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 可惜無聲冊頁(局部) 劉益謙購藏 成交價:9520萬元
今天,新理益集團將舉辦10周年慶典,以“法人股大王”聞名的集團董事長劉益謙,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2009年一年,他買藝術品用了12億元。
藝術品沒有可比性
劉益謙買的天價拍品,在媒體上成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從去年春拍的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到秋拍的吳彬《十八應真圖卷》,在拍賣場上劉益謙有的是一直爭到最后,有的是到最后“喂了一口”,都是一時的天價。因此,去年劉益謙到底在藝術品拍賣場上花了多少錢,有不同的說法。前不久記者采訪上海某業內人士,他的統計結果是去年一年劉益謙用了12億元。當記者向劉益謙求證時,他承認:“差不多。”
不過他又表示,藝術品價格高了,引起媒體的注意了,但在拍賣場上并不是成交價格最高就一定是最好的。要看那件藝術品在拍賣場上有沒有人搶。沒有人搶,價格就不會貴,但也是最好的。他還說“藝術品不是簡單的商品。藝術品沒有可比性,有的藝術品還是唯一的,有稀缺性。因此藝術品的價格貴不貴不能用我們習慣的商品作比較。”
風險時刻都在
進入“億元時代”,許多人都在說藝術品價格貴了,有風險,對此,劉益謙表示:“我不關心貴不貴。因為他在意的那些作品,不管有沒有人競爭都會買。”有人說他喜歡“橫刀奪愛”,他并不贊同,他說,其實有許多好作品沒有人搶,他也買了,媒體沒有關注而已。
說到風險,他認為現在藝術品進入“億元時代”了,有人認為有風險了,其實,即便在“百元時代”,一件作品賣200元照樣有風險。他說,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他所面臨的風險確實很大,那些天價紀錄說明他在拍賣場上也很沖動。不過,貴不貴要看什么眼光。上世紀90年代內地拍賣場剛剛恢復時和他一樣“搶帽子”的香港著名藏家張宗憲,當年買的許多作品創造了拍賣紀錄,被人稱為錢多人傻,現在回頭看,他當時買的價格都便宜了。
藝術品漸成資產配置
劉益謙對展望未來不置可否。有一個說法,他和財務總監合計不做2010年財務規劃,理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對藝術市場的未來他也這么看。他說,藝術市場未來走勢,誰都不能說了算。至于新的一年會不會有新的“億元”天價,他覺得更難預測,因為關鍵要看有沒有像去年那樣的精品出現。
他還強調,對他而言,買股票是工作,是靠著股票吃飯的,要想將來,而買藝術品則是另一回事。同樣,買股票是為了投資,要考慮成本,才有盈利空間;而買藝術品純粹是個人愛好,不是投資,所以會不計成本。
新理益在2000年成立時僅3個員工,如今已發展為員工數萬人,業務跨越證券、財產與人壽保險、房地產、新能源等多領域的集團。身為董事長,他雖然僅僅出于喜歡而收藏藝術品,不過他指出,藝術品作為資產配置,正在成為市場中的流行。這固然是一種市場行為,但也會改變市場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