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新增重要藝博會一覽表
在富貴時開花,在貧困中凋落,是藝術品交易歷史中的普遍規律。也因此,整體的經濟形式以及地區或國家經濟狀況的起落,決定了藝術品市場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表現不同。而作為藝術品一級市場的藝術博覽會的表現也必然被經濟發展所左右。
進入新世紀后,不斷崛起的新興經濟體正在改變著世界政治與文化的格局。傳統的歐美強國不再占據絕對的經濟優勢,部分亞非拉國家開始進入富國俱樂部,尤其是亞洲地區。除了日本以及上世紀80年代崛起的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外,新近崛起的中國、印度以及部分阿拉伯國家(西亞)使得亞洲在全球經濟比重中占據了越來越多的份額。而在財富增長的同時,這些地區的奢侈品與藝術品消費需求也不斷增加。2010年由法國的artprice (藝術市場數據網)與中國雅昌藝術網聯合發布的《2012藝術市場報告——東西方之間的對話》中,指出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拍賣成交額占據全球交易額的41%,連續三年成為世界第一(不過拍賣數據中作弊的現象也讓人們對這一結果有所懷疑)。在頻繁交易的刺激下,這些地區的藝術活動也越發頻繁。雙年展、藝術博覽會、畫廊在這些地區迅速發展,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直由歐美國家占據的藝術品市場重心開始出現了轉移。
與城市雙年展一樣,藝術博覽會也是城市發展中的一張重要名片。不過,與雙年展主要關心對城市文化面貌進行展示不同,藝術博覽會非常重視藝術品的銷售。因此一些國際性大都市、金融中心、富人聚集地是其舉辦地首選之處。進入新世紀后,在亞洲以城市或國家命名的藝術博覽會雨后春筍般建立。例如:迪拜藝術博覽會、東京藝術博覽會、藝術北京、臺北新藝術博覽會、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藝術登陸新加坡藝博會、澳門藝術博覽會、上海藝術博覽會、印度藝術博覽會、馬來西亞藝術博覽會等等。
新興的藝術博覽會大多在形式上借鑒了歐美的前輩們,尤其是瑞士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這個擁有數十年歷史的藝術博覽會,在規則制定、展場布置、事務安排等方面的成熟經驗為新興藝術博覽會的舉辦者們提供了詳實的參照。當然,不同之處也有很多。雖然策劃者們都力圖將自己的博覽會變得更為國際化,但本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影響仍然十分明顯。而由于所在城市的文化、經濟、政策(例如稅收)的不同,博覽會的層次與影響力也有著較大差別。在亞洲新興的藝術博覽會中,新被收購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與迪拜藝術博覽會是其中的佼佼者。
成立于2008年的香港藝術博覽會即將改名為“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因為2011年5月MCH瑞士展會(巴塞爾)股份公司(即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主辦方)收購了香港國際藝術博覽會。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香港在世界與中國內地之間一直扮演著重要的橋梁角色。而其本身自由貿易港的地位、低稅制度,也吸引了全球買家與賣家在此交易,尤其是與中國相關的經濟交易。2005到2007年,中國的當代藝術市場迅猛崛起,吸引了全球熱錢進入,中國的藝術市場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不過,中國內地的高額稅率也嚇阻了很多交易者,特別是2012年海關查稅風波后,越來越多藝術品交易行為被放在了與中國內地相鄰的地區。而香港藝術博覽會一成立就受到了大量關注。
2012年,與巴塞爾藝博會結合后的第5屆香港國際藝術展匯集了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的266家畫廊、機構及媒體參展,其中有77家畫廊是首次參展,展出了近千位藝術家的作品。一些西方老牌畫廊,如美國高古軒、英國白立方畫廊、德薩爾特等也加入其中。參與者還包括蘇富比、佳士得、邦瀚斯這些歐美老牌拍賣公司,以及來自日本、新加坡、韓國首爾和中國臺北的實力拍賣公司,中國內地畫廊參加的則有31家。
號稱中東“金融中心”的迪拜與香港有許多相同之處,區域內富人數量多,金融行業發達,稅率低。為了擺脫“石油暴發戶”的頭銜,阿拉伯地區的一些產油富國們都在嘗試著發展其他產業,藝術是他們的選擇之一。但迪拜本地的藝術生態卻不活躍:迪拜當地的畫廊數量只有40家。并且因為宗教原因,政府對藝術作品審查也頗為嚴格,與政治、性相關的主題都不能以影像方式表現出來。不過,這塊沙漠的財富神話之地還是吸引到了歐、美、亞三大洲重要的藝術機構與畫廊趕來參與。阿拉伯皇室成員也是迪拜藝術博覽會的重要支持者,迪拜國王名下有一個藝術基金會,專門支持本地藝術活動及藝術品收藏。一些阿拉伯富商也對博覽會給予了重要支持。
為了增加展覽文化影響力與學術性,迪拜藝博會組織方還策劃了非營利的“國際藝術論壇”與“迪拜藝術博覽會計劃”,廣邀英國泰特,以及中國香港、美國、西班牙等地美術館的館長參與,并積極地將伊斯蘭藝術推入美術館殿堂,希望借此改變中東石油暴發戶的形象,在爭取阿拉伯地區文化寶座的同時,吸引更多國際公司與旅客的到來。
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國藝術品市場是當下全球最受矚目的藝術市場。只不過對比世界級的藝術博覽會,在中國內地舉辦的藝術博覽會仍然有些差距。創立于1997年的上海藝術博覽會是中國內地成立最早的一家博覽會,也是吸引國外藝術機構參與最多的,它的組成較為復雜,有當代、傳統、西方古典等。而于北京舉辦的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與藝術北京則是明顯偏向“當代藝術”的博覽會。不過限于缺乏支持藝術的相關政策、高昂的稅率以及本土畫廊的水平普遍偏低等因素,雖然這些年內地的藝博會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不能被認為是國際級的博覽會,對國際級大牌畫廊的吸引力也較弱。而在藝術市場中,拍賣行占據強勢地位,畫廊生存普遍較為困難,也是中國內地藝術博覽會在當下未能取得重要影響的原因之一。
相較于中國及阿拉伯國家這些新興經濟體,日本、韓國、新加坡是亞洲相對資格較老的發達國家。這些地區藝術品交易的高峰時期是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而在當下其活躍度較新興地區要弱一些。當然,這些地區成熟的藝術銷售體系與收藏家群體是其最大的優勢,如在2011年創立的“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就吸引到了全球的關住。當然,在亞洲與南美一些地區的新興藝博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歐美地區的一些老品牌藝博會仍然保持著活力。如軍械庫藝術博覽會,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成了紐約年度藝術盛事。
2011年英國弗里茲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創辦人宣布,在倫敦舉辦藝博會的同時,也會在紐約舉辦博覽會,吸引了歐美的一些主要藝術機構與畫廊。倫敦的泰特美術館、紐約當代藝術館、古根海姆博物館都在它的參與者名單中。不過近些年,其與金錢越來越直接聯系,也引起了媒體的批評。創立于1985年的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TEFAF)是歐洲資格最老的藝博會之一。與很多主推新銳藝術的博覽會不同,古典大師與古董是它的主要方向,參展商主要為博物館與一些古董商。而該博覽會推出的TEFAF藝術市場報告,也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市場研究指數之一。
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術博覽會成立于2002年,作為美國曾經的賭城,邁阿密聚集著眾多富裕人群。不過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使得這個城市一度聲名狼藉。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術博覽會在此舉辦使得城市的形象得到極大改善,而這里富裕的人群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廊參展。紐約亞洲藝術周是紐約的拍賣行、博物館與亞洲藝術機構合作的產物,也是針對日益興起的亞洲市場舉辦的藝術銷售博覽會,涉獵范圍包括古董、傳統繪畫、當代藝術等等,中國藝術、印度藝術、東南亞藝術都曾是它舉辦過的主題。
由于藝術品市場嚴重依賴經濟的特殊性質,金融中心、稅收政策優惠、經濟發達的地區更容易成為藝術博覽會舉辦的重心城市。不過,也由于這一特性,藝術博覽會也時常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尤其在一些缺乏藝術基礎以及政府支持的地區,很多博覽會迅速地崛起,又迅速地消失。但藝博會興旺與否,不僅要看藝術機構的活躍程度、藝術作品質量的好壞,更重要的是看區域內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大氣候。(李國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