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迪沃霍爾引領的流行藝術成為潮流,美國藝術工作室再度大行其道。
成名藝術家只動腦子,把具體創作丟給一群助手
美國知名藝術家杰夫孔斯絕對稱得上“高產”。他每年出品10幅畫作外加10座雕塑。在過去4年間,他有6件作品登堂拍賣,成交價在1100萬至2500萬美元(約合713.3萬至1621.3萬元人民幣)之間。可是按常理說,一位嫻熟的藝術家可能1年也畫不完1幅畫,孔斯是怎樣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的?有知情者透露,秘訣就藏在他的工作室中。
工作室中的秘密
2011年5月的一個午后,記者走進孔斯位于美國紐約的巨大的工作室,親眼目睹了令人震驚的一幕:房間的一面墻被一大塊油布滿滿覆蓋,十多名年輕的助手圍著它忙碌。有人一手拿“作品創意”一手握刷子,蹲在油布的一角上色;有人正把幾種不同的顏料混合在一起,調出想要的顏色;還有人登上腳手架,舒展開油布靠近房頂的部分……整個工作室,就像是一個大作坊,助手們就像一臺臺機器,在“作坊主”孔斯的監督下制造產品。
一個年輕人告訴我:“這里有明確的等級和分工。我們只是最低等的助手,上面還有數名助理經理,再上面是一名主管,最高的是一名總監。每個人都分配有不同的任務,彼此之間沒有什么合作。”
孔斯對自己的角色也毫不掩飾:“我雇了150個助手幫我干活,自己無須動手,只要將創意跟他們說清楚,讓他們照辦就行。”“我全身心地監管每件作品的出產過程,周一到周五都在工作室,盡量不外出旅游。因此買家不用顧慮,你看,這些畫跟我自己親手畫的沒什么兩樣。”“那在您眾多的作品中,哪一部分是自己親手做的?”記者問道。孔斯狡黠地笑了:“哪部分?……我想是簽名吧!”
“多做多賺”取代精益求精
在美國藝術家圈子中,像孔斯這樣高調承認靠工作室創作的不多,但聘請助手協助創作已經成了圈中默許的“規則”。隨著全球藝術品價格水漲船高,藝術家們面臨著“多產多賺”和需求增多的雙重刺激。正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家畫廊的老板馬克穆爾所說:“他們必須作出選擇,要么聘請助手,要么自己親手慢慢做,但萬一趕不上敏感而無常的市場要求,他們就可能被拋棄。”大多數藝術家都不愿意冒這個風險。紐約著名畫廊“齊姆和賴特”的股東亞當西弗爾稱,自己畫廊中的“大師級”作品中每6幅就有1幅是助手操刀的。
在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的一家藝術畫廊中,已故3年多的畫家索爾 勒維特的作品正在展出。畫家生前的助手約翰霍根肯定地說:“一筆都不是他的,最多僅僅是有勒維特的構想在里面。畫廊的人也明白這一點,但居然沒有人皺一下眉頭。”霍根說得沒錯,這些畫的真正作者是一支16人的團隊,其中5名是勒維特工作室的助手,還有11名是畫廊雇用的畫家和學生,他們一起完成了總面積約204平方米的“勒維特畫作”。
相似的“奇跡”也發生在畫家安杰拉克魯茲身上,她5年前得了中風,手已經不聽使喚,但打著她旗號的色彩鮮艷的油畫,依然源源不斷地被運進畫廊。她直言不諱:“我會視工作量雇三四個助手,還有一個工作室主管。我給他們指導,他們做我想做的一切。只要我能說,就等于我能畫。”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雕塑家、畫家米開朗琪羅說過一句名言:“人用腦子作畫,而非用手。”這句鼓勵創意的話現在成了很多美國藝術家依靠助手批量生產藝術品的借口。
“況且,米開朗琪羅自己也嚴重依賴工作室的那幫人。”耶魯大學藝術部的主任羅伯特斯特爾告訴記者:“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使用學徒協助創作已屢見不鮮。印象派崛起后,這種工作室生產方式曾一度受到鄙視。但20世紀中期,隨著安迪沃霍爾引領的流行藝術成為潮流,工作室再度大行其道,精益求精被‘多做多賺’的思想所取代,藝術家們只像建筑師那樣繪畫圖紙,卻把添磚加瓦的活兒丟給了一群助手。”
一位藝術評論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對工作室現象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創意的確比實施更重要,但如果只有創意,那就是一個破破爛爛的木頭框子,毫無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