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吳海洲
藝術家:吳海洲(文章內簡稱W)
采訪者:許柏成(文章內簡稱W)
時間:2010年7月15日
地點:798藝術區偏鋒新藝術空間
2010年7月12日至8月7日,吳海洲的新個展《公園佚事》在798藝術區偏鋒新藝術空間舉行。吳海洲2006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現在中央美院附中任教。
談繪畫經歷
X:首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為什么還在堅持架上繪畫,而沒有去做裝置等其它的藝術形式?
W:這還是興趣問題吧,從小就是一直學畫,從六七歲就開始學畫畫,一直都是接觸平面的。然后上大學之后接觸了一些架上之外的,我是壁畫系畢業的,接觸的東西比較雜,材料啊什么都學,最終還是對繪畫這個東西有興趣。至少現在還是有興趣,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目前就這樣一直就畫下去了。
吳海洲自己為展覽題的題目《公園·佚事》
X:對于國畫、書法的這種興趣,對你的創作會有何影響?
W:因為你有這個興趣,然后它會潛移默化地轉到你的畫面里,包括構圖的選取,甚至用筆。在你的問題里有一個繪畫中抽象的手法是怎么形成的,其實就是這個東西,我覺得無形中這個東西給了我很大的提示,在有些畫的處理上潛移默化地形成了這種感覺。其實,中國畫里面有很多抽象的、簡的東西。
水墨畫在用筆上其實對我影響挺大的。平時我在畫室里寫東西都是用毛筆寫,毛筆的感覺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包括用油畫、丙烯畫的時候,這種材質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毛的感覺不一樣。但其實都是毛筆,油畫筆其實也可以說是一種毛筆。我把這種東西通過自己長時間的練習、實踐,把它轉化出來。
X:你的作品受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
W:當時在大學里受西方當時比較流行的東西的影響,其實挺大的。這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包括顏色的處理啊,當時看里希特啊等等,因為你一直是在學院里面受教育,突然看到這個的時候你會受刺激,你受刺激的時候你就會學著去模仿,繪畫就是這么一個東西。當時我就畫了一些這個,后來就擱在那了。
上學的時候就喜歡就畫兩張,課堂作業畫兩張,來保持自己的狀態,一直到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就畫了你所說的條幅系列。后來據新友說,那個好多人還非常喜歡,可能比較迎合有些人那種感覺。但是我自己已經不喜歡了,我就突然把它放棄掉了。
X:在顏色上是不是受他們影響挺大的?
W:我的顏色一直就是偏灰。我上附中的時候顏色就挺灰的,上大學后也一樣。我上附中時,好幾個老師說我的顏色感覺像女孩,可能這是與生俱來的感覺,顏色的東西有時候就是天生的。我也沒有刻意去模仿,當你看到那個的時候,能有一種共鳴。
X:你當時的《條幅》系列是怎么構思的?
W:當時的《條幅》系列與現在相比,可能題材會有變化,但是畫畫的感覺沒有太大的變化,一直在延續那種顏色、技法的感覺。
可能那時相對的抽象很多、形式感會更強,我那段畫的時候正要是研究生畢業前要開始畫,后來到研究生畢業,畫了大概不到一年吧。其實當時就是借助那個形式感,那個條幅啊,那個框啊,可能想的也比較簡單——就是喜歡。
X:這些畫畫了有多久?
W:大概三年左右的作品,選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