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文化、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創新發展論壇”暨“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開幕式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該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科技館、寶馬中國聯合主辦。該成果展匯集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的非遺文創精品,這些作品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導師和非遺傳承人以“一對一”“做中學”的研培模式共同創作設計,并首次在國家級展館面向公眾長期展出。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代表夏澤翰先生視頻致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夏澤翰博士在活動開幕式的視頻致辭中表示,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強大能量時必須牢記,它不僅是自豪感和靈感的源泉,更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促進社會融合的有力手段。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認同,是建立一個基于對話、尊重和人類尊嚴的更美好世界的有力工具。2023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頒布20周年,歡迎各界伙伴共同慶祝這一重要的年份,持續為非遺保護做出貢獻。夏澤翰博士認為,此次“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正是推進非遺保護工作的典范案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兼中國科技館館長、黨委副書記殷皓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科技館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平臺,是普及科學、文化的重要陣地,承擔著提升公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使命。此次展覽創新性地將藝術、文化與科學有機融合,為傳統文化的科普教育提供了全新思路,為更好地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出了實踐范例。
清華美院院長馬賽教授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馬賽介紹,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與今天列入非遺名錄的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項目有著不解之緣,學院各專業與國內各大傳統工藝產區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近年來,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非遺研培、傳統工藝工作站和文旅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開展得有聲有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從過去對傳承人“授人以魚”的捐助模式,升級為“授人以漁”的賦能模式,創作出了一批精品,展現了非遺作品未來市場化、產業化的可能性。馬賽表示,對非遺保護新路徑、新模式的探索永無止境,希望“非遺保護創新基地”能夠繼續拓展非遺保護創新事業,搭建創新合作交流平臺,架起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橋梁!
華晨寶馬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博士致辭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博士表示:“寶馬集團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致力于實現電動化、數字化、循環永續的未來。可持續發展不僅意味著綠色低碳,更關乎人與社會。此次展覽呈現了保護非遺文化的社會成果,全面詮釋了以文化保護助力可持續發展、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觀。”
魯曉波教授做論壇主旨演講
在“文化、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創新發展論壇上,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曉波站在“創新基地”導師的角度,以“構建非遺創新發展新模式”為題,從“‘一對一’‘做中學’的創新模式”“我們所看見的傳承人力量”“當代設計思維與傳統造物思維的交融”“與傳承人合作,助力非遺創新”四個方面,生動地講述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生與非遺傳承人的創作經歷,認為二者之間相輔相成,要以現代設計語言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推動非遺傳承。
蘇丹教授做論壇主旨演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汪建松主持了本次論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副館長蘇丹在論壇上做了主旨演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作為嘉賓參加了論壇。
汪建松教授(左二)主持論壇、陳岸瑛教授(左三)、陳征教授(左四)作為論壇嘉賓出席
論壇嘉賓陳岸瑛教授(中)
2016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BMW共同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以保護、研究、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宗旨,服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探索非遺傳承、保護、發展的創新路徑與創新模式,助力中國傳統工藝的振興。共舉辦了6場社會創新成果展、超過20場研討會,惠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非遺傳承人。此外,還在創新基地為來自四川、湖南、青海玉樹、海南、遼寧、湖北及云南等地的非遺傳承人開展了量身定制的培訓計劃,并組織了“一對一”的創新賦能工作。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烏銅走銀《鶴·兩儀》
來自云南的非遺創新作品在本次成果展上首次展出。由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魯曉波與遼寧琥珀雕刻技藝傳承人陳煥升創作的《松鶴》,以及與云南烏銅走銀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丁大為共同創作的《鶴·兩儀》作品,靈感均源自魯曉波教授多幅瑞鶴繪畫作品。其中,作品《松鶴》,基于松脂琥珀與鶴的天然關系,將瑞鶴雕于琥珀上,靈動瑞鶴與沉靜琥珀渾然結合,托物言志。作品《鶴·兩儀》,則將靈動俊逸的瑞鶴與古樸端莊的烏銅渾然結合,化身于墨盒與茶具等器物,黑白二色相間隱合兩儀,層紋主次明朗,通過絕妙的藝術手法展現了中國人文精神,體現了高潔、超然的品格。
鶴慶銀器系列作品
“鶴慶銀器”傳承人寸煜堅先生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馬賽教授,工業設計系主任張雷教授共同指導下,將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相結合。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團隊的安鑫、李婧雯、薄彤光、丁博涵、伊鵬郡、鄭若楠、慕雨森等,經過多次的設計修改與推敲,終于和傳承人一起完成了最終的設計作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雲龍仙翁》,金龍氣勢磅礴,波光映月,做到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魚躍龍門》壺身鏨刻鑲嵌錦鯉高高躍出水面,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方圓》取“天圓地方”中“規矩”“秩序”的文化含義,結合現代設計語言中簡潔的表現手法,將形式美與實用性相結合;《時間幾何》茶具,棱角分明的縱向幾何表面折射出獨特絢麗的光影效果,呈現出跳躍、對比強烈的視覺情緒體驗。《祥冠》整體選擇中國古代帝王冕冠為意向進行造型設計,提手造型形似冕旒上的延板,大氣而端莊;《有矩》融入現代工業設計元素;《閑暇時光》幾何體大切面,賦予了銀器新的切割元素。
白族扎染《樂山水》
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薇與白族扎染技藝非遺傳承人段袁共創的《樂山水》系列作品,以不同形式的裝置布局,在轉折起伏中通過傳統技藝表現了山川層巒廣闊、大氣磅礴的氣勢意境,是對中國山水印象的靜態表達,也是傳統文化基因的藝術再現。
建水紫陶展演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建中與建水紫陶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黃倩,帶來《容祥壺》《大展宏“兔”》等多件紫陶作品,并在非遺展演互動區共同講解建水紫陶制作工藝與文化。
彝族刺繡《彝花百里》
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張紅娟與彝族刺繡非遺傳承人普明惠共創的《彝花百里》等系列作品,以牟定彝族刺繡為基礎元素,創作了立體花藝術交互裝置、汽車內飾等作品,表達彝族人民對于美好生活和審美意趣的追求。
“華彩輝耀典藏版”7系
此次成果展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寶馬聯合打造的“華彩輝耀典藏版”7系也首次在國家級展館面向公眾展出。該車將精湛百年造車技藝與中國傳統文化象征元素相融合,是東西方文化互融共生的典型代表。整車設計選取漢代玉環紋樣、霽藍瓷、降真香等中國文化象征元素,并結合刺繡、大漆、螺鈿等巧奪天工的制作技藝,為“非遺走進現代生活”創造了一個可供借鑒的經典案例,是東西方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成功典范,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