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v三级国产A级水,国内精品久久久www

藝術中國

中國網

民營美術館發展抉擇,“生存”向左 “學術”向右——專訪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

民營美術館發展抉擇,“生存”向左 “學術”向右——專訪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

時間: 2019-10-18 15:07:44 | 來源: 藝術中國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民營美術館才開始落地生根,但發展至今,卻已然經歷了四波浪潮——20世界90年代“探索與失敗”、2002年前后“文化地產附屬美術館模式”、2008年起

“美術館基金運作化模式”,2016年后“井噴式發展”。

中國民營美術館之所以在這短短的30年間,就經歷了如此“豐盛”的發展歷程,一方面恰逢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及全球化進程深化的時間節點,文化發展及國民素質提升需求日趨顯著;另一方面則得益于那些探索在一線的民營美術館的創辦人及管理者們,他們在無跡可循、起伏變換的市場環境中堅守和變革。際遇讓事情發生,而在切實的生存和經營面前,他們無時不刻面臨著判斷與選擇。

2002年成立,并在2006年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非企業公益性美術館的今日美術館,就是在中國民營美術館第二波浪潮中成長起來的,其對中國民營美術館發展及中國當代藝術的探索引人注目。

2013年,已在今日美術館工作2年的高鵬,先后迅速任命為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今日美術館館長,兼任今典文化文化集團總裁。任免館長那一年他只有31歲。高鵬被媒體冠以“全球最年輕的美術館館長”的光環,開啟了他的館長生涯。

2013年,成立今日藝術專項基金,簽署安盛,雅昌及十幾家海外文化中心等贊助戰略合作伙伴,

2014年,成立學術理事會,推出當代藝術的先鋒性,多樣性展覽:聲音藝術,擁抱項目等

2015年,發起今日未來館項目,主推當代藝術與科技發展的前瞻性方向展覽,獲得國內外眾多獎項

2017年,第二屆今日未來館獲得業內及公眾的空前好評,赴紐約曼哈頓進行了巡展,今日美術館的藝術探索受到海外媒體,院校及重要文化機構的高度關注,今日美術館稱為海外了解中國的重要文化窗口;

2018年,今日美術館運營經驗收錄北大光華課程案例,僅票房收入高達1300多萬元;首次受意大利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藝術美術館邀請在海外推廣中國藝術,成立今日新媒體實驗室

2019年,成立今日藝術學院、今日·未來少兒藝術中心,今日新媒體餐廳,《今日 藝術 研究》正式出版

……

高鵬所面對的不僅是在前輩打下的沃土上守業,更是在變換多端的新市場環境下的創業。如何在全球經濟形勢動蕩、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應時變換下,探索出一條民營美術館的發展路徑,無不考驗著他對市場的判斷與選擇。

堅守什么?又為何變革?

“當試圖做一種探索性的事情的時候,常常不會那么容易的被當時的人們所理解和肯定”

Q:您于2011年加入今日美術館,2014年擔任館長,在這9年中,這也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哪些經歷令您印象深刻?

高鵬:今日美術館由張寶全先生在2002年創建,作為一家按照國際美術館規范建設和運營的民間美術館,于2006年7月轉型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非企業公益性美術館。2013年8月,我接任了執行館長,2014年3月正式任館長一職。

今日美術館從創建至今的十余年發展過程,可謂完整地經歷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起起落落。2006年中國當代藝術經濟攀上峰值;2012年當代藝術市場又呈現衰落態勢;2018年因抄襲事件,導致大家對當代藝術及其市場投來質疑的目光。就像一個孩子一樣,風風光光、跌跌撞撞的一路生長著。

無論是藝術、文化,還是科學、經濟,若要富有生命力的發展下去,都要面對一個挑戰,就是突破創新,需要我們不斷突破慣有的思維和角度。

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并不被看好、遭受批評的時候,今日美術館試圖通過學術的角度去探索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因為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四十年,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依附于西方的主流判斷,由西方的主流市場來進行決定。中國當代藝術的下一步怎么走,是一個未知,需要眾人去實踐和探索。

所以擺在中國當代藝術面前的這條路,必須要求我們像那些優秀的前輩藝術家一樣,有足夠的勇氣、足夠的探索精神不斷地實踐前行。同時你還要具備承受質疑的能力和定力,因為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當你試圖做一種探索性的事情的時候,常常不會那么容易的被當時的人們所理解和肯定。這是這么多年來較為深刻的體會之一。                            

Q:近年來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當代藝術市場也趨向“冷靜”,美術館運營壓力也隨之而來,在這個背景下,如何把握今日美術館的發展方向?

高鵬:正因當代藝術市場“冷靜”下來了,而且現在中國的各個美術館其實都更愿意承接國際大展,因為公眾也被培養起來了,都愿意走進美術館,所以通過展覽票房是可以實現維持機構正常運營的。但在這個時候,其實我們應該去反思,“我們為什么要去建這個館?建館的初衷是什么?”

去年在巴塞爾的時候,我碰到很多世界各地的館長和藝術機構負責人,大家溝通下來,他們都提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他們特別希望看到中國當代藝術領域里新的藝術家、新的展覽,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面貌。他們飛著十幾個小時來到中國,他們不希望再看到西方那些熟悉的藝術家面孔和作品,他們希望看到屬于中國的、新的創作力。他們的這些話語強烈的提醒了我,所以從今年開始,包括明年,今日美術館希望更加多的陪伴中國的當代藝術家成長。

比如說,今年下半年我們正在展出的兩個重要項目,一個是藝術家徐冰的個展,這個展覽是一個偏向學術性、文獻梳理性的展覽。徐冰老師2007年歸國定居后,完成的幾個主要項目《鳳凰》《地書》《桃花源》,以及現在我們看到的《蜻蜓之眼》,可以說他是一個并不多產的藝術家。用徐冰老師自己的話說,他其實是一個最需要長期辛勤工作,最后才能成就一件作品的人。今日美術館在思考和選擇的,是在藝術家榮獲了諸多藝術成就后,我們是去“消費”藝術家,還是愿意更認真地去研究他創作背后的方法,我們選擇了后者。

徐冰老師回國后的第一件作品《鳳凰》就是在今日美術館進行的展示,那對于他最新的影像藝術作品《蜻蜓之眼》,我們就跟徐冰老師一同討論,希望能把這件作品以一個獨立的面貌呈現給大家,同時把他背后的創作方法梳理出來。為《蜻蜓之眼》這個影像作品,我們將今日美術館最重要的展廳打造成了一個“蜻蜓影院”,并且把徐冰老師過去幾十年來不同作品的創造方法與《蜻蜓之眼》做對比和連接,總結出了九個關鍵詞,用一整層展廳來向公眾展示這樣的學術梳理內容。那對于許多藝術從業者、學生及藝術愛好者可以真正的看到一個中國藝術家,他基于自己深刻的本土文化,以及他所積累的國際視野,是如何促使他進行藝術創作的。

并且不可否認的是,徐冰是一個在國際語境下被討論的藝術家,同時他的藝術語言也是具有中國智慧思考的,所以對這樣的藝術家及其作品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其實對未來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方法、藝術呈現方式,具有特別大的借鑒意義。這次展覽我們還特別找到影像研究學者董冰峰擔任策展人,他是首次和徐冰老師,但他是在影像藝術研究領域里純粹、安心做學問的一個中青代策展人。我們希望為公眾呈現這種純粹、扎實的展覽風格。

另一個重要的項目第三屆今日未來館,這屆未來館我們邀請了一位非常年輕的中國策展人擔綱,她的整個知識架構和理論架構是區別于現在主流策展人的。我們希望回歸藝術本源的討論,同時具有前瞻性,所以聚焦最前沿的科技與藝術的領域,包含技術、社會學、人類學,甚至哲學,通過藝術,形成一個純粹的哲學思考、嚴肅的命題。所以今年的未來館不會是一個視覺上特別輕松愉悅的展覽,它給公眾會帶來很多硬核的知識、理性的思考,讓公眾能夠更好地去理解科技與藝術,因為無論我們接不接受,科技已經在高效的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而科技對藝術的改造也已經發生。

2017第二屆今日未來館展覽活動現場

另外我們年底還有一個大展,今日文獻展。這個展覽到今年已經做到了第四年,它已慢慢形成了今日的一個面貌,就是把中國的當代藝術家放在國際語境里進行探討。

商業就是迎合?學術即是門檻?

“無論市場是好是壞,追捧藝術還是不追捧藝術,人們都需要一個螺旋式的上升和反思的過程”

Q:其實去年,今日美術館做了諸如Paul Smith、梵克雅寶等品牌跨界展,以及妮基·圣法勒等成功展覽,給大家留下的展覽印象較為活躍輕松,公眾接受度也比較高,而今年今日美術館做的諸多展覽偏向強學術性?

高鵬:這個其實是跟我們自己對藝術市場的觀察和判斷有關系。去年是今日美術館的一次大膽的嘗試,希望推出大量可以跟公眾交流的展覽,以票房支撐美術館整體性運營,的確,去年的展覽票房拉動了美術館一半以上的運營數據。我們得到了票房,以及很多商業合作的可能性。

今年是各個美術館都舉辦國際大展的一年,但是我們還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初衷。所以在今年的展覽排序中,重要的方向就是伴隨中國當代藝術家成長,回歸到對中國當代藝術及藝術發展前瞻性的討論上。這種選擇判斷是對館長的最大考驗,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必須做出選擇。

Q:怎樣處理商業與藝術的關系?

高鵬:藝術要想持續發展,與商業的結合是必然,但出發點不同。做美術館是因為藝術而去尋找商業模式,而不是反過來,因為要賺錢就去搞藝術,藝術從業者要保持自律。在沒有商業模式的時候,我們要努力找尋各種商業合作方,通過各種合作形式來支持藝術發展;而當藝術被商業過度裹挾的時候,我們需要提醒自己冷靜去觀看和保護藝術的本質。這個過程同樣是在我9年館長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也是工作中我覺得最有價值的部分。

Q:在大的展覽環境中,今日美術館選擇做強學術性的展覽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這會不會影響今日美術館今年在展覽活躍度上給公眾帶來的感受?

高鵬:今日美術館作為北京唯一一家5A的民營美術館,一直以來的責任都不完全是跟著市場走的。它的運營必須是市場化的,一家民營美術館得以堅挺下來,就需要有它的商業模型。但是學術部分的堅持是從來都不能跟著商業走的。所以,今日呈現的是兩條線并行的發展路徑。

前不久加拿大沙威尼根市邀請今日美術館,幫他們籌建多媒體館,他們特別看好今日對未來藝術發展的一些判斷和可能性的探索,這其實就體現了今日美術館的價值。任何市場,都需要你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和預先性,當你去一味迎合市場的時候,就會被市場甩到后面。

總需要有一些藝術機構,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自己要表達的聲音。無論身處在怎樣的一個時代,無論市場是好是壞,追捧藝術還是不追捧藝術,人們都需要一個螺旋式的上升和反思的過程。

Q:那對于徐冰《蜻蜓之眼》、第三屆今日未來館等等這些的“有門檻”的展覽,您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館長,建議觀眾帶以怎樣的心態或想法,來觀看和感受這樣的展覽?

高鵬:首先作為美術館,需要從場館方、美術館方為公眾輸出專業的經驗和相關服務。有些藝術展覽其實對觀眾的要求比較高,所面對的觀眾是非常小眾的,比如藝術從業者、收藏者,他們其實是了解藝術家的背景及其創作系列,所以他們不需要那么多的介紹。

2019年世界圖像:徐冰《蜻蜓之眼》觀眾現場

但對于公共性的美術館來說,它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甚至一半以上的公眾是沒有這些知識儲備的。所以藝術家、策展人在完成他們的工作部分后,作為場館方,我們必須要進行轉化。因為美術館更了解我們的公眾是誰,我們以怎樣的方式將藝術家、藝術作品以及展覽傳導給公眾,這就涉及到展陳學、博物館學等等這些基本的學科方向。

另外作為美術館,除了要有自己對藝術和學術判斷之外,還要給藝術家和策展人一些公眾維度的建議。美術館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白盒子,一個展覽不是把藝術家的藝術品裝進這個白盒子就結束了,還有更重要的一步是陳述,通過展陳、導覽、展中活動、出版物以及教育活動等等,將展覽帶有親近感的“陳述”給公眾。我們在尊重藝術家和策展人基礎上,會和他們持續的進行溝通和打磨,讓更多的公眾也能走進藝術、理解藝術。

今日為何在此刻探討未來藝術?

“人們今天的生活已經深深受現代文化的影響,我們現在審美和古典主義的審美產生了革命性的改變”

Q:您多次提到今日未來館,能否詳細介紹一下今日未來館是怎樣的項目?

高鵬:今日美術館發起的今日未來館項目,我們試圖去探索未來藝術,探索藝術與科技。2015年,今日美術館設計者王暉、國際知名雕塑家隋建國與我一同發起“今日美術館未來館”項目,試圖打破物理空間對美術館的限制,并探索未來藝術的可能性。當時常規的云端美術館只是把信息進行數據化處理并上傳至云端,我們想做一點不一樣的。在物理空間沒有辦法承載的,我們能在虛擬空間里實現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法和創作,于是第一屆今日未來館設置了實體展覽、虛擬展覽、增強現實三個部分。

我們邀請了當時剛從法國歸國的策展人蘇磊先生擔任第一屆今日未來館的策展人,參展藝術家包括隋建國、繆曉春、Suzanne Anker、張小濤、周文斗、胡任乂、葉甫納、林科、田曉磊、黃鶯等國內外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新媒體藝術家,在當年打造了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未來藝術集結平臺。第一屆今日未來館在全國范圍內巡展了5站。

然而當時很多人難以理解,不斷有人討論著它的商業價值,因為覺得做得太學術了。

兩年后到了2017年第二屆今日未來館,我們開始探索多媒體藝術和“沉浸式”,因為有贊助商的支持所以做得更加大膽,藝術家吳玨輝和今日美術館策展人晏燕擔綱了第二屆策展人,并邀請到策展人及評論家黃篤,ZKM媒體與藝術中心Phillip擔任學術主持,邀請Catherine Chalmers、Charles Lindsay、Claude Lévêque、曹雨西、馮夢波、郭銳文、任遠、鄭達等數十位藝術家及其作品參展。

展覽以“.zip”為主題,美術館的整個空間像壓縮包一樣進行打開,給予藝術家創作的空間,為公眾打造成了一個沉浸式的體驗現場。其實在當年很多年輕藝術家及其作品并不被作為重要、嚴肅的當代藝術作品來進行討論,但在第二屆今日未來館策展人的發掘下,他們今天基本上已成為數字媒體藝術領域內活躍且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第二屆今日未來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媒體與公眾的關注,我們在全國巡展了6、7站,還赴紐約曼哈頓進行了巡展。

也是從2017年那年起,新媒體藝術展覽越來越被市場熟悉,且趨向廉價泛濫,公眾開始認為,多媒體藝術就是“聲、光、電”做出的娛樂性和沉浸式表演。此時,我們開始審思第三屆今日未來館的走向。

后來通過和哈佛大學以及諸多學者、策展人、藝術家的討論和啟發,于是第三屆今日未來館我們討論的是未來藝術和科技美學,新新人類與電腦AI智能對話的暢想,展覽邀請了眾多國際重要的藝術家,同時包括中國新生代藝術家。我們同期還舉辦了三場國際論壇,邀請了來自全球的策展人、藝術學者、藝術機構負責人,以及AI與藝術領域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一同圍繞科技與藝術,探討跨領域藝術創作的開放性未來。

做今日未來館這個項目面臨著諸多業內及公眾的挑戰。很多人問我當時為何要開啟這個項目。其實就是因為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爆發,人們的生活與科技革新的距離已經越來越近,滲透到人類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而在當時我們其實已然切身感受和預見到,科技的演變同樣會影響藝術的轉變,會促使藝術形式不斷的發展,乃至影響著人們的審美,以及藝術市場的變革。

Q:所以可以這么理解嗎,今日未來館是今日美術館創新發展的一個探索起始點?

高鵬:是的,我希望今日美術館本身就是一個探索型的美術館。我們是和很多藝術家一同成長過來的,我們為藝術家、策展人們提供的是一個表達、交流、不斷被激發、遇見更多機會的平臺。這個過程中,藝術家自己經歷著從默默的創作到受人關注,甚至蜚聲海內外,而今日美術館同樣收獲了自己的成長軌跡。

今日美術館的空間比較大,擁有三個展館,建筑平米在兩萬平米以上。這一空間屬性使得它面對的是公共性、學術性、前瞻性探討的三重考驗。三者間要不斷地去尋找某種平衡,形成品牌,并試圖跟公眾進行對話。

當把藝術機構的品牌性做出來之后,就更要考慮到公眾細微的感受,以及學術與前瞻性的高度。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緣故,我們還成立了新媒體實驗室,以及今日藝術學院,它們所承載的就是去研發和執行更專業、更具有純粹性的藝術項目。

今日美術館新媒體實驗室落成儀式現場

Q:在龐大空間運營的基礎上,今日也在試圖違建一個相對更純粹的空間,承載今日美術館的學術性研究和未來藝術的探索?

高鵬:因為作為公共性美術館,你不得不去與更多的公眾進行交流,還要接觸商業與品牌,在這個過程中會做很多妥協。

我們于去年成立的今日新媒體實驗室,就能夠承載更具學術高度、理想化純粹、探索型的藝術項目。今日新媒體實驗室與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國際高校都建立起了聯系,我們會攜手一起關注并討論包括心理學、科學、藝術理論等在內的多元領域;同時我們于去年還發布了一款APP,上面集結了300多位多媒體藝術家。今日新媒體實驗室是更具探索性的機構,它的很多研究成果甚至很多時候是不能夠展示的,而是不斷的與最前沿的學科學者在進行接觸,做純學術、且更具前瞻性的研究。真正研究出科技和藝術之間存在的發展可能性和課程的可能性。

Q:“未來藝術與科技”是今日未來館探索的一個學術方向,剛才您也提到今年第三屆今日未來館是一個擁有很多硬核科技知識的展覽。那么藝術和科技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在藝術展覽上,擁有那么多硬核科技內容的輸出,這是未來藝術的發展方向嗎?

高鵬:今年今日未來館之所以將目光聚焦在科技與藝術,是我們主動的選擇。因為在當下,多媒體藝術已經被廣泛為商業使用,甚至在商場里經常能看到各種以多媒體藝術為旗號的展覽,這使得我們美術館更應該更加謹慎的去審視這個問題。

首先我認為藝術的創作方法,以及科技、科學相關知識,是可以通過一些視覺的方式或展覽的方式傳遞給公眾的。

另外,對于先鋒藝術的討論從來就不是被大眾熟知的,也不是在傳統、常規認知范疇內的,它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前瞻性。就好像最早的裝置藝術,那時沒有人認為裝置是一種藝術。直到發展了幾十年后,人們現在才很自然認為裝置是一種藝術形式,包括抽象繪畫,也是經歷了一個被人理解與接受的過程。

人們今天的生活已經深深受現代文化的影響,我們現在審美和古典主義的審美產生了革命性的改變。當有一天我們很自然地接受這些現代主義審美的時候,其實我們往往忽略了它也是一步步艱難的發展而來的。如果沒有這樣的過程,其實藝術是很容易走向庸俗化。

科技和藝術不是藝術的唯一方向,但我們今天不得不承認技術改變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完全全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技術是迭代性的,它對文化形成了沖擊,是不給人們留準備的時間的。這個時代已經到來,不是說我們愿不愿意接受、能不能理解的問題。藝術通過視覺化,對技術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呈現。

如何與大眾和行業交流?

“和普通公眾、學科學者建立更加客觀、專業、靈活、自由的互動與合作關系”

Q:另外我們也觀察到,今日美術館在2018年成立新媒體實驗室,今年又特別成立了今日藝術學院、今日·少兒未來藝術中心。藝術公共教育是很多藝術機構這兩年都比較關注的領域,今日美術館做藝術公教的立足點和優勢是什么?

高鵬:近年來,普通民眾對走進美術館欣賞高品質展覽需求的逐年增長;還有很多人對藝術非常熱愛,想投身與藝術行業當中來;另外還有一群高凈值人群,他們對于自身及家族文化藝術素養的積累,以及財富管理有著很強烈的需求。所以我們在2019年特別設立“今日藝術學院”,整合今日美術館在全球藝術資源,為學員提供豐富的藝術實踐機會,開展對公眾的藝術素養及美學感知培育。

今日藝術學院館長公開課

今日美術館一直以來都有專門的部門在做兒童公教,這是美術館社會職能的體現,所以各項大展期間我們都會為小朋友們打造豐富多彩的美育教育活動,今年特別成立“今日·未來少兒藝術中心”來發展兒童公教事業。中心全新推出了《4C.ARTS》課程,作為PBL課程,基于4C理念——即創新能力(Creativity)、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維能力(Critical thinking)來增強孩子們與世界、與社會、與人之間的連接,真正創造一個可以培養擁有多維視野和綜合能力的教育環境。其實我們是在探索在這樣一個媒體時代、科技時代,少兒獲取知識的一些新途徑和方式。

觀眾體驗部導覽現場

今日美術館因為有自己的理論研究,同時也擁有展館空間,能夠將這些理論研究得以視覺化呈現,同時我們和普通公眾、學科學者建立更加客觀、專業、靈活、自由的互動與合作關系。這些都成為我們能做出、能做好以上諸多探索性實踐項目的堅實基礎。

Q:前不久,今日美術館學術叢書中的《2018 今日·藝術·研究》出版,該書分享了今日美術館在展覽、學術研究、美術館運營等多方面的實踐總結,也聽聞您們還在籌備撰寫更多學術研究書籍。這些學術研究及出版物,對于美術館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和價值?

高鵬:學術研究和梳理是美術館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今日美術館在2006年到2011年經歷了一段發展高峰后,其實在2012年2013年的時候,美術館遇到了運營方面的挑戰,在穩定、鞏固了運營方式之后,2014年我們立刻就投入了所有精力和人力成立了學術中心,開展各項學術發表,并且希望能在國際層面發出自己具有創新性、探索性的學術聲音。

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

另外從2014年開始,今日美術館還開始與同行分享我們的運營報告,真實的運營數據。諸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等機構,已經把今日美術館作為非營利管理的一個學科案例。另外國外幾個相關院校,也已開始研究今日美術館、今日未來館的發展,并將研究成果刊登在諸多出版物中,今日美術館多篇論文也在國際各學術出版物中發表。包括在達沃斯經濟論壇的幾次相關討論中,還特別設立了民營美術館發展、今日未來館的話題論壇。今日美術館不斷在國際上發聲,呈現我們實踐及理論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夠真正的參與到國際性的討論語境中。這種分享是為了激發更多同行的討論,從而不斷推動學術、美術館運營向前發展。



民營美術館發展抉擇:向左還是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