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書畫市場得以重新啟動,逐漸開始火爆起來。字畫作品交易價屢創新高,如今已進入了億元時代。但是由于字畫市場價格過高、過低而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量大小,造成兩者之間錯位變形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給投資收藏字畫帶來了不少風險。
字畫價值是指凝聚在其中的創作者勞動,其有用性(即使用價值)主要是為人們提供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藉以滿足人們的某種審美需要和精神欲求,但由于每個人的想象、移情、心理距離等產生審美心理的條件不完全相同,各自對字畫價值認同感不同而產生的認識和需求差異,客觀上造成了字畫使用價值相對不穩定的動態特性。理性客觀地看待,蘊藏于書畫藝術品中的價值是永恒存在的,并具有多重屬性,諸如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學術價值、鑒藏價值、商品或經濟價值等。字畫價格作為其商品價值的市場貨幣表現,反映了相互間的交換比率以及市場對字畫價值的商業認同,并主要由藝術家自身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字畫市場供求矛盾關系所決定的。
綜上可見,由于字畫價格始終圍繞著自身的價值波動,在不同時期表現行為不盡相同,甚至在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表現也不一致。可見這一“質價不符”的市場現象,也與時空間范疇密不可分。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所致:
■不關注字畫本身藝術品質,盲目追崇創作者的“名頭”
古往今來藝術史上,始終存在這些現象:一是有些字畫因為創作者的聲名很大而流傳于世的,譬如作者為歷史名人、政治人物、社會賢達、文學大家等,而非字畫本身藝術價值高使然;還有一種是創作者本身乃書畫家、甚至未能在史上留下姓名生平,純因其作品價值很高而得到歷史公認的。這些作者因為作品的杰出性而流芳后世的現象,同樣有不少事例佐證。這亦即人們常說的“書(畫)以人傳”和“人以書(畫)傳”現象。不過追崇創作者的“名頭”大小現象,卻時常占據著古今字畫市場的主流。
現代花鳥畫大家齊白石后半生主要以賣畫為生,創作字畫逾萬,暮年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更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齊白石的筆墨功底不凡,畫作具有民間趣味,藝術成就無須在此贅述,但綜觀其畢生創作的字畫,未必皆為精品,其中包含著不少圖式結構相近、程式化強的應景應酬凡作,甚至他人代筆之作。齊白石弟子中也有不少佼佼者,如有的擅長畫鷹,有的善于畫鴨等等,若從藝術欣賞角度將齊氏這類泛泛之作,與其弟子的精品力作相比,恐怕藝術價值未必件件占據上位,然而如今的字畫市場上,大名鼎鼎的齊白石有幾件真品成交價是遜色一籌的?他的代筆作品(贗品暫且不提)恐怕也要比代筆者本人所創精品的市場價位高出不少吧?
現代另一位同樣家喻戶曉的名畫家徐悲鴻,傳統國畫融貫中西,別開生面。他為筆下的駿馬賦予了更多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分外傳神動人。不過有的專家認為,徐悲鴻雖然受過傳統筆墨熏陶,但表現在國畫中的筆墨線條功力還是有所不足的,并非已經達到至高無上、爐火純青境界。不過這些并不影響其國畫作品成為關注熱點,屢創市場新高。關鍵問題在于齊白石、徐悲鴻如雷貫耳的名聲,對不少買家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對其所作價值的評判反而放于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