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莊文化藝術節青年策展人邀請展
城市索引——數字藝術中國
展覽地點:中國 北京 宋莊尚堡美術館
展覽時間:2009年9月19日-10月12日
參展藝術家:卜樺 代化 繆曉春 金江波 豐江舟 馮夢波 張小濤 王智遠 吳俊勇 白崇民
策展人: 王泊喬
指導機構: 中國數字藝術協會
官方網站: www.dacorg.cn
城市索引
王泊喬
“城市”就像一塊承載了太多的欲望的巨大磁石,吸引更多的人涌入。在接納了流動人口和外來移民聚集的能量后,城市開始富麗堂皇,一副生機盎然的景象,就像是一個暴發戶,房子里塞滿了各種各樣的“豪華”“藝術”“古典”“歐式”的擺設,但這些擺設跟他本身實際上毫無聯系,也許并不搭配。中國的許多城市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建造了大量的巨型建筑、人造景觀、廣場,地域差距慢慢縮小了,但由于建筑的同質化,從這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出差或旅行的人,常常會迷惑自己身在何方。城市在不停的拆和建的過程中,斬斷了自己的歷史根系和文化脈絡,讓人們對于城市的印象越來越模糊。
比如繆曉春的《北京索引》并沒有用眩目的虛擬圖像和三維動畫奪人眼球,而是拿一張北京衛星地圖,等距離畫上縱橫交錯的經緯線,經緯線交匯處便是他的拍攝點,使用 360度 Seitz Roundshot 全景轉機,不管重要次要,有趣無趣,只要能架起轉機,便都拍上一張,作品展現了北京的城市變遷、人文風貌及市井百態。當你在現場觸摸或點擊北京衛星圖上的某處的時候就置身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之中,令人身臨其境。從2007年開始拍攝的2000余張360度環景照片都沒有考慮過角度、沒有選擇的完全忠實客觀的展現和索引城市。
卜樺與豐江舟的作品個體與群體之間對于利益遷移及欲望重構來表達城市擴張下人們內心掙扎。在人們對于城市不斷擴張及高速建設的迷茫和恐懼中,我們透過卜樺《野蠻叢生》看到城市遷移其實是利益的遷移,卜樺構筑了一個在利益推動下擴張的城市,并顯示了這個城市逐漸蠶食童趣世界的過程。而另一個作品《慌慌》表現城市中的人對于貪欲,愛欲的追求空前高漲,到處是無名火焰隱隱燃燒升騰,而片中小女孩的救助行為是一個美好的愿望。
豐江舟《浮城游生》實際上是由他創作并導演的一個多媒體視覺實驗舞臺劇,一般的故事總習慣有結尾或寓意,這部作品卻是用視覺元素做為線索和結構,表演和多媒體相結合。作品是對城市興建和破壞的思考,對個體索取與浪費的質疑。用視覺來搭建框架,強調聲音與影像、演員之間的互動。聲音與影像可以互相解釋,演員穿插其中。兩臺數碼電腦燈和LED、音響控制系統,使聲、光、電多種科技元素交相呼應,把浮華人生中城市的喧囂、生存的狀態、尋找人生表現得淋漓盡致。
重慶、深圳、北京,張小濤的《迷霧》用一縷時間的暗線把這三個他生活過或有特殊的情感和成長記憶的城市荒誕的串聯起來,這似乎也代表著中國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內褲背后的十字架》是澳籍華裔藝術家王智遠的巨型裝置作品,裝置整合了機械、聲音、錄像等流行的通俗媒介元素,發展成放大的內褲形狀的“碎片式墻上雕塑”,以期能與觀眾產生更多的互動,然而內褲本身卻又是對受眾接受度的一種挑戰。十字架出現后的兩段影像隱含著更多的寓意,城市中行走的茫茫人潮和一個被空間困住的個人給我更多的反思。
金江波的互動作品《18銅人》被觀眾用針刺穴后投射出一段20秒至30秒之間的關于全球政治人物的Flash動畫錄像,動畫主人公則分別演示為布什、普京、金正日、卡斯特羅、小泉純一郎等當今全球熱門政治 “明星” 兼“病夫”的形象。造型夸張、幽默,人物臉譜刻畫有點調侃、戲謔,但每個卡通形象都在短短幾十秒之內演示出人物原型的個性、喜好和狂熱的政治作派,讓人一眼就能辨認出那一張張日常生活中被電視、報紙等媒體無限放大、無限復制的熟面孔。
馮夢波的互動游戲作品《Q4U》曾建立了一個虛擬的城市空間,并結合《CS》里的攻打經驗,伺機埋伏,對虛擬的敵人進行猛烈攻擊或者自己遭到血腥屠殺。而新作品《Q2008》延續了他以前一直用電子游戲做藝術的路線,但這次并不是建立而是拆除和剝離,他通過后臺程序把游戲中的城市、空間、背景全部取消,利用游戲程序中的一個接口來實現把一個時間序列同時呈現在屏幕上,空白的背景上人物動作也被壓縮在一個單幅畫面之內,像是一部二十一世紀的自動繪畫機器。
城市又像是一個大舞臺,每天上演無數場戲,代化用數碼像素畫了近1年時間把北京的天安門建成至今約500年間的發生在天安門的重大歷史事件全景展現在《我愛北京天安門》長卷中,有如《清明上河圖》,但畫面中時間、空間的錯亂,既荒誕有趣,又豐富深刻,這才是他心目當中的天安門。
城市在不斷的發展中產生的社會問題是藝術家白崇民和吳俊勇作品令人深省的主題,一個是城市中的廣場為視角,一個是以城市中的某個角落為背景進行觀察和思考。
黑峰的《亂碼時代》把城市、社會形容成一個巨大的永遠也走不出去的迷宮,“信息”、“新聞”、“事件”、“文化”、“宗教”成了一串串、一行行的亂碼,跳躍連接代替線性思考,多向度空間取代繪畫透視。
“索引”既是本次展覽的主題和線索,也是一種客觀的角度,10位藝術家的作品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脫離傳統和觀念藝術的固有模式,從作品內容上是“城市索引”,將中國城市化過程所受到的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受到的影響和沖擊、變化嘗試性的進行呈現和表達。但作品本身更是“未來索引”,每位藝術家都運用了數碼、計算機、電子機械、電腦燈、電子游戲、動畫、3D等多種數字工具和手段。藝術家們并非僅是利用技術來解決視覺的的問題,開發新的視覺經驗,而是通過技術創造多維度空間,綜合運用聲、光、電藝術來充分調動參與者的多感官,讓我們對于城市有了更多奇妙的感受,而觀賞者從被動接受和觀看成為參與者,甚至成為作品內容的一部分。
王泊喬(中國國家博物館創意顧問、中國數字藝術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