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筆墨原形總是與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倘若要洞悟筆墨原形空間,單將經驗停附在筆墨原形的表層里是遠遠不夠的。藝術的精髓是人文思考與水墨實踐的取向所在。回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繪畫無不蘊含著鮮明的人文精神,表達對自然的關照,對人性的關懷,建構人與自然和諧之境界。老子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發道,道法自然"既是筆墨之精神,亦是其物化之過程。
素仰楊曉陽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有著卓銳感觀的藝術家,在筆墨的探索上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覺。曾有這樣一件趣事,有位商人,收買了楊先生30多幅作品,當有人問他畫的是什么,他回答不上來,畫一直沒有賣出。畫商北上西安,問了楊先生同樣的問題,楊先生說了四句話:"陳茶之味、古陶之品、老玉之質、頑石石之形 "。短短十六字道出了他的情趣與品味,--品茶,賞玉、把玩陶石。
楊先生的情志與品味激發了他對繪畫藝術,形、質、品、味繪畫理論的開拓與創新。楊先生的形質理論觀是一種意象造型的繪畫理論,是一種觀念、一種境界;品味理論觀則強調繪畫作品傳遞的意象,具體化為一種精神、一種氣度。
頑石之形
"形"在中國古代畫論中的論述也有不少。其一般都是將"形"與"象"聯系在一起,"形"與"象" 之間有異同。尤其中國人物畫中,其所用"象"皆重于形,人物圖畫其形貌,而為物像,所重在形,人物以形寫神。《魏晉勝流畫贊》中就有"以形寫神"和"一象之明昧"之說,而《芥舟學畫編·傳神·總論》中沈宗騫亦云:"畫法門類至多,而傳神寫照,由來最古。蓋以能傳古圣賢之神垂諸后世也。不曰形曰貌而曰神者,以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類者有之,至于神,則有不同矣。"那么在繪畫中"應物"與"象形",《爾雅》中說:"畫,形也。"《說文》解釋:"形,象形也。"西晉陸機說:"存形莫善于畫",張彥遠還說,"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記傳所以傳其事,不能載其容;賦頌有以詠其昧,不能備其象;圖畫之制所以兼之也。"這些都是從象形方面來做繪畫特征論述。謝赫"應物象形"說中,"應物象形"的本質認識 "形"的過程,而獲得對形的理解與概括。那么西方古代繪畫中就"應物象形"德謨克里特和亞里斯多德則稱為"摹擬論"。中國畫也是從單純的描摹自然到重塑自然,這是繪畫發展歷史的高級階段,也是藝術發展普遍規律。齊白石對形談到了"似與不似之間"。然而在繪畫借助于玩石來感知繪畫之形,楊曉陽是特別的。
中國古代雕塑,同樣注重"意象"精神傳達,這在漢代霍去病墓石刻上有著完美的體現。霍去病墓的石刻,強調的是雕塑的寫意性,這與中國畫寫意畫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的雕塑是平面雕塑,整個外型圓潤自然,質樸含蓄,無張揚與外露,所雕所塑的精神意蘊大都暗含其中。
楊曉陽從這里得到了啟發,霍去病墓的石刻粗率渾樸沒有棱角,呈現的是堅強與豐富內涵,它能抵制一切外力,很頑劣,它吸天地日月之精華它承載著的中國文化與中國美學特征。霍去病墓的雕塑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古代石刻的未解之迷。歷經千百年風霜雨雪,歲月打磨,精彩尤存;其形之樸,所蘊大趣;其形之拙,所藏大巧。
楊曉陽先生的作品吸收和借鑒中國傳統雕塑的精神,找到了自身的文化承載點,在思想上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精神,在人物造型上大意象理念,并將風霜雪影的自然物象納入到他的大寫意人物畫的形體當中,作品自然淳樸宏大,《溫故而知心》、《懷素書壁》都可以看出這種精神的傳達。
?
老玉之質
"質"在字典里有這樣的解釋,"質"乃事物之本體與本性。而"本質"是與"現象"相對的概念,指事物的內在聯系,是一種事物和其他事物相區別的根本屬性。也是該事物透露出來的氣質、精神與格調。這種氣質包括一個民族在不同時代心理素質、思想情感、社會心理等因素。不同的畫家在不同的時代,其作品會呈現不同的氣質,即便在同一時代,其作品氣質也有高下。吳寬評論唐代王維的畫有"落筆無塵俗之氣",明代文征明更有"人品不高,用墨則無法"之感慨。他們把人品氣質同繪畫的筆墨技巧融為一體,足以證明人品氣質對繪畫之重要。熟識楊曉陽先生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內斂的老玉之氣,這與他愛玉、賞玉、品玉的性情是分不開的。
談到玉文化,可謂源遠流長。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曾有這樣的記載:"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暢,等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使,繁之方也。"即所謂的玉是"仁"、"義"、"智"、"勇"、"潔"五德的象征,以玉的溫潤色澤代表仁慈、內外的一致,象征正直(義);堅韌質地象征智慧;不傷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義;敲擊時發出的清脆舒暢的樂音是廉直美德的反映。
玉文化對中國繪畫藝術的影響可謂至巨,這一點從楊先生作品中深有體會。楊先生的作品外型除圓潤自然,質樸含蓄外,且兼有老玉之質。他常說:"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玉器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華文明的縮影,是遠古先民頂禮膜拜的神物,是古人審美觀念的表現,更是中華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中華民族以"愛玉"和"尊玉"而著稱于世,在中國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征,故中國人喜以玉護身、保平安及辟邪;而西方人則主要欣賞玉的優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中國玉文化綿延不絕,是世界罕見的文化現象。"楊曉陽對老玉有著獨特的情感,他說:"老玉表面的玉皮為'包漿'物,似秋梨的皮,看似樸素,內部卻極其高貴品質,明外而知其質。把玩玉的過程就是用手或肌膚撫摩、呵護玉器。玉石正是因傾注了人情感才有了生命、有了靈性。一塊封塵已久的老玉需要用情感來喚醒它,只有有緣的人能解讀她的前世今生,并從中受益良多。"楊曉陽先生讓沉睡了千年的古物在他的作品中重現悠遠古老的氣息并充滿時代的活力。這是他長期以來竭力探索和發現的結果,也使他的作品風格變化萬千,雖無精雕細琢,卻有渾然天成的氣韻;雖質感純凈,外表樸素,卻使其內藏的高貴的氣質鋒芒畢現。其作品《雪域》、《茶》中可見一斑。
古陶之品
在畫論與書論中, "品"字出現的最多,有"書品"、"畫品"、"藝品"、"品格"、"品級"、"品味"、"人品"等等;也有以"品"字命名的著作,如謝赫的《畫品》、姚最的《續畫品》、庚肩吾的《書品》等等。中國美術的評論史就是一部品評史,品就是反復的把玩和賞鑒,由此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品又是一種玩味,誠邀三兩知己小酌,酣暢淋漓之際,撫卷共賞,將感悟錄之以文或繪之以畫,這就形成了畫論和繪畫作品,后又有"畫如其人"形容畫之品味。繪畫作品品味之說有"四品",即"神品、逸品、妙品、能品",后來品評又深入到具體繪畫當中的構圖、用筆、用墨和用色,楊曉陽先生對此提出了"古陶之品"的觀點,畫論由此又多了一"品",即 "古陶之品"。
古陶是人類文明的先聲,是人類藝術的源頭。古陶的出土,向人們展示了馬家窯、半坡、驪山的文明史,使現代人得以窺視到古代文明的奧秘。陶文化也記錄了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對于,生長在古都西安的楊曉陽先生包攬吸收了從史前到秦漢再至唐朝的彩陶、秦俑、瓦當、漢罐、唐彩罐,勛的精粹,只有他才讀得懂古陶。古陶沒有華麗的外表,有的僅是歲月的剝蝕與刻鑿,正如賈平凹吟唱的:"塤是泥捏的東西,發出的是土聲地氣。上帝用泥捏人的時候,也捏了這塤。人鑿七孔有了靈魂,塤鑿七孔有了神韻。"因為久遠,所以神秘;因為神韻,所以鮮活。
與瓷相比,楊曉陽先生認為古陶表面沒有浮光,比瓷器更耐看,古陶質樸的像土卻又不是土,有火燒的痕跡,有生動逼真的圖案,這充分表現了古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才能,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解原始社會先民生活和生產的可靠信息,陶器的生產又促使定居生活逐漸鞏固下來。古陶,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代表了人類對藝術本質的追求。這種古樸的古陶之風,在其作品《關中正午》、《農民工》中得以體現。
?
陳茶之味
"味",原本是日常飲食中的一個概念,是味覺器官對食物所產生的生理感受。老子謂味之為"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關于審美體驗的"味",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繁采寡情,味之必厭"、"始正而未奇,內明而外潤,使玩之者五窮,味之者不厭矣";《隨園詩話》中"味外味"實際上同"氣"、"神"、"韻"、"境"一樣,是講超越具體物象的形之上的難以言說的美。在"真味"、"余味"中感受體驗。"品味"與把玩是中國傳統繪畫批評的基本方式,在畫論與書論中國畫中"味"一般也和"品"聯系在一起。"味"從"口味"到"詩味"再到"畫味"又到"味中味"和"味外味"、"禪味"到楊曉陽先生提出的繪畫之 "茶味",可謂是味道十足。
俗話說:"飲茶要新,喝酒要陳"。楊曉陽先生說:他喜歡喝陳茶,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養胃健身。"陳茶有光陰的滋味滲入其中,淡淡的陳香,經過四季的沉淀,別有一番滋味。他說他追求的寫意人物畫特質就像陳茶之味,陳茶就像他繪畫作品中的人物一樣,溫存簡潔樸素。當然有些人物畫家追求的是新茶之質,女孩子如新茶一樣清香撲鼻卻是鋒芒畢露,新茶那撲鼻的清香,只是浮在表面上的那層華麗芬芳太刺激了容易讓人迷惑,而陳茶,第一口,淡淡苦,第二口,淡淡香,第三口,淡淡甜。普洱茶這種"可飲、可藏"的雙重特性,"人人皆可飲,越舊價越高",普洱茶是那樣地耐人尋味,純樸、古老,更讓人們回味無窮隨著時間的延長,它的風味轉換越趨穩定內斂,放多年后茶性會轉溫和,這就是好的老普洱。陳茶是光陰之花朵,繪畫作品的體味與視覺感受盡在楊先生作品《欄外春風》、《繪畫之道》等作品中。
楊曉陽先生所論的"頑石之形石之形、老玉之質、古陶之品、陳茶之味,"作為繪畫理論在畫史上是很特別的,就繪畫理論與實踐結果上還需進一步探索與完善。
(作者:西安美術學院博士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