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開幕時間:2017年8月5日(周六)15:00
展覽時間:2017.8.1至2017.8.15
展覽地點:今日美術館2+3館
展覽主辦:青年藝術100、今日美術館
展覽承辦:北京名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學術支持: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
特別支持:新華網
破折號——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北京啟動展由”青年藝術100”和今日美術館聯合主辦,將于2017年8月1日至15日在今日美術館二、三號館展出,屆時將展出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150余位青年藝術家的400余件藝術品,參展作品涵蓋了油畫、國畫、版畫、雕塑、裝置、影像、行為等不同的藝術形式,全面立體地呈現青年藝術最鮮活的生態。
2017是“青年藝術100”發展的第七年,今年的北京啟動展是基于過去六年的積累和對全球青年藝術家當下生態及未來發展的實時跟蹤研究和分析,第一次在美術館大規模的呈現,針對外部環境,內部發展而言,這些舉措都是重要的轉折變化。所以特以“破折號”為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主題,寓意“破局”與“轉折”,青年藝術需要以更大的魄力突破當下,轉向未來,迎接新貌。而“青年藝術100“則想更純粹的回歸到藝術本身,展覽本身,內觀自身,挖掘新意。
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組委會一如既往的邀請到了國內外業內重量級專家組建陣容強大的藝術委員會,他們分別是喬金·畢沙羅(美)、陳文褀、馮博一、顧長衛、龐茂琨、彭瑋、山口裕美(日)、王音、向京、徐累、徐真錫(韓)、張正霖、趙力。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評選出了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參展藝術家。今日美術館二號館將展出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新入圍的100位青年藝術家,在展覽展陳和內容上有新的突破和變化,對應主題“破局”;今日美術館三號館將展出2011-2016年”青年藝術100”中的19位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的最新作品,將呈現青年藝術家在近年持續的藝術實踐中新的思考與蛻變,對應主題“轉折”。
2016年啟動展現場圖
2017年度”青年藝術100”同期還將推出兩個平行展:藝術官舍與藝術尚8,以及一個藝術項目:“一個美術館“。其中藝術官舍由”青年藝術100”和會空間聯合主辦,將于2017年8月5日至24日在北京官舍公共空間展出,屆時將展出30余位藝術家的百余件藝術品。藝術尚8由”青年藝術100”和尚8文化集團聯合主辦,將于2017年7月25日至8月16日在尚8美術館展出,屆時將展出10余位藝術家的40余件藝術品。2017年8月6日將由”青年藝術100”聯合藝術介入在方家胡同46號院發起第二期的“一個美術館”項目,此專項公益計劃主張藝術走出美術館進入更廣泛城市空間,與公眾發生關系。一位藝術家,一件藝術品,一個策展人,現場不同人群與藝術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參與即體驗。2017年的“青年藝術100”借由主場館和不同場地間的互動關系,在八月的北京傾力打造青年藝術地圖,繼2016年“青年藝術100“上海巡展后再推ART MAP概念。
2016年啟動展現場圖
邀請更多關注和支持青年藝術,創意生活的個人與機構參與其中,感受青年藝術的魅力和變化。因此,除了展覽,期間還將與不同藝術機構聯合打造推出多層次多形式的線上線下對談、沙龍、派對等活動,讓青年藝術無處不在,共同推動青年藝術的發展。而此類活動豐富的同時,”青年藝術100”在展覽期間還將秉承一貫嚴肅的學術態度推出藝術講座、論壇和特約藝術觀察等活動,邀請專業人士、專業機構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當下青年藝術的發生和發展。誠邀大家來見證“青年藝術100“的第七年,見證青年藝術的破局和轉折。
2017年推薦藝術家
今日美術館2號館(青年藝術100啟動展)
曾苑慈
曾苑慈肖像
曾苑慈《樹葉的軌跡-1》57×33cm 混合材料 2017
藝術家自述:
聲音對于反映一個地方的特點,超越了視覺圖像能夠捕捉到的線索。我相信,人們對一個地點的感知,聽覺與視覺有著同等重要的角色,因此我致力于深入觀察聽覺維度的感知體驗。藝術家對山水的概念,傳統上是基于雙腳直立的視角,我探索如何利用聆聽練習來打斷這種人之所見,挑戰這種傳統構成。用鉛筆、水墨、聲音和肢體運動,我探索在自然環境中通過視覺與聲音現象形成感知的過程。我的繪畫把種種感知元素匯集一起進行檢驗,比如,顏色的脈動、聲音的形態。過去的一年,我的研究進一步發展到通過在環境中的肢體運動,如行走、靜坐、聆聽,來檢驗感知。
波河沿岸藝術小組(郭梁,張柘,李歌吟,王雪宜)
郭梁肖像
張柘肖像
李歌吟肖像
王雪宜肖像
波河沿岸藝術小組《隨日逐波》尺寸可變 裝置 2016
藝術家自述:
作為一個藝術小組,創作是集體行為,因而在不斷磨合中,作品中私人化的部分逐漸讓位于思辨。這迫使我們不斷整理思路,尋找共同關注的觀念,以及更為客觀化的表現形式。近期,我們的大部分作品都聚焦于“觀看”這一行為。通過封閉的玻璃盒子,人與事物的關系被限定于觀看,然而觀看本身卻又常常嬗變,甚至與事物自身形成矛盾。我們試圖營造一個無限的觀看空間,在這個抽離于日常生活的空間里,有限與無限、連續與分離、實物與虛像、觀察與存在都曖昧不清、相互糾纏。也許這恰恰是觀看的理想狀態——日常經驗的非日常化。
蔡遠河
蔡遠河肖像
蔡遠河《關聯形式的秩序-23》26x35cm 套色木刻 2016
作品評論:
蔡遠河的版畫反映的是一種孤獨感和錯位感。在他的作品中,這位廣州籍藝術家描繪的人物形象令人揮之不去,他們或許獨處,或許群居,但默默無聞是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在一些作品中,人類表現為可交換的身體部件。另外一些作品中,他們漫無目的地圍著一張空椅子,或者站在彌漫著死亡氣息的隊列里,舞動腰肢走向虛無。這些作品體現著德國表現主義的焦慮和孤立,他在作品中刻畫的人物都沒有靈魂、充滿絕望、墮落不堪。——陳伯康(獨立撰稿人、策展人)
丁敏
丁敏肖像
丁敏《Dolls No.5》30×40×30cm 綜合材料 2016
藝術家自述:
作品最早源于對“孤獨”的表現,通過繪畫和雕塑的方式表現。后來,通過電影場景與舞臺戲劇場景的啟發,開始嘗試結合周圍環境以及故事情節,體現人們的情感。我嘗試用原來的繪畫以外表現方式用更多道具以及聲音來表達人物在所處的環境中產生一種緊張的孤獨情緒,除了來自于電影文學中一些場景,還包括我自己的對于孤獨的地理解。創作開始的部分,我并沒有對整個作品有安排而是根據夢境里的情節和下意識的構圖制作了一系例的人物造型,我發現這個形象雖然是相互獨立但是同時具有一些內部聯系,之后添加背景加強故事的聯系,最后呈現出最終的效果。
侯煒國
侯煒國肖像
侯煒國《相馬記卷一》65×120cm 版角料 2017
藝術家自述:
版畫是個擁有很多秘密的媒介材料,我在其中發現了“版角料”這個東西,利用版畫里的試版和印壞的版畫,進行再次鏤空、拼接、組合,形成一個新的具有版畫印痕屬性的“裝置作品”,而“相馬”這個行為和“相人”是一致并同時存在的,我希望觀者可以通過相馬的這個過程可以自觀、內省。
黃啟佑
黃啟佑肖像
黃啟佑《雪山腳下》45×45cm 手工樹皮紙、墨、茶、木炭等 2017
藝術家自述:
山水蟲魚鶴成了表達個人情感的符號,對山間野趣有種信手拈來的自信與天然,并以一種輕松散淡的方式重組,內容帶著強烈的東方審美卻又反中式古典主義形式,調用自己記憶里的生活物件編排出一種朦朧的、難以言說的情感,不參入個人的喜惡判斷,只想將它安靜呈現。
李昂
李昂肖像
李昂《邊際—輿》64×101cm 絹本重彩 2017
藝術家自述:
“個體—建筑—環境”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我藝術創作中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個體與環境的關系似乎是微妙的,其中蘊含著對立與統一的矛盾。而建筑的介入往往可以賦予這二者關系新的含義。建筑本身有其實體與虛體的意義,并且作用于人的內心、并歸于統一。建筑的實體為其存在的形制、線條、結構等等;而虛體則更多象征意義,是人對于建筑感觀后的心理映射,諸如歸屬感、依賴感等等。而隨著環境的變化,建筑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也發生著微妙的轉變,并反作用到人的內心。最終啟發人們對其個體—建筑—環境三者關系的重新審視。
李晶
李晶肖像
李晶《long for love2》60×60cm 布面油畫 2016
作品評論:
李晶的創作一直與“情愛”有關,其中包含著她的記憶與她的幻想。那些存在于她的生命深處的片段如同一間間房子,一座座平原,是她心靈休憩的地方,是她的秘密。我們總是愛過又忘記,李晶卻用畫筆留存住自己的記憶與幻想。李晶的畫也很好看,似乎是愉快的、充滿情趣的,卻處處潛伏著即將破碎的浪漫,讓人難以長久的直視。——李笑男(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李曉琳
李曉琳肖像
李曉琳《一塵中有塵數剎4》34×50cm 攝影 2016
藝術家自述:
這組作品將身體與動物的組合,試圖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而思考關于生命的問題,所謂“生命”貌似是個終極話題,不可言、不可喻、不可思、不可議。總是稍縱即逝,卻又像莫比烏斯一樣,好似未曾離開過我們常人的界定,“我們”是我們生命中的一粒塵,而每一粒塵里面又包含著我們,周而復始。其實生活也好、生命也罷,對于我們來說有著太多的不可思議,如果我們能深入于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也許是最好的狀態,對我們自己也是最好的表達。
李子然
李子然肖像
李子然《娛樂工業》尺寸可變 綜合材料 2016
藝術家自述:
開始真正的繪畫創作是從2013年開始,不知覺繪畫的及時性和快感使我更加被繪畫的這種呈現方式所吸引。我喜歡去組建畫面的過程,也認為繪畫之美就是在這過程中不斷累積起來,因此我不會去過多預設畫面的結束在什么地方,但也不會讓過多的自動主義奪取我在這個過程中清醒的感覺。由于一直以來對影像、裝置的興趣,漸漸地我把處理影像、裝置的思考方式用在了畫面的組建上,繪畫不再以陳述的敘事方式說話,我恰恰希望的是某種隱約地低語。我認為藝術一直應該是個人創造力的不斷輸出,而不是對某種媒介的依戀,又或者是對某個圖示符號的不斷復制。
林聰文
林聰文肖像
林聰文《降臨》36×59cm 紙本設色 2017
畫畫有時候是宣泄,有時候是尋找,有時候是治愈,有時候又是折磨自己,我在創作的過程中跟畫交談,試圖重新認識、尋找自己,但是發現這很難,難的地方不在于沒有尋找到,而在于尋找到的自己是那么的陌生,那種未知的自己,那種不斷膨脹的欲望,無法抑制的暴虐,虛張聲勢的,周身充滿空洞的自己。物有百色,人有百色,我站立一點,本想借由創作九色鹿反映世間萬物,但最終反映的只有一個不認識的“我”,這個“我”又被周遭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內心的掙扎與外部的影響互相滲透,抵制,變異,抗爭,一切的一切扭曲混揉在一起,最終成為一個奇怪的型,出現在我畫面中。
劉娃
劉娃肖像
劉娃《自拍系列-液晶》45×45×8cm 綜合材料 2017
藝術家自述:
創作對于我是一個尋找自我身份的過程。在“自拍系列”中,我借用時下流行的自拍語言,結合攝影、繪畫與生活物品,反映個人與社會之間辯證的關系和界限。作品中運用的日常元素,如像素、刺繡、針灸等,暗指我所身處的,混雜著海量信息和傳統文化的世界。我的身體如同一個戰場,外界影響和社會期待不斷被內化,影響著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與此同時,我也在試圖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就像社會中的每個人一樣不斷的塑造新的身份。
彭璐
彭璐肖像
彭璐《肖像碎片1》73×54cm 紙本綜合 2016
藝術家自述:
我想把自己不想明說的東西,找到一個最恰當的方式做成作品。我的作品都沒有具體的形象,也盡量把情緒去掉,帶有環境的描寫,更多的是表達狀態。雖然具體的形象和表情都不存在,但性別和肢體語言卻被我保留了,我想表達的,是向內深挖的自我,是對周遭環境的一種反應,雖然從我個人出發,但我想許多體會或許置身現實世界的人也許會在作品中找到共鳴。
孫子垚
孫子垚肖像
孫子垚《六棵枯樹2》32×46cm 木板綜合 2017
作品評論:
孫子垚的作品中,存在著一種使人不安的原始野性。正是這種原始的野性使人著魔,發瘋;并想探求這種野性到底是出自哪里。子垚對線條與點、色塊的運用非常的散漫,隨意,遠遠超出了中國傳統的水墨技法范疇,水墨與丙烯,油色,有時還有石蠟,鉛筆等不同材料的混用,使畫面更加的豐富,張力十足。子垚的作品試圖在平庸,古怪與墮落之間反映出一種真實,在對身體,性的想象力上和二者在細節的處理上,使作品散發出一種奇異狂野之美。愛情,政治,生命,魔鬼及不可知力量交織出一種具有搖滾震撼的味道。——關偉(當代藝術家)
許漢青
許漢青肖像
許漢青《舊夢拾遺-我們》70×90cm 布面油畫 2017
藝術家自述:
創作的過程對于我來說像是在孤島上的觀望,在下一秒鐘,總會有什么到來:一陣風、一束微光、一片濤聲、一次花開;其實,所有的期待都是對人的期待,所有對世界的認知都是對自己的認知。我們無限的接近身邊的事物,就是無限的追問自己,這就是我們有限的生命經驗;每一條線,每一個色塊,每一個圖像,所有的痕跡與符號,都在這有限的經驗的生長出來,暗示著那些被我們遺忘的與被忽視的。
葉江
葉江肖像
葉江《Extended Morandi》90×100cm 布面油畫 2016
藝術家自述:
我的藝術實踐經常是關于我對于作為一個藝術家在當代語境下身份的理解。我相信藝術是觸發觀眾對于人類自身內在價值自覺的一種方式,它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發生作用并不同程度地在消解物質社會價值觀。我的大多數作品都是轉化自我對于平凡物件和符號的日常經驗。我把藝術看做是觀看和思考的集合體,它們同時發生于你欣賞一件藝術品的時候。我的經驗就是我日常觀看和藝術思考的產物。
張庭群
張庭群《2011.5.1》90×120cm 油畫布丙烯 2011
今日美術館3號館(名泰經紀)
遲群
遲群肖像
遲群《八條線灰紅藍》150×100cm 布面油畫 2017
藝術家自述:
從研究生畢業到現在已經七年的時間,我從學生身份轉化成獨立藝術家身份,也從獨立個人成為了獨立家庭,自身有了多種身份的附加,這些社會關系或主動或被動形塑著自身,或隱性或顯性對自身有了秩序的界定。以“線”為表達自我的載體也有了不斷拓展的廣度。把時間的維度壓縮到線的深度中,來挖掘其無限性和深入性。以這種相對理性的表達形式觸動感官,引發共鳴體現了理性背后冷靜的生存生活的態度。
程保忠
程保忠肖像
程保忠《望斷西坡》56×169.5cm 紙本設色 2016
藝術家自述:
我現在的創作以描繪自然為主,尤其是身邊熟悉的自然景觀。以樸實的題材,運用相對傳統的構圖和“深遠”視角,借鑒西方繪畫方式表現空間和處理光影,既有工細刻畫又有大面積的墨色渲染,使作品精微和幽遠兼顧。在創作中隱去人活動的痕跡,追尋自然本身鮮活而又平靜的生命力。無需太多的意識形態,無所謂當代或傳統,無所謂水墨或其他。懷著一種靜觀的態度去創作,讓自己不斷嘗試建立一個穩定的、有內在支撐的體系,去應對這個紛亂無序和全無把握的現實生活。
馮一塵
馮一塵肖像
馮一塵《本能 No.8》120×100cm 布面油畫 2016(右)
藝術家自述:
“本能”這個詞匯本身包含著模仿、改進和超越三層含義。本能系列作品中的模仿,是把人的主觀意識融于圖像之中,對自然之物(客觀)的模仿,進而在圖式和構成上進行改進和超越,而這種超越是在美學層面上的超越,是以藝術美對自然美的超越,作品中的本能是同時包含著三者的體現。我曾經在作品中對于意識與無意識進行過工作方式(形式)上的融合,視覺心理上遞進式的融合,以及這次借助視覺在理性層面上進行的抽離,都是希望通過各沖形式使意識與無意識二者產生關系,而這種關系是對一種方法論的思考,既東方哲學下的觀察方法論。
孫浩
孫浩肖像
孫浩《征程》110×240cm 紙本水墨 2017
藝術家自述:
作為當代青年水墨的代表,孫浩的近期創作逐漸走向了多元而豐富的面貌,在這一面貌的背后則是畫家的獨立個性與自由思考。具體而言,一種是返觀現實體現人文關懷的水墨創作,一種是繼續針對歷史文明的幽思暢懷,一種是逐步“史詩性”的明確走向。
同樣是“寬銀幕式”的構圖,孫浩以德國柏林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 Museum)所藏希臘羅馬經典雕刻為靈感,以更為歷史化的視覺形象來象征“善惡對立”在倫理傳統中的混雜與糾纏。是故在孫浩眼中,所謂的“史詩”本質上就是某種的“虛無”,但這并不意味著新一代的“歷史虛無主義”與“對知識傳統的離經叛道”,卻似乎是真正生成一種“重構”的新方法論:即以個人的力量去感知過去,并讓所有的史實逐漸自主歸位。
王恩來
王恩來肖像
王恩來《鋼尺,G字夾與吧凳》118×118×174cm 裝置 2017
作品說明:
鋼尺首先是一種直線度量工具,同時又具有鋼片本身獨特的物理屬性。鋼尺在受力彎曲狀態下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性,與此同時,在G字夾具有臨時感地夾持下鋼尺自然形成了充滿張力的狀態。
王敏
王敏肖像
王敏《海浪拍岸》38.5×57cm×8 紙本水彩 2016
藝術家自述:
作品《時間把記憶沖刷上岸》由三組作品組成:第一部分影像視頻記錄不同時間地點的海浪拍岸的片段。第二部分裝置有大量泥塑:如死去的海鷗、麻雀、和魚類、失事的飛機和動車、棺材、沉船、骷髏和黑色的剪紙羽毛、還有殘缺的壁畫和瓷磚碎片,空的星巴克咖啡杯、可口可樂罐和麥當勞紙杯,帶有文化印跡的雙喜牌和熊貓牌香煙、死去的喜鵲、老北京火柴、麻將牌;寫著“Home”和“Hotel”的牌子等110多件小雕塑。還有海邊海灘上拾取各種形狀的巖石和枯木。這些瑣碎的信息映射著人類、自然和世界經濟建設進程中的矛盾,在經濟的大浪過后殘留下的痕跡。第三部分為八張紙本水彩海浪撲岸。
我們腳下的路,無時不催促著我們前進的步伐。而前進的道路上,時間推動翻滾的浪花,都只向一個終點奔騰。“Home”和“Hotel”映射著今天我們生活的兩種狀態,人們在內心一直想尋找心靈的家園,而實際多數時候我們其實都是在路上。
謝天卓
謝天卓肖像
謝天卓《仰式社交》60×120cm 紙本設色 2017
藝術家自述:
這幾張畫的場景較大,我嘗試從某個局部事件開始推向整體,繪畫中從局部開始推演讓畫面的整體效果時常不可控,甚至顯得瑣碎,所以得不斷調整具體物象與畫面結構本身的關系。在調整過程中,畫面內容隨著結構的變化生長,因場景較大人物在畫面中最初的敘事被場景內元素的增減不斷消解,畫面有了預設之外的可讀性,也為個人的繪畫帶來樂趣。
許宏翔
許宏翔肖像
許宏翔《門》200×160cm 布面油畫 2016
藝術家自述:
長時間對于“圖像與繪畫”的探討讓我對于繪畫內容的選擇變得越來越嚴格,時常會需要判斷刺激我的圖像到底是基于興趣或是視覺經驗還是我真的需要它用以表達個人觀點。當內容和主題接近“準確”那么繪畫語言就會變得自覺,而無需依托某種“辦法”。我認為我的最新繪畫作品正在接近這一準確。
鄭菁
鄭菁肖像
鄭菁《3.1059㎡草坪》153×203cm 紙本簽字筆 2017
藝術家自述:
寫“1”作品是從09年開始,將嘴里數的數字更加精確化,試著手里的筆在紙面滑過“嗒,嗒,嗒……”聲和工作臺上鬧鐘的“噠,噠,噠……”保持一致,每一行會記下數字,這時會在原本每一天空白處留下嘴里的數字。這次展出的是三幅新作,《1985》是將寫好相同數字的卡片找不同的人來數,最后在卡片上寫上他們最后數完的數字和名字。《UFT-8》和《3.1059㎡草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盡量去接近自然,當然我不是一個好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