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v三级国产A级水,国内精品久久久www

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設計·新媒體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對動畫片的一點期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5 18:08:52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戴牧


《WATER BRAIN》

  最近的消息說,一部講述中華人文始祖故事的長篇動畫片《軒轅黃帝》,近日在沈陽渾南動漫產業基地制作完成,將于今年10月與電視觀眾見面。據動畫片制作人夏鵬說:這是首部以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的黃帝作為主人公的動畫片,劇情將以黃帝的傳說和事跡為背景,介紹華夏民族誕生、炎黃子孫繁衍生息的故事。這部長達200集的動畫片旨在通過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民族文化。另外,還有消息稱:國內首部京劇題材的三維卡通動畫《定軍山》日前已制作完成,它將與《失空斬》《定軍山》《四郎探母》等經典唱段一同作為“國粹”系列短片在稍后的時間里與觀眾見面。

  作為主要面對少年兒童觀眾群的動畫片來說,這樣的取材和制作,無疑是個好消息。至少從民族感情上來說,我們更希望我們的故事不要讓外國人來演繹。比如這部《軒轅黃帝》將通過動畫再現當年黃帝與蚩尤的大戰,將一個歷史的細節細致地處理。夏鵬認為,這部動畫片不僅會受到少兒觀眾的歡迎,“相信很多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也會感興趣”。

  這當然是個美好的愿望。

  雖然看《花木蘭》等片子,也好看,但總有種自家種的好菜讓別人做上桌的不甘心。轉頭再看看,美國大型通信公司VIACON大眾傳媒公司旗下的動畫頻道Nickelodeon最近將專門為中國動畫設立了一個名為“CHINA TOON”的欄目,主要覆蓋范圍包括了亞洲的13個國家和地區,這也是歐美企業首次為中國動畫設立專門的節目。這一消息對于一直致力于輸出國產動畫的中國政府來說,也不啻是打了一劑強心針。這似乎讓國內的動畫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就國內的諸多動畫片來看,適合孩子們看并且有助于孩子們心理健康成長的片子其實并不多。身邊就有90后的漫迷告訴我,哪怕是孩子們愛看的《虹貓藍兔》,里面的好多情節,都是很暴力的。就拿最近風行的《喜羊羊》來說,灰太狼的行徑也是大有學頭的。動畫片,在將觀眾群定位為少年兒童時,在注重商業回報和可看性之前,更負有教化和啟蒙的責任。我們提倡國學,我們崇尚傳統,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不輸在奮斗人生的起跑線上,我們希望他們接受并延續中華的古老文明、同時擁有孩童該有的天真爛漫。孩子們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家長們會讓他們背《百家姓》、《千字文》,他們還可以知道生活在距今4700多年前的黃帝,如何播百谷草木,如何發明了指南車。

  相信很多人,懷念《大鬧天空》那一個動畫時代,更歡喜“美術片”的稱謂。我們還深愛水墨畫成的小蝌蚪在水里游動。那是一個中國動畫時代的輝煌,一個創造的里程碑。天津英方數碼2008年在國家廣電總局正式立項國內首部三維京劇卡通劇集動畫,據說主旨在于利用動畫的簡練形式,以現代技術手段包裝京劇唱段,使得京劇文化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仍舊可以以時代發展的節奏煥發青春,力爭將三維卡通京劇配套英文漫畫書及視頻推向海外的青少年市場,樹立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卡通人物品牌形象。要說國粹么,京戲算,傳統神話也算,中國書畫也算,套一句老話來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技術上,我們可以全球化;在運作上,我們可以國際化;在題材上、精神層面上,我們不妨民族化、傳統文明化。這樣才是作了“居高聲自遠”的準備。

  從另一方面來說,動畫電影還應有現實的思考。當各方大力扶持動畫電影的大成本制作時,我們也看到了年輕動畫人的努力嘗試。且不說國外的一些動漫產品的良莠,但至少有好多作品將目光投向了現實的生活,也不乏嚴肅的思考。這些也是將觀眾吸引過來并引發共鳴的必要條件。巡視網絡視頻,我們不能忽視2009年廣州美術學院的動畫畢業作品《WATER BRAIN》,這是一個關于精神壓力的故事。故事里那個奇幻的東方蒸汽世界里,孩子們在一坨大怪物的強壓之下,只得選擇不斷的做作業。隨著他們精神壓力的增加,大腦里的水也隨之沸騰。14分鐘的短片,雖然畫面風格并沒有從宮崎俊的作品中脫胎出來,常常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淺顯易懂的細節在短時間內引起強大的共鳴。那個流著鼻涕、眼睛大大的小孩,毫無疑問讓人們回憶起學生時代的苦楚與傷感,壓力與向往。我們不能不說:這是正視了現實的思索。這雖然是一個沉重的主題,但片中那飛向遙遠的紙飛機顯然承載了作者和觀眾的真切向往。

  這也是我們對動畫片的期待和向往。


《軒轅黃帝》


《定軍山》

1   2   下一頁  


下一頁國外另類插畫欣賞
上一頁

打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國外另類插畫欣賞
· 喬治揚諾夫經典平面設計作品欣賞
· CCII 國際設計館于798即將推出創意主題系列講座
· 任寶華:設計的力量不容忽視
· “德國歸來話設計”聚焦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