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春風吹遍神州大地。第三屆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創作設計人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當國家有關領導人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證書頒發給一位頭戴綠色禮帽、身穿藏式咖啡色長袍的藏族老人時,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位藏族老人是誰?他就是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藝術館著名畫師、自治州和青海省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青海分會常務理事夏吾才郎。作為藏傳佛教繪畫藝術大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曾多次受到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蜚聲中外的熱貢藝術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域。“同仁”,藏語稱“熱貢”,意為金色的谷地。馳名中外的藏傳佛教熱貢藝術就發祥于此。熱貢藝術是一種佛教藝術,以艷麗的色彩、獨特的顏料配方、簡潔清晰的人物造型,以及濃厚的宗教色彩與青藏高原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的風格而備受畫壇崇和中外收藏家的青瞇。熱貢藝術也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瑰麗明珠,研究熱貢藝術對研究中國佛教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與宗教文化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熱貢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堆繡、圖案、建筑裝飾等。哪里有藏傳佛教寺廟,哪里就有熱貢藝術。有研究者說,熱貢藝術來源于佛教古國印度、尼泊爾;也有學者稱,它承脈于敦煌文化,是中國佛教繪畫藝術的一部分;還有人評價,它是有別于西方油畫、中國國畫的一個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繪畫藝術流派。熱貢藝術屬于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數民族,也屬于整個中華民族。多少世紀以來,同仁地區的熱貢藝人背著畫具,長年外出,足跡踏遍青海、甘肅、西藏、四川、新疆、內蒙、云南等省區以及印度、尼泊爾、日本、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繪塑了大量藝術精品,聲播海內外。
在國內外很多佛教寺院的異殿堂和回廊上,都有同仁熱貢藝術家用汗水和才智凝成的杰作。一幅幅精美的壁畫,一卷卷精致的唐卡,將各種宗教故事和自然風光巧妙的勾勒在一起,畫面生動,形象逼真,充滿宗教文化的神秘感,給人以無限遐想和美的享受。
七歲學藝走天下
青南高原的麥秀山是一座美麗的山,也是當地藏族同胞心中的神山。這里溝壑縱橫,群峰疊翠,林海蒼茫,珍禽飛翔,異獸出沒。清澈見底的隆務河從山中流出,一路歡聲笑語地流到同仁縣,再匯入黃河。由同仁縣城往北走三公里就到了夏吾才郎大師的家鄉-------隆務鎮五屯上村,村前是常年奔流的隆務河,存后是連綿起伏的大山。河岸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墻壁上涂著白石灰的土莊廓錯落有致,田地里麥苗青青。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五屯村是個寶地,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和遠近聞名的“畫家之鄉”。全村300多戶藏族、土族人家,90%的男子都從事熱貢藝術,其中能自己獨立作畫的畫師有100多名。夏吾才郎是這兒資歷最深,技藝最高的畫師,也是現有熱貢藝人的“師爺”。
1921年,夏吾才郎大師出生于五屯上村一個普通藏族人家,這是一個熱貢藝術世家,從曾祖父開始,這個家族一代代都有人從事熱貢藝術,夏吾才郎的叔叔索南旦巴還是當時譽滿整個蒙藏地區的著名畫家。夏吾才郎從小聰明伶俐,受佛教繪畫藝術的熏陶和環境影響,7歲即拜叔叔索南旦巴為師,學習藏族熱貢彩繪藝術。10歲隨師到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學畫歷經8年之久,基本上掌握了傳統藏傳佛教彩繪技術和方法要領。塔爾寺現在的許多壁畫就是當時他們師徒親手繪制的。18歲那年,他跟隨著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到甘肅敦煌作畫3年,大大開闊了眼界,提高了作畫水平和鑒賞能力。
夏吾才郎23歲出師,30歲左右就以高超的彩繪技藝蜚聲于畫壇。其間,他帶著他的藝徒夏俄洛藏等人,到四川阿壩尕爾登寺、甘肅河拉卜楞寺和武威瑪鐵寺、青海夏瓊寺和德扎寺、曲藏寺;隆務寺等作畫多年,使藏畫技藝達到嫻熟和崇高境界。他作畫幾乎不用畫稿而直接構圖于墻壁和畫布上。后來,他又到西藏布達拉宮、印度佛教圣地多結丹和尼泊爾等地觀摩作畫,并欣賞和領略了名剎古寺中各種珍貴藝術品,使他耳目為之一新,繪畫藝術水平和藝術鑒賞能力達到新的高度。多年的藝術創作,使夏吾才郎大師名揚海內外,成為中國不可多得的技藝超群、造詣極深的藏傳佛教熱貢藝術大師。
結識張大千
在夏吾才郎大師的整個藝術生涯中,張大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也對他的藝術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
1998年2月,春天的腳步剛剛來到同仁縣隆務河畔,熱貢藝術之鄉五屯村便迎來了一位遠方的客人。他就是中國當代著名電影藝術家謝飛。他專程從北京來拜訪夏吾才郎大師。一位是漢族藝術家,一位是藏族藝術家,兩位藝術家通過翻譯交流著思想、藝術和他們對生活的感受。當謝飛拿出一本有臺灣出版的《張大千傳》,翻開內頁時,老人的眼睛為之一亮。因為展現在他面前的是一張60多年前張大千全家和五位塔爾寺畫師在敦煌的合影照。他一眼便認出了照片中的那個人,包括他自己。照片中那張布滿絡腮胡須、充滿睿智和慈善的臉膛他是多么熟悉啊!一切恍如昨日。“張大千是我的師傅,是個難得的好人。”他激動的說,那是1939年夏季的一天,18歲的夏吾才郎正在專心專一的作畫。這時師傅告訴他,寺里來了一位大畫家,后來這位大畫家便來到他們的畫室。他是一位長滿絡腮胡須得中年人,面帶微笑,一邊點頭,一邊觀賞他們作畫。這就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留給夏吾才郎的最初印象。
“我有幸結識了張大千”。夏吾才郎老人對記者說,古銅色的臉上流露出崇敬之情。當時,張大千大師帶著家眷輾轉來到塔爾寺,對寺院的壁畫、堆繡和酥油花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對藏傳佛教的彩繪藝術非常欣賞。他認為,塔爾寺畫師的熱貢藝術繪畫風格與敦煌壁畫非常相似相近,也具有中國隋唐繪畫的某些特點。因此,他決定帶上幾名藏族畫師去敦煌臨摹作畫。于是18歲的夏吾才郎等五名畫師接受了邀請。
敦煌石窟,使世界東方的文化寶庫。從滿清政府到國民黨當政時期,多少年來,由于國勢衰弱,許多價值連城的文化珍寶被外國掠奪者劫去,被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盜走、毀壞。夏吾才郎到敦煌的時候,中國大地正遭受日寇鐵蹄的蹂躪,中國人民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作為國畫大師,張大千將滿腔的愛國熱情傾注于研究和搶救敦煌文化方面。在這里,一代國畫大師和藏傳佛教的熱貢畫師自行組織在一起,雖然語言不同,但他們有共同的藝術語言,正由于此,他們同住在一座寺廟里,同吃一口鍋,共同生活、共同工作了兩年。夏吾才郎等五名畫師的主要工作是在張大千的指導下臨摹以佛教故事為主要內容的敦煌壁畫。在兩年的臨摹和學習中,他認真領悟和吸取中國傳統佛教繪畫藝術和藏傳佛教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構圖和染色技術的精華,為他以后將藏漢佛教繪畫藝術有機地融會貫通并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往事如煙,現在張大千大師已經過世,當年五位藏族畫師中,四位也已經過世。只有夏吾才郎還健在。因為有了他,熱貢藝術才得以發展,才被世人所知。
七十年的永恒追求
從7歲從藝至今,經過70余年的追求,夏吾才郎大師廣泛吸取各地佛教繪畫藝術流派的養份,不斷進取,博采眾長,推陳出新,從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采用天然顏料,在線填勾勒、結構比例、色彩調配、人物造型等方面將印度、西藏、敦煌的繪畫藝術風格融為一體,并獨創了畫面線條的突出狀,增強了繪畫作品的立體感。他的藏傳佛教熱貢彩繪藝術作品流傳五湖四海,他的許多作品被收藏于西藏布達拉宮、塔爾寺、中國美術館及美國、日本、印度、尼泊爾等國的美術館、博物館和宗教寺院。其珍品《釋迦摩尼生平圖》、《觀音菩薩畫像》、《無量光佛畫像》、《八馬財神》等相繼在西寧、蘭州、西安、廣州、北京、港澳以及日本和東南亞等城市、地區和國家展出,受到中外專家、學者和藝術家的高度評價,被譽為“中國民族藝術的瑰寶”、“青藏高原上的奇葩”。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他在繼承傳統繪畫技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創作了《格薩爾》和《文成公主進藏》等作品,突破了宗教繪畫藝術只能照本臨摹的定規,為熱貢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如今,已屆78歲高齡的夏吾才郎大師仍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鑠。他仍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每天創作,指導學徒和村里的畫師作畫。到目前,他的作品已達2600多件。
熱貢藝術因夏吾才郎而得到發展,夏吾才郎因為熱貢藝術而名揚天下。近年來專程從海內外來青海同仁縣五屯村的游人逐年增多,有的專門來拜訪夏吾才郎大師,有的專門來觀賞熱貢世藝人作畫,有的以高價購買熱貢彩繪藝術品,有的來采風,有的來旅游。五屯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畫家村、旅游村。
在五屯村,在同仁,在青藏高原,夏吾才郎大師以他對熱貢藝術孜孜不倦、執著追求的精神和品格,為人生和藝術詮釋了一種永恒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