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都關注巴黎、米蘭、倫敦的幾大設計展的若干年后,正如上海有意變成時尚之都的野心一樣,各大展覽公司也動起了在中國做設計展的“新鮮奶酪”。然而正大光明打著“設計展”名號的展覽,不是亂糟糟缺乏組織經驗,就是見錢眼開到讓人誤以為是某個贊助商自己做了一次年度活動。這樣的幾年之后,國內看起來最像樣的設計展(其實更應該稱之為“設計展區)竟然是落腳在中國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中(以下簡稱時尚家居展)——一個德國人做的以“做生意”見長的貿易展,不僅在努力做“設計”,而且異常突出。這不能不說是國內“設計展”的尷尬。
撇開浮沫腳踏實地
在任何一個國家,做展覽這件事都是龐雜的系統工程。巴黎家居展、米蘭家具展、法蘭克福消費品展——它們無一例外地巨大到讓人筋疲力盡,可即便是疏于英文的人,在觀展路線、信息和資料獲取、周邊服務等方面都沒什么困難。反而在“上海展覽中心”2.2萬平方米(是國外展的1/20左右)的方寸之間:“設計雙年展”(以下簡稱“雙年展”)能紛亂到讓參展者和觀展者自動站入同一個陣營一起聲討;去年的“100%設計展”也因為匪夷所思的動線規劃,上上下下的頻率之高被媒體記者們集體嘲諷為“100%體能訓練”。杭州“品物流行”產品設計公司的總經理余斌不僅帶著團隊參加了兩屆米蘭家具展,也在今年剛落幕的“雙年展”和“時尚家居展”上參展。他提到:“說實話對雙年展比較失望,與往年比起來,水準不升反降”,與之相比,“德國法蘭克福的時尚家居展并不在原先的計劃中,反而讓人驚喜,或許是德國人的嚴謹讓展覽規劃更為合理。”幾乎所有的國內設計展,都挖空心思在外包裝上下功夫,邀請設計明星來演講,用大牌的“創意總監”,只是設計明星走穴式的內容和創意總監的所謂創意,在吸引眼球后,不能解決最基本的展覽規劃問題,也讓業內諸多人在之后對這種缺乏誠意感到反感。
不是只有“大牌”才夠格
就在上個月,北京“亞太設計展”的多名國內知名設計師的聯合演講,200人的場子,主辦方學習航空公司“超售”,可是過程失誤:2600元左右的入場券,賣掉了1000多張,最后臨時換場地,依然有人被擋在玻璃門外“觀摩”,里面的人也好過不到哪兒去。毋庸置疑,這樣的安排只有主辦方樂意見到,對演講者和聽講者來說,都是災難。
在見到中國太多“熱鬧”的論壇之后,組織On Design Forum(設計風尚大講壇)到時尚家居展的德國人Manja
Kochannek有了疑問:“是繼續堅持讓年輕的歐洲設計師來交流呢?還是要找最著名的設計師來?哪個更好些?”她當然也知道,年輕設計師更愿意帶新作品來,他們更開放和平等,更愿意與參與者對話,更希望得到來自中國的聲音。只是,看起來“大牌”對展會的推廣更有幫助。對此,時尚家居展的項目經理戴蓓華在與德國母公司商議后決定“妥協”——既請大牌,也保證一定數量的年輕設計師。“從預算角度,我們曾經一度考慮二選一,要么是兩個大牌設計師,要么是一群年輕設計師。最后還是決定明年會以德國最著名的設計師之一如Konstantin
Grcic掛帥,再加上4位左右的歐洲年輕設計師一起組成On Design
Forum,不僅解決展覽宣傳推廣的問題,還要繼續保證讓來參與的設計者、品牌方、制造業者都能有效地獲取信息與經驗,甚至溝通后獲得設計服務。”從法蘭克福Ambiente的On
Design
Forum到中國時尚家居的同名論壇,單場聽眾規模一直控制在100人以下,且在3天展期內全天多次輪回,傳播率也能達到千人次以上。
設計齊放也要生意興隆
實際上,所有參展商及觀展人群目標一致:設計感、藝術范、趣味性之外,參展商(包括參展的設計師)能接到“活兒”,觀展人群能找到生意是最重要的。設計展的外衣雖然有一點陽春白雪的味道,不過繞不開的內在是為設計品、設計師、有設計的品牌、尋設計的品牌找一條康莊大道。為此,各個展覽公司尋求的方式不一而足。“雙年展”最有多樣性,走雜燴路線,建筑、產品、多媒體一起來,只不過來看展的是瞧熱鬧的多,渠道商、買家太少;時尚家居展最成熟和聰明,他們不是傳統的“設計展”,卻巧妙地依靠各家媒體的資源,借助中國家居設計師品牌聯盟和一些協會的力量,將近些年國內最優秀的設計師及作品一網打盡,彌補了原本過于生活瑣碎的展會氣氛,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能夠看出一些重復并略顯疲沓。但今年時尚家居比較聰明地開始確定大會主題,并著力扶植主題性的展中展,例如今年一家雜志以“成竹”為名的成品竹材主題展,獲得最多關注,加上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傳統的觀展人群渠道優勢,為參與的獨立設計師及品牌找到不少經銷商和生意,“成竹”的策展人曉丹表示:“我們更希望與務實的展覽合作,這樣對國內原創設計和品牌的推動,才是真實可見的。”
當然,馬上就要開展的“100%上海”,是國內最具價值的設計展品牌,希望被搶了世博會黃金(1327.90,2.30,0.17%)檔期的他們,能夠真的沉下心來,將設計總監Michael
Young“人盡其用”,好好服務參展獨立設計師及品牌,一改過去不賺吆喝也不賺錢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