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鏖戰,北京保利第23期書畫精品拍賣會以總成交額1.3億元收官,與上期基本持平。由于國內經濟大環境等多方面影響,本期拍賣整場以穩健為主,買家競價普遍比較謹慎,大價位成交作品少見。不過,一線大家代表性作品及傳承有序、來源清晰的名家作品仍然最受市場歡迎,成交價也比較理想。
首開精品拍賣夜場先河的“流觴——名家精萃晚場拍賣”是本期拍賣的拳頭產品。15件作品成交14件,總成交額達2875萬元,表現堪稱完美。其中周佛海舊藏并題簽的齊白石《菊壽圖》、齊白石贈其弟子胡佩衡親戚仲孚的《吾家栗樹》均系齊氏精工刻寫的各題材佳構,前者對菊之花莖的表現及后者對栗針之描繪尤為令人咋舌,兩件最終分別以149.5萬、276萬元成交。張大千發抒思鄉病的《春山蕭寺》雖不足三平尺,但其小潑彩之用相當完美,終以299萬元易主。傅抱石贈戴星明的《云嶺風煙》和李可染出版于權威的《東方既白》中的《綠蔭閑話》亦分別以333.5萬和264.5萬元成交,顯示了一線大家不同尋常的市場號召力。董壽平尺幅巨大的《松壽萬年》筆墨蒼勁,以125萬落槌,連傭金計143.75萬元。蔣介石挽梅貽琦之《楷書“勛昭作育”》為臺灣清華大學梅氏墓碑所鐫原作,十分珍罕,也以100萬元敲槌。
齊白石、潘天壽等領銜的近現代大家陣線表現仍舊相當搶眼。潘天壽《冷香黃菊圖》為其1933年贈韞華所作,筆墨間尚有缶老的影子,屬其個性化尚未完全成熟之作,雖僅二平尺余,但卻以310.5萬元成交;齊白石忘年交舊藏的《杏花花下》系其衰年變法前夕之作,亦以92萬元易主;而張大千《策杖尋詩》則屬其四十年代偶效早期仿石濤山水之制,打點及皴擦之法均極臻妙境,亦斬獲92萬元。此外,廣東名家翁鎮希舊藏的徐悲鴻《奔馬》、于非闇贈原國民黨中將龔浩的《牡丹》均一平尺余,終以115萬、78.2萬元成交。
流傳清楚、來源可靠的名家作品獲得相當高的關注。吳冠中贈其同窗、原貴州美協主席秦元魁的《荷香》,為盈尺之制,得218.5萬元成交;黃胄贈原新疆政協副主席張仲濤的《牧驢圖》及贈鄧建國《冬牧圖》亦分別以69萬、115萬元易手。而值得關注的是,陸儼少贈葉水夫的《云山圖》系從冊頁中析出之作,近1平尺,繪云山關瀑,生動異常,經過多輪加價,以38萬元落槌,顯示了陸氏作品持續向上的良好動力。
早年權威展覽和出版的作品是藏家尤為青睞的。出自1996年中國扇子藝術學會主辦的“全國首屆扇子藝術大展”并出版于1999年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中國扇子藝術精品集》的一批作品,拍前即獲得充分關注。何家英迄今為止最大尺幅扇面作品《一枝春雪凍梨花》從200萬起拍,一路追高到320萬方落槌,成為本場拍賣成交冠軍;關山月《梅月圖》亦以189.75萬元成功易主。此外,白雪石僅見的畫鴨之作《春江》、啟功《行書“奉揚仁風”》均為盈尺之作,卻分別以19.55萬、20.7萬元成交;而劉炳森《隸書“以和為貴”》僅以四字搏得16.7萬元,相當難得。
新加坡“德玉居”主人委托的一批無底價作品掀起當代水墨競拍高潮。除了范曾贈某歌唱家丈夫江泓的八平尺作品《書圣臨池》和范揚《紅以羅漢》分別以207萬元和143.75萬元輕松收獲本場成交冠亞軍外,盈尺小幅作品尤受追捧。盧禹舜早年所作四件均為1.4平尺,但總成交卻高達23.92萬元;賈又福三開小品,均不足一尺,總成交價亦高達43.7萬元;王明明1979年所作《人物六開冊》每開僅1.3平尺,但所繪少女精妙異常,終以68萬元落槌,顯示了當代一線大家們極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古代書畫表現略顯疲軟,高價位作品極少,但成交情況則可圈可點。其中封面作品崔白(款)《竹枝山雀》以92萬元成功易手,而扇面小品也備受追捧。三松(即蔣嵩)《江岸枯木》、張瑞圖《深山幽居》分別斬獲17.25萬、32.2萬元,而來自日本的南宋權相賈似道一幀題簽,無底價起拍,最后竟以30萬元落槌。此外,晚清名賢尺牘亦獲得相當的關注。
綜觀整場拍賣,盡管總成交額和成交率尚可,但需要總結和反思的地方亦多。首先是自第10期精品拍賣會開始的“海外回流”戰略沒有得到持續、更好的堅持和落實,導致人氣和買氣略有下滑;其次是受大經濟環境影響,賣家普遍惜售、買家普遍謹慎,導致某些作品沖高乏力;等等。預料我們定于10月24-27日預展和拍賣的第24期書畫精品拍賣會能為各位奉上一場完美的藝術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