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 行書立軸 149×33.5厘米 中國嘉德2006年6月拍賣成交價33萬元。
董其昌《米氏云山》立軸 107.5×31.3厘米 中貿圣佳2006年4月拍賣成交價132萬元
沈士充《山水小景》冊頁(二十四開選三) 各22×12.5厘米 朵云軒2008年7月拍賣成交價117.6萬元
明代末期,正當社會動蕩、朝代更替之際,畫壇卻顯得熱鬧非凡,高手林立,畫派紛呈,出現了著名的松江畫派。明代,松江是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地區,時常有文人墨客過往,甚至長期居住,文化藝術因此而興盛。明末松江地區的繪畫藝術交流相當活躍,顧正誼、董其昌、沈士充、孫克弘、陳繼儒、趙左、莫是龍等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分別創立了名聞遐邇的“華亭派”“云間派”“蘇松派”,這三個畫派統稱為“松江畫派”。
“蘇松派”以趙左為首。趙左受業于宋旭,惜墨而不輕易涉筆。畫宗董源,兼學黃公望、倪瓚,畫云山以己意出,善用干筆焦墨,長于烘染。曾為董其昌代筆。
“云間派”以沈士充為首。沈出自宋懋晉之門,亦師趙左,得兩家技法。筆法松秀,墨色華淳,所作山水丘壑蓓蔥,皴染淹潤,為云間正傳。沈士充的畫風與董其昌相近,曾為董其昌代筆。
“華亭派”的旗手主要是顧正誼及其子侄輩。顧正誼是明代畫家、詩人,神宗萬歷時以太學生官中書舍人。晚年筑小亭園于江畔,終老其間。繪畫學元四家,摹黃公望尤妙。與宋旭、孫克弘友善,常在一起切磋畫技。他的作品寫山巖層巒疊嶂,少著林木,自然幽秀。而在松江畫派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執畫壇牛耳的當推大名鼎鼎的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 是明末杰出的書畫家、書畫理論家。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謚文敏,上海松江人。少年時即負盛名,家中富有,喜好書畫,并以書法名垂海內。神宗萬歷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曾任太子太保等職。董其昌從少年起便致力于書法學習,23歲開始學習繪畫,直到去世前從未中斷過對書畫的研究探索。董其昌是一位多面手,通禪理,精鑒藏,工詩文,擅書畫及其理論。著有《容臺集》《容臺別集》《畫禪室隨筆》《畫旨》《畫眼》等。繪畫長于山水,主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淵源董源、巨然、二米(米芾、米友仁),以黃公望、倪瓚為宗。他的山水畫主要有兩種面貌,一種是比較常見的水墨或兼用淺絳法,另一種則是比較少見的青綠設色。重師古人技法,題材變化較少,講究筆致墨韻,風格清潤。他以書法的筆墨修養融匯于繪畫的皴、擦、點、畫之中,所作山川樹石煙云流潤,柔中有骨力,轉折靈變,墨色層次分明,清雋雅逸。對后代影響很大,清初“四王”就是傳其脈絡。
董的書法成就很高,擅長行書。早年學顏真卿、虞世南,中年致力于米芾,主張“奇非狂怪、正非拘泥”,將畫與禪理融匯于書法藝術之中,書風飄逸空靈。董其昌對自己的書法相當自負。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王文治稱董其昌的書法為“書家神品”。其書法與繪畫一樣影響深遠,清代康熙、乾隆都以董書為宗法。
董其昌的收藏也極可觀,經他收藏和題跋的唐、五代、兩宋大家的作品不下百件。他的鑒賞水平也是超一流,在當時名望極高。曾珍藏董源4幅山水:《瀟湘圖》《溪山行旅圖》《龍宿郊民圖》《夏山圖》,并以“四源堂”名齋。還有李思訓《蜀江圖》《秋江待渡圖》、董源《征商圖》《云山圖》《秋山行旅圖》、巨然《山水圖》、范寬《雪山圖》《輞川山居圖》、李成《著色山圖》、郭忠恕《輞川山居圖》、江貫道《江居圖》、趙大年《夏山圖》、趙子昂《洞庭二圖》《高山流水圖》、王蒙《秋山圖》《宋人冊頁》等18幅,皆為銘心絕品,足以令其傲視一代。不過,當時董其昌家人在當地仗勢欺人,激起民憤,曾發生火燒董宅事件,家中不少書畫珍品在這場大火中被毀,十分可惜。
由于董其昌的作品歷來珍貴,在當時就為藏家所青睞。他在世時,四方爭相求其撰寫墓志、傳記、行狀、碑銘等文辭,并以此為榮。董的書畫作品存量很多,不過,作品在流傳過程中贗品不斷地涌出,民間很難見其精品。20世紀80年代,董其昌的作品主要在美國市場上交易,由于真假難辯,不少大買家不敢輕易購進。然一旦被專家認可,藏家則不惜巨資收購。1989年他的一幅《草書》在紐約市場上以1.98萬美元售出。同年他的《婉孌草堂圖》在拍賣場上引起了海外藏家的關注。由于這幅力作曾為王鴻緒、安儀周、乾隆帝收藏,著錄于《墨緣匯觀》《石渠寶笈三編》等,加上此幅山水畫筆墨精到,皴法細密,氣韻雄渾,代表了董其昌文人畫的最高成就。面對可遇不可求的珍品,不少買家志在必得,最后被競價至65萬美元,創當時中國古字畫第二高價,僅次于《元人秋獵圖》。此后,隨著國內藝術品拍賣的興起,其作品屢有上佳的表現,1999年《鵲華秋色圖》在北京翰海獲價132萬元;2002年他的《山水圖》在中貿圣佳拍賣會上以242萬元拍出。
董其昌的書法也有可觀的市場行情,1997年其一幅行書手卷在北京翰海獲價33萬元;2001年他的《楷書十五開冊》被中國嘉德拍至170.5萬元;2002年他的《楷行書臨諸家帖手卷》被北京翰海拍至174.9萬元。
近兩年,他的不少繪畫作品價格躍過了500萬元,有的甚至突破了千萬元大關,像2005年廣東保利推出的董其昌《青綠山水》手卷,被拍至1375萬元的高價。同年,他的書法作品《臨淳化閣帖234開冊》在佳士得獲價345.13萬元。2007年佳士得隆重推出其《書畫合璧八開冊》,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睞,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后以4800萬元成交,此價將董其昌原來的最高價提高了3000多萬元,也為董其昌其作品行情的大幅攀升打開了巨大的上升空間。
陳繼儒(1558~1639年) 當時與董其昌齊名。陳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雪堂、白石樵等,華亭(松江地區古稱華亭)人,與董其昌同郡。陳少負才名,雖一生未仕,在明代晚期仍是一個極有影響力的文化人,也是“華亭派”的領袖人物之一,道德文章為董其昌推重。善詩文,工書法,取法蘇軾和米芾,去其形而得其神韻,灑脫剛健,書卷之氣盎然。也能作畫,大多為梅花之類,用筆生拙勁挺,甚見功力,是標準的文人畫。他的書畫作品在市場上盡管不多,但很受歡迎。2000年其《梅花八開冊》在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75.9萬元成交,這個價格在當時并不低。2005年《暗香疏影》在上海保利獲價71.5萬元;2007年《梅竹圖》在中國嘉德獲價61.6萬元。陳繼儒的書法行情也很可觀,2004年其《行書七言詩》在中貿圣佳獲價30.8萬元;2005年其一幅書法手卷在浙江皓翰估價只有50萬至70萬元,上拍后,各路買家爭奪激烈,最后以209萬元拍出,高出估價4倍之多。2006年其《草書游天池小詞》在嘉德以24.2萬元成交;2007年《行書十六開冊》在北京保利獲價22.4萬元。
顧正誼、沈士充、孫克弘、趙左、莫是龍等其他松江畫派畫家也有上佳的表現,尤其是趙左、莫是龍、沈士充最受藏家的歡迎。
趙左(生卒年不詳) 擅長山水,畫宗董源,兼學黃公望、倪瓚。畫云山有似米非米之妙,善用干筆焦墨,長于烘染。曾為董其昌代筆。近幾年趙左的精品價格居高不下,精品大多在百萬元,個別甚至突破千萬元大關。2003年他的《秋江遠眺》在翰海獲價132萬元;2006年《溪山無盡圖》手卷在嘉德更是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結果以1100萬元成交,首次突破千萬元。2007年《山水》手卷在中貿圣佳獲價459.2萬元;2008年《江南春圖》手卷在西泠印社獲價296.8萬元。
莫是龍(1539~1587年) 為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自小聰慧,8歲讀書,即一目數行,過目不忘。10歲善詩文,人稱“神童”。書法學王羲之和米芾,精小楷和行草。繪畫擅長山水,宗黃公望,磊磊落落。莫是龍的作品很受藏家歡迎,2004年他的《湖山佳趣》手卷在中貿圣佳獲價990萬元;2005年《策杖攜琴圖》在西泠印社獲價40.7萬元;2006年《秋水清思》手卷在翰海獲價33萬元。莫是龍的書法價格也不錯,2008年其《行書大鵬賦》手卷在中貿圣佳獲價16.8萬元。
沈士充(生卒不詳) 由于得松江畫派真傳,生前常為董其昌代筆,故作品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成為市場的熱點。1996年他的《仿宋元十四家筆意》手卷在翰海獲價93.5萬元,這個價格在當時已很高。時隔3年,當翰海在1999年拍賣會上再推此作時,各路藏家你爭我奪,最后以371.8萬元收槌,3年翻了近3倍。2008年朵云軒推出他的《溪山秋霽》和《山水小景二十四開冊》分別以38萬元和117.6萬元成交。
其他像顧正誼、孫克弘等畫家,作品價格較低,精品價格能過10萬元已屬不錯。總體看,松江畫派有望在董其昌的帶領下繼續走強海內外市場。 (朱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