”“鑒”“”融”體現千年追溯與時代展望
展覽以“渡”“鑒”“融”三個字作為關鍵詞。“渡”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跨越與分享,是人心與物象間的雙向流動。“鑒”是文化的對話,鑒古亦鑒今,在兩國藝術作品與創作者之間,架起一座互鑒的美學之橋,映射出兩國美學的獨特之處,讓傳統與現代交織,形成全新的藝術視野。“融”主要是指向共生的理想,文化的和諧共生與情感、理念的交融,期待通過藝術形式的展陳,推動中日文化在交融互鑒中激活新的力量,在共同的文化愿景構建下開啟新時代文化交流的更多種可能。藝術家將歷史中的“山水”和當下里的“詩韻”交織投入到創作之中,中式審美趣味的傳統筆墨、巧奪天工經典雅致的東方瓷器、蘊含古樸文物精粹的唐詩題刻拓片、突破傳統筆墨縱情肆意的新型書法、山水古畫中的元素轉換到虛擬世界后的再造影像風景、突破慣常設計與邊界的藝術裝置、內容與本土關系高度契合的地域性日本創作……這些傳統創作與當代新興藝術作品,帶來文化與視覺的雙重感受,也是對“渡”“鑒”“融”展覽核心的呼應。
從詩性展呈中看浙江文化、品中國韻味
展覽突破常規敘事構建模式,從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中提取對應的詩句碎片,將展品與詩名中“春”“江”“花”“月”“夜”五個抽象的字眼對應,形成虛擬敘事推動意象,并為展呈空間動線作出指引,引領觀眾隨詩文在展廳中游走穿行。在空間布置方面,同樣搭載詩性的引入,將南宋畫家馬遠《十二水圖》中的水波用筆轉化成為展陳的一部分,在陸地樓室之中展開對山水與海波的時空追溯與聯想。展品中長達16米的唐詩之路詩路地圖長卷,是展覽最核心的藝術創作。該詩路長卷融詩路文化與地域人文物產與一體,以“唐詩之路上的行走”影像為開啟,沿途設置40余件以詩路自然人文為主題的書畫創作,轉譯與再現了詩路的核心信息,展現詩路帶上的人文風情,帶領觀眾重走唐詩之路現場。地圖長卷在詩路鏈中鑲嵌了浙江歷史經典產業元素,展陳“浙江歷史經典產業”影像資料,推動浙江傳統地域文化特別是歷史經典產業文化的多元化傳播。
2020年,浙江省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學院共同發起舉辦了“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藝術展”,至今已舉辦三屆唐詩之路藝術展,持續探索文史賦能地方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路徑,進一步擴大了“詩路文化”文史品牌的海內外影響力和傳播力。本次詩路展落地靜岡,希望呈現浙靜友好、共促中日和平發展宏偉畫卷的同時,也推動搭建更多平臺載體,讓更多的藝術家們以文化為媒,書寫更多絢麗的文化交流新篇章。
展覽展期為10月23日—29日。
【展覽介紹】
引子: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一入序廳,首先可見的來自藝術家古菲所題寫的對應詩語“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兩句詩將人從具體的景、物體驗與時空環境中抽離而出,一則通向生命之根本,一則通向宇宙之意識,為展覽開啟“時空同在”的山水渡船。
在展廳右側墻面上的兩張作品,其內容對象完全一致——來自于唐代書法家李陽冰在惠山寺所書的“聽松”石刻。一副是來自金石學專家許力對其完整的手拓,另一副則來自藝術家塔可所攝的“聽松”二字攝影作品。前者以古法拓印,后者以攝影術記錄,于古今對照間帶領觀眾穿梭至同“空”異“時”的千年前的唐詩之路現場。
“春”:春江潮水連海平
當完成了在序廳里的時空轉移后,緊接著來自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家高士強與日本藝術家池田嘉人的兩組影像,兩位藝術家都將屏幕作為鏈接人與山水自然之間的溝通媒介,在詩意的韻律中將觀眾進一步推入唐詩之路江海遠渡的現場。唐詩之路從浙東出發,所見之景皆為江,富春江即為其中重要的一段。高士強作品《山水:富春江作為方法》以中國文人美學的視角進入山水之中,展現了富春沿岸山水的清潤與渾厚。
而江河相匯,入海渡遠,這時回望身后,江到海的奔流早已真切地從想象流入現實,池田嘉人的影像作品《recollection》在云端俯視著太平洋層層推卷的蔚藍的浪花。生命經驗于是在奔流中擴大,在連海里通達。一如此間中前面所懸掛的詩語:春江潮水連海平。
“江”:何處春江無月明
隨著步履向前,視野來到了下一個展室空間,這里是由日本藝術家牛大悟、藤田克麗亞、間瀨朋成、內田里奈和中國藝術家邵文歡共同組成的視眼曠野。邵文歡作品《浮玉》系列是一組以虛擬數字技術創作的影像作品,藝術家將中國經典山水書畫《千里江山圖》與《鵲華秋色圖》中的元素轉換到了一個虛擬的世界當中,繼而再現成一個新的江河湖海。牛大悟的作品《D#27》利用三維掃描和建模介入創作的方式,嘗試探索作品的現實空間與虛擬維度。藤田克麗亞、間瀨朋成、內田里奈同樣也突破視線的桎梏,在細微之處照見山水,以心視之眼突破視覺極限,于是一人一時所見之一景同樣可以突破常規與時空的維度超越而出,5位藝術家均從常規之眼、個人之眼中抽離而出,邁向通往唐詩的詩性意識世界之中,踏上“天無所不覆,地無所不載”之途。
“花”:月照花林皆似霰
當視線的曠野被打開,隨即進入到此次展覽最大的展廳之中。作品林立似斑斕之林花,詩韻如林霧之銀白彌漫其間。
【唐詩之路詩路地圖】
展廳右側展廳,放置長達16米的唐詩之路詩路地圖。長卷融詩路文化與地域人文物產與一體,以“唐詩之路上的行走”影像為開啟,沿途為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研究員創作的40余件以詩路自然人文為主題的書畫作品,轉譯與再現了詩路的核心信息,展現詩路帶上的人文風情,帶領觀眾重走唐詩之路現場。有浙派山水大家童中燾創作的、體現紹興王羲之故里風情的《蘭亭惠風》,余正以唐詩主題創作的《唐詩印誦》篆刻印屏,徐家昌繪制的以靜岡縣花為主題的《繁花似錦》,吳靜初創作的體現日本佛教臨濟宗祖庭徑山寺的《徑山茶宴圖》,尉曉榕創作的源于天臺和合文化主題的《和合二仙》,翁誕憲創作的體現日本佛教天臺宗祖庭油畫《國清寺》,也有韓天雍創作的唐代中日交流代表人物書法《阿倍仲麻呂詩》,駱恒光與陳建中創作的《錢起詩送僧歸日本》等一眾書畫篆刻精品。
【龍泉青瓷創作】
在展廳的水波紋地臺展出的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陳淞賢、徐朝興、盧偉孫3位陶瓷藝術大師創作的龍泉青瓷作品,日本藝術家名倉達了所創作的雕塑與裝置作品。青瓷被譽為中國的“母親瓷”,最早于東漢中晚期的浙江上虞越窯形成。青瓷展現的不僅是一種自然美、藝術美,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哲思美,它承載著中華文化與中國精神,也承載著千百年來浙江人民對美好和理想的孜孜以求。陳淞賢創作的自然天趣、蘊含“冰清玉潔”意韻的花器擺件,徐朝興以仙鶴原型創作的雅意滿滿的生活茶具,盧偉孫創作的簡潔雅致頗具文人風格的文房器具……這些作品是傳統青瓷工藝基礎和當代審美關照下的有機融合,體現了青瓷從造型、釉色、裝飾技法及藝術創造等角度更多的可能性,突出了當代青瓷創作新奇、簡潔、個性、創新的特性。
與詩路地圖相對的另一面長墻上,則是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家閔學林所書寫的長達11米的書法《將進酒》,筆墨間撕開蒼生渺渺,六合茫茫,將詩思推向悠遠的時間感與宇宙感之中。起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為作品奠定了浩闊之息,墨色濃淡枯潤兼備,筆墨呼吸中見蒼茫勁敢之姿。于紙本之上,見劍氣翻飛,雄心呼嘯,打開了唐詩壯闊的宇宙氣象。
【林壁】
展廳中間,是由四組中日藝術家組成四面背靠背對話的“林壁”。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卓鶴君以一副意向荒蕪卻氣勢駭目的濃墨作品《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將山水之息凝于紙上,畫作中間一濃黑飛梁橫置于天地之間,將天地劃開,亦強勢亦神秘,下方有千巖萬壑,重汀絕岸。在夜色的云霧中消匿又復現,將山形模糊,將天地覆蓋,翻涌間忽現半輪白月,高懸于濤天云浪之中,薄光初現便照亮半山。與卓鶴君潑灑的月光背后,是日本藝術家齋藤典彥的兩張描繪日光的作品,同樣是對光的關照,齋藤先生呈現出的是另一種意趣,日光穿游在山林樹蘢之間,將自然之景渲染的如夢似幻。
回身,對面“林壁”上掛著的是日本靜岡縣書法家櫻井流翠所作的書法作品《漢詩“贈孟浩然”李白》,筆力強健,枯潤相濟,字形中依稀可見那帶有節奏感和跳躍感的聲韻變化,時而低沉婉轉,時而高亢激烈,在素紙黑墨間酬唱唐詩遠渡重洋流轉千年的詩韻。在其背后,是來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冬齡為此次展覽特別創作的巨幅亂書《夢游天姥吟留別》。此詩作于李白離開翰林之后,是一曲夢幻交織的游仙吟,也是一次靈魂翱翔的記夢行。一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王冬齡跟隨李白,乘風入夢,以亂書踏入四萬八千丈的天臺,筆墨在意識的流轉中步入精神化的世界,而觀眾也在這“亂”中,依稀看到了“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奇蹤異狀,和“天姥連天向天橫”的狀憾幻視。結尾處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既是李白個人不愿卑躬低頭的傲骨精神,也是萬千詩人一同凝聚的志意初心。兩位書法家的對話表明,唐詩之徑從來不只是山林野趣的恬淡閑散,也不只是自然山水的觀象贊嘆,它是精神性的,它無視語言文字與時空的阻礙,將大家輕松地帶到千年前的時刻,因為詩意的生發適用于所有年代。
同為書法,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月真與日本書法家靜慈圓則展現出了對唐詩不同的理解與面貌,兩位均出自佛教,在他們的書法作品中,看到的不是心緒感通與萬丈豪情,而是在佛家、禪宗的精神浸潤下,對于書法本源與回歸,以教法參悟文字的心靈,解讀蘊于唐詩遣詞造句之下內心的精神家園。
這時再看李凱生與保科豐巳兩位建造“家園”的建筑藝術家,他們在此次展覽中帶來了極富意趣的兩件作品。李凱生根據天臺寒巖的意象,對建筑進行了轉化,用結構化的方式構建山水意境。并將建筑模型圖紙以傳統書畫卷軸裝裱,在詩性的語言下與形式和維度碰撞。保科豐巳作品《思考之井》則是一件極具田野調查式的作品,這件作品曾在2020年在中國各個城市巡展,每到一處新的城市他會去找尋當地的木材重新搭建《思考之井》,作品中所用到的四根木材同樣是是在這樣的工作方式中產生的。
“月”:愿逐月華流照君
伴隨詩語碎片的引導再次穿行,月華如亙古天地,本是無情,卻因人之深情而有了綿長的情意。來自日本的五位青年藝術家明石雄、井村一登、山本愛子、廣田郁也、牧田沙彌香帶來了吸收古韻詩感而站在現代詩月下的面貌各異的幾組當代藝術作品。其中包括攝影、雕塑、繪畫多種創作形式,將兩國異同的詩性與詩意同當代的個人審美相結合。再深邃的情感、再飄渺的詩意,也需要回落現在的時空,超越的意識也要復歸于人間情感,在日本藝術家的視角下展開對唐詩當代的觀想。
“夜”:落月搖情滿江樹
接近尾聲,由管懷賓與坂口寬敏帶來的兩組影像作品,再次組成影像空間。管懷賓作品《流隙》呈現的是一座在水下逐漸消融的佛塔,佛塔由沙土壓制而成,伴隨著流水的侵蝕物象的形狀開始模糊,但隱約可辨。光與黑暗在氣泡中交錯,靜謐中歷史與歲月的荒涼感鋪面襲來,如同一幕被凝固的歷史舞臺。坂口寬敏先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便以自然環境生態的循環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富有獨創性的大地藝術作品,作品《帕斯卡的海》便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作品,木枝在浪花涌動的沙灘上一遍遍描摹劃下印記,似乎想要將混沌不明的浪跡劃清界限,但循環的海浪在下一秒就將印記吞噬。循環、流逝、反復……當閱過“花林”般多元豐富的詩意后,管懷賓與坂口寬敏兩位藝術家用深邃與廣袤的影像語言,再次引導眾人回到唐詩的靜謐之中,在冥思中回問自我的內心。
尾聲:“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最終的尾聲,以李白詩“今人雖不見古時之月,但今月依然照古人”與開篇序廳里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呼應,再次把對時間流逝與永恒不變的思考投回視野之中。同樣在序廳中曾出現的金石學專家許力和著名書畫家林海鐘先生在尾聲處共同合作,將拓印與繪畫結合,以今會古,共做一幅《唐“懷素好素”陶瓶的拓本博古圖》。當觀覽過這“春江花月夜”后,此時此刻,展覽將創作與說話的筆桿轉交給觀眾,將千年前唐詩題壁的現場帶到展廳之中,觀眾可在特制的水寫布上提下詩語所感。如此,唐詩在展廳中完成了跨越同“空”異“時”和同“時”異“空”的對話。梭古渡今,跨越時空的完成一次關于唐詩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