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記者 許荻曄 發自北京
不久前,馬世芳攜他的第二本音樂隨筆集《昨日書》來到北京,該書簡體版將于1月出版。文集內收錄他2002年以來的文字四十余篇,配有三十余幀珍藏的流行音樂相關物件照。
這本文集看似回憶自己的音樂故事,記錄的卻是另一個過去了但依然美好的時代,同時包含著對當下的關懷:“我當然懷念一個唱片人就是文化人的時代,一張唱片可以移風易俗的時代,但是老懷念也不是辦法,我們應該想想怎么樣調整戰略,讓音樂在這個時代仍有影響力。”
馬世芳“向后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歲,他在母親抽屜里翻到一卷Beatles卡帶,帶回房間聽。收音機讀出樂音,他讀出自己的人生密碼,一頭栽進那個過去的老音樂世界,39歲的馬世芳形容當時的自己“開竅了”。
父親是作家、教授,母親是電臺主持,1971年出生的馬世芳以文字與音樂為生。高中開始,他就是一個專業樂迷,大四時編寫的《1975-1993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至今被看作樂史重要文獻。他是一個筆耕不輟的電臺主持。2006年出版《地下鄉愁藍調》,獲得獲臺灣《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他主持的節目名為“音樂五四三”,深度專訪音樂人,被譽為中文世界最好的流行音樂節目。著名出版人詹宏志聽到他的某期節目后,評價他“老靈魂裝錯了青春的身體”。
“流行歌曲就像一顆時空膠囊,為我們留下了某一時代的聲音、氣味、感情,我們現在回頭聽過去的歌,就好像照見了那個時代的樣子,我覺得那是一個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