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除了吳冠中、吳大羽作品,趙無極作品是另一棵“拍賣常青樹”。2017春拍中有一件《29.09.64》以1.5286億港元成交,成為迄今身價最高的趙無極作品。如今,不僅國內藏家翹首以待,很多歐洲藝術投資人同樣開始打起了趙無極作品的主意。
趙無極  29.09.64  布面油畫
2016年年底離開老東家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部”的布萊德·戈爾韋(Brett Gorvy),與另一位藝術經紀人多米尼克·列維(Dominique Lvy)共同成立了列維&戈爾韋畫廊(Lvy Gorvy Gallery)。因為名聲響亮,兩人的一舉一動向來都為藝術市場界緊密關注。
在2017年初,列維&戈爾韋畫廊在紐約舉辦了自己的首個大展“威廉·德·庫寧|趙無極(Willem de Kooning|Zao Wou-Ki)”后,戈爾韋與列維發現自己的注意力不應該繼續放在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這樣名聲顯赫、投資潛力已被消耗殆盡的歐洲藝術家身上,而應該在全球市場中發掘更多的藍籌股。顯然,“威廉·德·庫寧|趙無極”為二人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紐約開幕的“威廉·德·庫寧 | 趙無極”大展
于是,列維&戈爾韋畫廊向外界透露:下一步棋是與趙無極基金會繼續緊密地合作,包括共同策劃展覽和出版等工作。趙無極基金會秉持著積極的態度,表示:“多米尼克·列維與布萊德·戈爾韋二人的計劃、誠意以及他們與眾多合作者之間保持良好關系的履歷,與我們對待趙無極藝術遺產的態度是一致的。”
雙方合作的前奏曲很快鳴響,2017年6月10日,第14屆卡塞爾文獻展在瑞士拉開帷幕。作為參展方,列維&戈爾韋畫廊帶去的作品中就包括一幅趙無極1957年創作的《深水》(Deep Water),這也是藝術家創作轉型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后續的宣傳造勢活動也躍躍欲試,2017年9月,“威廉·德·庫寧|趙無極”大展將巡展至香港。
當然,選擇趙無極是因為看中其背后廣闊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而對于列維&戈爾韋畫廊來說,趙無極的號召力為自己帶來的價值遠超趙氏作品本身。“過去趙無極的藏家大多來自歐美,而近十幾年來市場結構逐漸發生變化,亞洲市場越來越看重趙無極的作品,于是經營者的關注也越來越向亞洲傾斜。如今大中華地區市場所占比重與歐洲和美國幾乎相差無幾。而在歐美,德·庫寧已經有了很好的認知度和藏家基礎。‘威廉·德·庫寧|趙無極’把二人的作品并置,對亞洲的藏家和觀眾而言是一個增進對中西戰后藝術了解的絕佳機會。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跨區域地去提升藝術家與其藝術成就的影響力。” 列維說道。
除了以上二者,列維&戈爾韋畫廊還與其他3位亞洲藝術家有合作關系,他們是日本藝術家前川強,韓國藝術家鄭相和以及李升澤。列維認為:“2008年后藝術市場進入一個冷靜期,通過拍賣和藝博會可以得知,藏家群體仍然很強大,不過絕大部分亞洲藝術藏家很少踏出亞洲這塊區域。”在列維看來,要在亞洲市場賺錢,就要真正在這里扎根。趙無極無疑是那艘最具號召力的“登陸艇”。
“佳士得戰后當代藝術部之前負責亞洲工作的專家李丹青將以總監的身份加入我們。我們即將在亞洲設立辦公室,目前還不是最為典型的畫廊形式。如今在亞洲,尤其中國,有太多新建起來的私人藝術博物館和基金會。我們已經著手啟動一些相關的項目,再加上李丹青與當地美術館、基金會的良好關系,未來會有讓人期待的部分。”列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