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v三级国产A级水,国内精品久久久www

主題 Session 17 【分會場介紹】第十七分會“展示”

時間:2016-08-30 14:16:53 | 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

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第十七分會場

展示

編者按:日前,大會籌委會的工作會議上決定,為方便國內外專業人士提前了解本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內容,秘書處邀請每一個分會的主席分別對各自主持場次的主題進行闡述,并且介紹參加會議的人員和將要做出的報告內容。我們此次大會共設21個分會場,每一個分會場由一位國際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組成,這63位主席已經在近兩年的準備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智慧。我們將按順序推送每個分會場的內容介紹,今天呈現的是第十七分會“展示”。

國際主席:Michel Hochmann教授,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歷史和語言科學系主任

中方主席:高士明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

青年主席:張晨博士,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研究員

展示,作為現代藝術史學的重要命題,不只關乎藝術品的陳設與展覽的歷史,它讓我們重新梳理展示在藝術史進程中的結構性作用,重新思考藝術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語境中的社會能量。

藝術展示在過去的50年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博物館不再僅僅是藝術品的庫房加展廳,這個傳統意義上的繆思棲息地,正在變成藝術自我顛覆和自我生成之所,它似乎已然變身成為一個劇院、電影院、教室、車間、議會和廣場的綜合體。同樣,展示也不再只是為了陳設博物館的豐富收藏,展示本身就意味著情境的展開,公共性的構建,社群的生產。

“展示的政治”,不是那些控制著展覽策劃和歷史敘事的身份政治或者多元文化主義的治理術,而是指向勞動與作品、靈光和拜物、著作權和所有權、物體性和事件性、消費方式和交流方式之間復雜糾結的關系。展示的政治,試圖生產新的社會關系,從而創造出新的社會現實。

第17會場邀請同仁們聚焦藝術史中的“展示”問題,去探討:一件藝術作品如何與它所處的物理空間和意義空間互相作用?就藝術研究的歷史觀念和方法論而言,展覽會產生怎樣的效用?藝術史家們怎樣通過展覽去講述藝術的故事?策展人又是如何通過博物館內外的策展實踐參與到藝術史的書寫之中?

同時,我們邀請大家進一步思考展示的政治:在一個充斥著“真人秀”的景觀社會,如何重新理解藝術、藝術展示以及藝術的歷史?

我們要追問:博物館內外的藝術展示生產出了一種怎樣的社會關系?在今天這個互聯網、社交媒體與虛擬現實的時代,這種社會關系遇到怎樣的現實挑戰?

我們要想象:在一個沒有展覽的時代,人們如何分享他們的藝術經驗?在一個沒有博物館傳統的社會,現代性如何展開?

截止2015年6月30日,第17會場共收到59份論文稿件,經外方主席、中方主席、青年主席審定,最終決定16位正式發言人,其中德國2人、美國3人、意大利2人、法國1人、巴西1人、瑞士1人、中國6人。

第17會場將于2016年9月18日與20日上午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召開,共涵蓋三個主題單元:

第一單元:媒介與感知

《彼埃·蒙德里安的裂痕》,Ivan Gaskell,美國巴德學院

《姿態劇場,或重繪瓦爾堡的目的與方法》,周詩巖,中國美術學院

《展示展示物——現代博物館具有歷史意義的展示》,安雅·德雷貝,奧地利克萊姆斯多瑙大學

《石·紙·書:關于石刻的物質性、展示與感知的若干問題》,LisJung Lu,書法家、瑞士蘇黎世大學

《作為來世的展示:通過表演式攝影重構和再現轉瞬即逝的裝置》,弗里德里克·舍費爾,德國洪堡大學

第二單元:展示與政治

《觀象與展示:《周易》的觀象系統與古史觀》,張文江,古典學家、同濟大學

《從溝渠到壁龕:展示繆斯》,杰弗里·柯林斯,美國巴德學院

《“觀看”與“喚起”:戰爭時期的中國攝影》,高初,中國美術學院

《作為皇家藝術展示的拿破侖博物館》,多米尼克·普洛,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

《牢獄時光:里約熱內盧市民警察博物館與國家權力的展示》,艾米·博諾,巴西里約熱內盧大學

第三單元:空間與敘事

《16-18世紀佛羅倫薩皮蒂宮權力與藝術的展示》,埃琳娜·富馬加利,摩德納和雷焦艾米利亞大學

《“工”的動力學,一組名詞:以“禮”之造物邏輯為線索兼議歷代“鹵簿”》,連冕,中國美術學院

《威尼斯藝術收藏的展示(1650年至1850年)》,琳達·博雷安,烏迪內大學

《中國藝術在早期美國的展示》,道恩·奧德爾,路易斯克拉克大學

《“殺馬特”中的現代性:關于城鄉空間生產斗爭之社會展示》,黃孫權&劉益紅,高雄師范大學

一年以來,我們圍繞“展示的政治”,開啟了一系列重要討論。以中國美術學院為基地,先后邀請了哲學家Bernard Stiegler(法國)、藝術史家David Joselit(美國)、城市研究與社會學家夏鑄九(中國臺灣)、媒體研究學者Graham Harwood(英國)、符號與信息學家石田英敬(日本)等十數位學者進行學術講座與專題研討,為本會場進行理論預熱。他們從技術哲學、媒介理論、城市研究、數字人文等各種角度,打開了“展示”在全球化/資本化、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所滋生出的新問題與新意識,探討這些問題與意識對于藝術實踐、藝術研究的重要意義。

世界藝術史大會正式開幕前夕,第17會場還將于9月12至13日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貢布里希-高居翰圖書館舉辦預備論壇,每位參會學者將以Ted Talk的形式帶來他們關于“展示”的最新思考。屆時我們還將特邀中國臺灣清華大學陳傳興教授,日本明治大學丸川哲史教授進行專題講演,他們的講演主題分別是《讀<故宮博物院藏畫>(江兆申1970)》以及《從東西方思想看表現的場域:以櫻井大造的帳篷劇為例》。通過預備論壇,我們希望超出學術研討會的慣常方式,共同構建起一個思想與經驗的展示場域,以自由的論辯增進學者間的智性分享。

執筆人:中國美術學院 張晨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