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開幕的雕塑雙年展上,堪稱中國雕塑界領軍人物的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帶來了自己精心創作的三件套“組合銅雕”。與許許多多造型抽象的作品相比,他分別為已故著名畫家石魯、美術教育家潘天壽、革命先驅于佑任塑造的寫意雕像,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們的眼球。圍繞在人物雕塑中怎樣才能做到生動傳神的問題,吳為山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他認為,中國雕塑類似中國油畫,都是一個外來的藝術樣式。當西式雕塑進入中國并成為主流后,中國本土的雕塑傳承到二十世紀初期,就已經中斷了。很長一段時間,當人們說到雕塑的時候,一般均指舶來的西式雕塑。甚至有不少人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雕塑。
其實,中國人對外來文化的學習從來不是被動的。在對外來雕塑樣式的運用過程中,中國雕塑家能夠基于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現實需要,對這種外來樣式進行改造,達到“為我所用”的境界。
在吳為山自己為數眾多的雕塑作品中,20多年來先后問世的歷史文化名人雕像多達400余尊。而在創作過程中,他總是從“意”出發,把中國古代雕塑家對“意”的朦朧的、自發式的把握變成了一種自覺的審美追求,在三維空間雕塑創作中,以“意”為核心來造型,改變了二十世紀以來中國雕塑的觀念方式,使中國雕塑在重新發現傳統的基礎上,為建構當代和本土的雕塑方式提供了可能。
在一系列的人物雕像中,吳為山塑造的每個人物,都絕不滿足于簡單的為人物“造像”,而是在浸透了主觀感受和理解之后,一一和人物進行“心靈”對話。所以,無論是《石魯》手中的香煙,還是《于佑任》手中的拐杖,抑或是《潘天壽》眼睛背后深邃的目光,當我們與這些人物對視的時候,感動我們的不是這些人物的外表像不像,而是這些人物的內在氣質與神韻。
|