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10年默默無聞、嘔心瀝血只為一幅畫;身后,這幅畫被公認為“20世紀中國藝術的輝煌代表,中國美術史上最具震撼力的史詩性水墨人物長卷”。昨晚,“李伯安畫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已故畫家李伯安的這幅長達122米、共分10個部分的鴻篇巨制《走出巴顏喀拉》首次出現在重慶人的面前。
作品尚未完畫家驟然辭世
李伯安籍貫河南洛陽,生前為河南美術出版社副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在上個世紀80年代即以《日出》、《太行人》等國畫開始引起關注。從1988年起,為表現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的黃河文明,李伯安將目光轉向黃河源頭的巴顏喀拉山,開始創作水墨人物長卷《走出巴顏喀拉》。
“一畫就是10年。”專程前來參加畫展的李伯安遺孀張黛介紹,創作期間李伯安曾3次不辭勞苦奔赴青海、甘南等地,深入考察當地藏民的生活方式與精神世界。
10年數易其稿,作品尚未最后完成,畫家卻在1998年不幸去世,時年54歲。“他太投入、太認真。如果不是因為畫這幅畫,李伯安肯定不會這么早就走。”
張黛很是傷感和遺憾,“他只管畫,去世之前甚至沒有將這些畫全部展開完整地看上一遍。”
蒼茫凝重的266個人物形象
左邊,是飄渺的云霧,其中若隱若現的面具、牛頭骨將人們帶入神秘幻境;右邊,是3組共10個禮拜神靈的藏民,或彎腰鞠躬或手持轉經筒。人物背后,則是巨大的金色圓輪和日月組成的紅色圖騰,為畫面平添了無數莊嚴、肅穆的色彩。
——這是《走出巴顏喀拉》的第一部分“圣山之靈”,此外還有“開光大典”、“朝圣”、“哈達”等9個部分。整幅略施淡彩的水墨巨作高1.88米、長達122米,傳神般地刻畫了266位藏民形象。一位資深“黃漂”表示,“蒼茫凝重的人物形象以及浩然大氣的節奏安排,讓你不得不停下腳步、仔細感受畫中人的悲喜、親情、信仰乃至生命的尊嚴。”
巴顏喀拉山位于青海省,是黃河的發源地、當地藏人心目中的圣山。評論家們認為,李伯安的這幅畫具有濃厚的中華文化象征意義。川美院長羅中立表示,“畫的價值無可估量。”
真正的藝術終會體現價值
張黛回憶說,在李伯安去世的第二年,經他的一名學生發起,全國146位畫家專門捐畫籌資,為他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中國畫壇一時為之轟動。“《走出巴顏喀拉》威震畫壇、將在畫史永存。”中國美術館館長楊力舟當時這樣評論各方的反響。中國美協常務副主席劉大為等眾多藝術家和批評家將李伯安譽為“矗立在20世紀中國畫壇的巨人”、“《走出巴顏喀拉》是中國美術史上最具震撼力的史詩性水墨人物長卷”。
生前默默作畫、身后才一舉成名,李伯安沉靜的創作態度讓羅中立很是感慨,“真正的藝術品總會實現自身價值的。”他進而建議在全國都已經小有名氣的“黃漂族”在搞創作時“不要過于急功近利、一味迎合市場”。
張黛也介紹,李伯安當年動筆之前曾經有一名港商開價25萬元請他畫一批“太行人物”畫,但被拒絕,“如果當時答應了,李伯安很可能就不會再有時間和精力來畫《走出巴顏喀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