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即將掛牌,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此前計劃允許外資從事文物拍賣業務的方案,未獲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這意味著,外資在上海自貿區依然無法涉足文物拍賣業務。
上月26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了《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務院決定的試驗區內暫時停止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作草案說明時解釋,在試驗區內取消部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審批、允許外商投資拍賣企業從事文物拍賣業務等12項開放措施,與現行外資企業法等4部法律的有關規定不一致,因此建議依照法定程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試驗區內暫時停止實施這些法律的有關規定。
草案提出,自貿區內暫停實施文物保護法中第55條第3款:“禁止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的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8月30日,草案獲表決通過,其中有關暫停外資企業法等3部法律有關規定的內容得以保留,但暫停文物保護法相關條款的部分未出現在最終文本中。
鏈接
佳士得內地首場拍賣無緣文物
繼4月在上海設立獨資公司,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獲得拍賣執照的國際藝術品拍賣公司后,佳士得在內地的首場拍賣會將于26日在上海舉槌。
值得關注的是,依據中國文物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三款規定,此次佳士得上海首拍沒有涉及文物。這款“禁止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的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的規定,將外資擋在了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與古董瓷雜這三大市場份額最大的板塊之外。
根據《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務院決定的試驗區內暫時停止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這項禁止性規定有可能在上海自貿區內暫停實施。然而8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作出決定時,涉及這項規定的相關內容并未出現其中。
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對此表示,允許外資參與文物拍賣的政策止步并不意味著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受阻,更不意味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進程發展的滯后。
他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是一個雙向進程,中國藝術品市場參與主體走出去與國際藝術品市場主體企業走進來一直在進行中,并且有不斷加快的趨勢。
佳士得資料顯示,此次中國內地首拍將呈獻42件拍品,總估價達1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