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藝術品交易平臺缺位成制約
調查顯示,成都市民對畫廊并不了解,很多人將畫廊定義為“賣昂貴畫的地方”。從購買渠道來看,去過畫廊的家庭中,73.1%的家庭預期通過畫廊購買書畫,較未去過畫廊的家庭預期通過畫廊購買作品的比例高46.2%。可見增強對畫廊的認識,將對市民購買藝術品起到引導作用。
“從消費者角度看,市民的藝術品鑒賞、專業(yè)知識以及消費觀念還有一個培育的過程。過去,藝術品消費主要在收藏領域,是有錢人玩的。但隨著生活物質的豐富,很多家庭在家居布置以及子女教育等過程中,都有了藝術品需求。但他們接觸藝術的渠道比較狹窄。從藝術品經(jīng)營者角度來講,市場機制和對外形象比較傳統(tǒng)。更多是等人上門,主動策劃一些讓普通市民接觸藝術的活動還比較少。所以,藝術品經(jīng)營者在作為一個重要的藝術傳播平臺的作用還沒有發(fā)揮出來。”
羅鵬認為,目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逐步培育市場。“第一是營造藝術氛圍,讓消費者不斷成熟;二是強化市場意識和市場機制,讓經(jīng)營者不斷成熟;三是同時搭建消費者和經(jīng)營者、藝術家之間的信息溝通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