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大拍已經過半,市場熱氣騰騰。承接一年來大好的市場趨勢,大部分拍賣公司選擇以放量的形式呈現各類拍品,但依然滿足不了各路資本的“豪奪”,不僅拍品天價頻創,成交總額也是新高迭出。成交數字的背后,其市場特征明顯:普漲已經成為過去,精品稱雄稱王。 從本期撰寫“視點”文章的記者調查來看,拍賣市場新增資本在不斷流入,行家在拍賣場有所斬獲的很少。這反映出在國內經濟通脹的影響下,一些資本選擇了購買藝術品來避險,進而保值增值。然而,要承接更多資金,正如我們先前所預料,藝術品市場還難以承受之重。一方面藝術品精品資源有限,另一方面市場不盡規范,風險巨大。 目前已知的過千萬元拍品的實際競買人大多數依然是行內的老面孔,例如中國嘉德的王羲之《平安帖》為金融大鱷劉益謙購買;香港佳士得過千萬元的內地油畫家作品大多被劉益謙夫人王薇競得;北京保利的艾軒作品《圣山》被著名導演馮小剛以2072萬元競走;香港佳士得清雍正御制掐絲琺瑯雙鶴香爐被香港地產商劉鑾雄以1.29億元購得,等等。反映了藝術品市場主導權依然為少數多年活躍在藝術品市場的大藏家所把持,但是新增資本在其中也起到了拉升藝術品價格的臺階作用,只不過爭到最后一口的豪情和勇氣還有待增強。 打開各大拍賣公司的成交帳單,很明顯的格局是,1000萬元以上拍品的成交額已經占據了各公司總成交額的大多數;1000萬元以上的拍品也成為拍賣公司在預展前宣傳的重中之重,是吸引大額資金進入拍賣場最主要的武器。這反映出拍賣公司之間的競爭,已從過去拼數量,過渡到了目前對重點精品的質量之爭。在現金充裕的市場環境下,誰能多征到幾件千萬級、過億級的拍品,就意味著誰的成交額水漲船高、誰在拍賣行業排名靠前,進而形成聚眾效應,吸引到更多重量級的拍品進入到誰的拍賣場。這一局面的改變益于去年秋季內地過億拍品的實現,不僅打開了拍賣市場的價格空間,也增強了更多藏家對藝術品的信心。由此,拍賣市場進入到一個精品為王的時代,回歸到“拍賣是一個經過一級市場篩選、精品薈萃的市場”的應有之義。 精品時代所詮釋的精品之義也耐人尋味。中國書畫一般按平尺論價,名家的作品,一般只要尺寸相差不大,價格相差就不會太大。如此推理,尺幅越大,價格越高;反之亦然。名家作品一般不愁賣。然而這種格局正被悄然打破,同一名家的作品,尺幅小的精品價格會遠遠高過尺幅大的一般作品;同一名家作品,精品最后的成交價很可能是底價的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一般的作品很可能達不到底價,就流拍了。這種現象在中國書畫市場里越來越多,在中國當代藝術拍賣中也漸次增多。冷軍的《肖像之像—小羅》(125×33cm),尺幅并不大,卻以3136萬元高價成交,刷新藝術家個人作品世界拍賣紀錄。該作品學術價值突出,在文化部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覽中獲得畫院獎,真正達到了“細膩而不膩,逼真而非真”的高水準。不少當代藝術中的風云人物例如岳敏君、方力鈞、蔡國強等人的作品卻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流拍不少。還有一些當代藝術中的活躍人物,不出我們先前的預測,在今年以來的拍賣中不見了蹤影。一邊是精品價格屢創新高;一邊是一般作品勉強成交,甚至無人問津。市場表現了冰火兩重天的跡象,這是多年拍賣逐步走向成熟的結果。 精品為王也凸顯藏家的成熟,一個收藏觀念漸次深入不少大藏家的心:與其花錢買大量的一般作品,不如重金購買一件精品。有了這些大藏家的引導和帶動,相信拍賣市場中一般作品或是贗品會逐漸減少,以拍小作品甚至贗品為主的公司將會逐步被淘汰。 這就是市場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