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中國——21世紀中國繪畫的價值取向”學術研討會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聯合主辦,首師大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承辦的“重返中國——21世紀中國繪畫的價值取向”學術研討會,于2011年10月1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會議廳舉行。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首師大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蘆艷芳等出席研討會開幕式并致辭。本次研討會設置了四個單元環節,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畫院、南京藝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等高校與機構的三十余位專家學者在會上共襄學理,討論了中國繪畫在當代世界文化語境中的價值,以及在國家自信和文化自覺的社會背景下,中國美術的發展前景與經驗等問題。美術評論家陳履生、王鏞、林木、黃河清、丁寧、包林、陳池瑜、吳明娣、鄭工、邱正倫、吳洪亮、宛少軍、于洋、顧躍等在研討會上分別作了主題發言;首師大美術學院史論系全體研究生、本科生旁聽了本次研討會,并在提問環節和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討論。
自中國引入西方油畫,于是有了“國畫”之名,以示區別。自中國出現西方式抽象繪畫,于是又有“寫實繪畫”之稱,以示抗衡。本來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神閑氣定,毛筆宣紙從事自己的“繪事”,偶爾“戲筆”“戲墨”一下,不妨雅興。但20世紀以來的中國藝術的發展,使得中國的美學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融合”、“調和”中西的實踐中,在經歷西化思潮的侵襲中,進入21世紀之后,人們回首過去的經驗以及得失,“重返中國”則在國家自信和文化自覺的現實中,成了一個新的目標。有鑒于此,“重返中國——21世紀中國繪畫的價值取向”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國內美術理論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繪畫在當今中國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諸如:中國繪畫在當代世界文化語境中的價值,中國繪畫的目的是修身養性、成人倫助教化還是自我表現,中國繪畫的“形似”與傳“神”寫“意”的關系等問題。本次研討會圍繞這些話題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和學術討論,據悉此次研討會的文集將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