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云《紅》2007-布面油畫-195x165cm-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拍品-成交價:1150萬元人民幣 中國人的寫實情結 前幾日,某藝術家在微博中對在上海展出的法國奧塞美術館精品提出觀展感想,“一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居然還有那么多所謂的寫實派在模仿或跟風。寫實主義已經進入歷史100多年,為什么在中國還能代表官方主流。這不得不讓人反思。”寫實繪畫是否能夠在今天的語境下存在,一直以來爭議不斷,但是這種以偏概全的解釋方式也不能站得住腳,“藝術需要百花齊放,沒有哪個流派時尚不時尚、流行不流行,關鍵是中國油畫要畫出自己的特色出來。陳腐的寫實派已經沒有意義了,今天的具象繪畫必須有新的精神和表現手法。”某網友回復說。批評家何桂彥也提出,“中國的所謂新寫實,只有寫實,但沒有精神。所以錯不在于寫實,它只是一種語言手法,關鍵是藝術家是否有關注現實的態度。” 寫實是否有意義,是否老土,關鍵在于你選擇怎樣的方式去表現畫面,優秀的寫實繪畫,并不只是指簡單的現實主義表現。如何在寫實繪畫中加入當代觀念,加入當下的意識,加入自己的內心感觸,這都是給寫實藝術增加砝碼的重要選項。 同樣,在市場表現上,寫實繪畫一直都沒有脫離中國藏家的視野,并呈現出上升趨勢,在2012年冷淡的當代藝術拍場中扮演著挑大梁的角色。在中國,寫實繪畫一直有人買單的重要原因取決于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傳統,很多20世紀60年代生人喜歡王沂東畫面中表現的唯美新娘,他們認為畫面中的情景勾起的是一種時代記憶,“雖然方力鈞、岳敏君的東西值千萬元,也有不少批評家提出多么重要的學術價值,我就是不喜歡,不喜歡那些光頭和笑臉,我還是喜歡那些寫實繪畫。”藏家老王一直根據自己的審美愛好來選擇藝術品收藏,雖然沒有考慮到升值的空間,但是手里的那些寫實繪畫,一直在平穩增長中,“現在偽當代太多,不好判斷,還不如買一些看得懂的藝術品玩玩。”閑暇時間,老王會去一些畫廊、藝術機構逛逛,“現在畫寫實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畫廊里都是那些很新奇的藝術,不太感興趣。”寫實需要深厚的繪畫功力,創作時間也比較長,在今天的藝術語境下,選擇這種創作形式并不太討好批評家,很多年輕藝術家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寫實功底,大部分都選擇了放棄。 寫實繪畫是一個比較冷靜的板塊,也是一個平穩性的收藏投資,它不慍不火,總有一些中國人買賬。在藝術家的選擇上,堅實的繪畫基礎是重點,在大的方向上,一些具有時代記憶的繪畫作品有望成為收藏熱點。 學院內藝術家的市場陣地 1995年之后,中國的當代藝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由藝術家反學院派,當代藝術價值得到肯定、推崇,直到今日,學院派被學術和市場所壓制,一些體制內的藝術家開始轉變方向。在魯美某教授的工作室,記者看到兩種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一種是早些年畫的偏現實主義的作品,另外一些就得靠今天的當代觀念來進行解讀了,“不能不變,這個社會、市場、藝術認識都在變化。”他介紹說。 當然也有一些堅持自己創作方向的學院藝術家,在藝術風格上沒有太多的變動,但是關注點卻有所不同。比如中央美術學院的劉小東,90年代的時候學習佛洛依德,創作了一批描繪青春類題材的藝術創作,近兩年一直堅持寫生式的創作方式,自身堅實的創作技巧并沒有完全丟棄,并且加進去一些中國現實的創作元素,其藝術作品在市場和學術界一直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和反響。 現在學校體制內的風格也在進行著一些變革,比如對抽象繪畫的研究,首都師范大學的尚揚,其作品在拍賣市場中一直有著不錯的交易記錄。在西方,抽象繪畫的拍賣也表現出良好的勢頭,這種收藏信號勢必會影響國內的市場走向,值得關注。 墨守成規的一些學院內藝術家,雖然作品表現上沒有那么學院派,但其發展與官方體制靠的比較近,基于早期奠定的市場基礎,還是有一些藏家買賬的。“比如像段正渠、王克舉、白羽平,這些人的畫我都很喜歡,他們是藝術院校的教授,一些人也在中國美術館辦過展覽。”某山東藏家對記者介紹說,“另外,在同一個省區內,也有種地方性的跟風和流行性,這個地區的老板和領導有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另外一個地區的也一定要搞到一張。”中國太大了,一個藝術家在一個省市受歡迎、有市場是很正常的事情。曾經被學院派藝術家霸占的市場再次回歸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作為多元文化發展的一部分,這個板塊也是一個比較大的中端市場,一個是因為中國人的審美接受能力,另外則由于中國傳統的官本位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